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对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及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对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及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作者:戈睿佗王曼虹虞旭东武志东黄剑锋【摘要】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93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mg,1次/d,2周后无低血压,第3周加量100mg,1次/d。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后测定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房内径观察组治疗1年后有显著缩小(p<0.05),对
2、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关键词】胺碘酮氯沙坦心房颤动左房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benazeprilinmaintenanceofsinusrhythmaftercardioversionofatrialfibrillation(AF)anditsinfluenceonleftatrial(LA)function.Methods93patientslydividedintoticmedicinesorsynchro
3、nizeddirectcurrent.Tiodarone0.2qdfor6months.GroupⅡiodarone0.2qdplusangiotensinreceptorantagonist,Losartan50mgqdinthesameperiod,thedoseg,qdifthereonthsaftercardioversion,leftatrialfunctionandAFrecurrenceeter(LAD,mm)measuredbyechocardiographydecreasedsignificantlyingroupⅡ(P<0.05)iodaroneismoreeffec
4、tiveinmaintenanceofsinusrhythmaftercardioversionofAFthanamiodaronealoneandtheformermayreverseLAenlargement,decreaseLApressureandpreventtherecurrenceofAF. 【KeyiodaroneAtrialLosortanArrhythmiaEchocardiographyLeftatrialfunction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60岁的人群,其发病率可>6%[1],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但无论是阵发性或是
5、持续性房颤,由于电重构存在,大多数在复律成功后复发[2]。本研究选择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逆转心房电和组织等重物的净效应。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门诊和住院的心功能(NYHA)Ⅰ~Ⅱ级、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二尖瓣病变、房颤>7d,经药物或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的持续性房颤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7~75岁,平均45.3岁),观察组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4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左房内径及基础疾病分布等方面差异无显著
6、性。 1.2方法 对照组胺碘酮服用法:第1周600mg/d,第2周减至400mg/d,第3周减至200mg/d,持续至试验结束或房颤复发。观察组胺碘酮服用法同对照组,氯沙坦服用方法:前2周50mg,1次/d,如无低血压,第3周加量至100mg,1次/d。两组均对原发病进行相应治疗,对照组的19例高血压患者予除ACEI及ARB以外的降压药,观察组的21例高血压患者予氯沙坦100mg,1次/d,如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者则合用除ACEI以外的降压药。 1.3观察项目 随访:电话随访1次/15d,门诊随访1次/30d,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服药期间出现症状,立即就诊,并作心电图和血压检查。3
7、个月做胸部X线摄片和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量(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量(LAES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评价左房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心房颤动复发情况 93例中81例完成整个实验,其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