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灸配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则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两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o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有着较高的疗效。关键词: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中老年人常见并
2、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由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引发的髓核突出,从而对硬膜囊以及脊神经根造成压迫,引起腰肌疼痛和麻木症状,部分患者会伴随下肢放射性疼痛[1-2]o我院分别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和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研究两种方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骨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英中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为(48.62±2.51)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为(5・52±1.43)年;慢
3、性腰肌劳损14例,外伤8例,诱因不明3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为(4&63±2.48)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为(5・64±1・57)年;慢性腰肌劳损12例,外伤9例,诱因不明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主要穴位为:夹脊穴、阳陵泉、承扶、腰俞、环跳、绝骨、命门、委阳等,配穴为:如果患者是L4〜5突出则选阳辅、风市等配穴;如果是L5-S1突出则选昆仑、太溪、殷门等配穴。手法选择平补平泻对以上穴
4、位进行直刺或者斜刺,夹脊穴需要配合电针治疗,最后接电麻仪,刺激波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以上所有穴位需要留针30min,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手法选择理筋放松手法,让患者在推拿床上俯卧,用手的掌跟以及拇指顺着患者的脊柱两侧进行推、拿、揉、按、摩、擦,口上而下反复操作,对患者的痛点进行重压,消除局部组织粘连,使患者腰背部的肌肉放松,推拿1次/d,lOmin/次。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3疗效评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5、;有效: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有所改善,直腿抬高30。~70°,能够正常进行较轻的体力工作;无效: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无改善,直腿抬高小于30。,不能正常工作[3]。临床总有效率二(显效+有效)/总数X100%o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为9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椎间盘
6、组织突出物会使得患者的小关节出现不对称现象,使局部椎体稳定性降低,且椎间盘组织突出物会使得患者神经根充血水肿,同时组织细胞释放的炎性物质使得局部引发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坐骨神经疼痛和下肢麻木等临床症状。保守治疗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中针灸能够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得受压迫神经根处的充血水肿和炎症减轻,有利于受损神经的恢复。而推拿则起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促进血液畅通,消除患者的痉挛促进神经通道的恢复,从而改善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4-5]。实践证明,针灸配合推拿能够更好地
7、减轻患者椎间盘和关节囊等处的水肿,并口有利于对突出关节进行复位,促使椎间盘恢复正常。本研究结果证明该组与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患者的临床疼痛和麻木症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说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保守治疗中,利用针灸和推拿的方式,具有很高的疗效,并且安全简单。参考文献:[1]潘延龙.屮医针灸推拿结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屮的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20-21.[2]马会军,张同欣•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稚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
8、医师,2015,31(20):75,77.[3]王成元,刘丹妮•牵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医中药,2015,13(27):196.[4]张丽娟•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189-190.[5]林天华•针灸推拿结合分期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9):234-235.编辑/周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