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ID:962627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_第1页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_第2页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_第3页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一般多发于青壮年,尤其是从事劳动强度大,或长期进行坐立的群体[1]。该病可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引起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腰腿根性坐骨神经痛或麻木等,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因此受到限制,对其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但远期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且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相对而言安全系数更高,其临

2、床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其中,针灸配合推拿的传统治疗方法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欢迎和青睐。我院采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6±3.8岁;病程3天~6年,平均病程2.3±1.1年。其中,30例慢性疼痛、4例急性疼痛。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4.8±3.9岁;病程4天~7年,

3、平均病程2.1±1.7年。其中,28例慢性疼痛、6例急性疼痛。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符合以下条件:①均符合我国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且均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CT检查得到确诊。⑵病变椎体存在叩击痛,位于旁开2cm处能找到压痛点,进行按压时下肢会有放射痛感。③行CT检查发现病体椎体的椎间盘后缘存在弧形后突软组织密度影,且硬膜囊存在受压现象,行腰椎X线正侧位片检查发现脊柱腰曲侧弯、消失,有的在病变椎间隙见骨赘增生[2]。

4、  1.2.2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③排除椎管狭窄、突出物钙化、腰椎肿瘤等较为严重,不适合进行推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3方法:给予观察组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⑴针灸:首先是取穴,取承山、秩边、阳陵泉、昆仑、足三里、环跳、委中等穴位[3]。然后取侧卧位或俯卧位,以更好地裸露患肢和腰部。先对针灸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工作,然后垂直刺针本文由.L.收集整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区别的分度刺激法和强刺激手法。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酌情选择2至5个穴位进行操作,留针15至30min。每天一次

5、,10d为一个疗程,休息2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⑵推拿:可采取放松手法,取侧卧位,且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健侧的下肢在下并伸直。操作者位于患者腹侧或患侧,掌根部施力,自上而下推,力度由轻到重,在腰背部进行揉搓约5至7遍。用肘尖点或者拇指指腹按住患侧的承扶、环跳、肾俞、承山、委中等穴位[4]。同时,对患侧下肢坐骨神经线施行滚法手法。可也采取腰椎斜扳法,同样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曲,健侧下肢则伸直。操作者同样位于患者的腹侧或患侧,一肘按住患者的臀部,一肘按住患者的肩前部,两肘同时用力,并指向相反方向。考虑患者突出部位的差异性,适当调

6、节施力的力度,着力点始终处于相应的椎间盘处,重复5次。同样方法再扳健侧。每天1次,同样10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推拿治疗,推拿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4疗效评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其中,①显效: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腰部的活动及功能也明显改善,基本能正常工作,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可达70度以上[5];②有效: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腰部的活动及功能有所好转,部分恢复工作,但仍有不适感;③无效:患者的症状无任何改善,腰部的活动及功能也未见恢复,仍然不能正常工作。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7、100%。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6.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424(70.6)8(23.5)2(5.9)32(94.1)对照组3417(50.0)9(26.5)8(23.5)26(76.5)x2值17.130.084.224.22P

8、值3.48E-050.780.040.043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