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

ID:9527222

大小:10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_第1页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_第2页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_第3页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_第4页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类别市级立项立项时间2008年12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任俊平所在单位常州市安家中学结题时间 2010年7月       《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成为了今天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日益完善和成熟,但整合过程中也存着许多困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

2、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我们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真正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任何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

3、问题,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效性的重要方面。2、意义: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转变目前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构建教学过程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采集,加工,形成适合师生互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②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接受学习的状态,增加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学生学习方式中的比重;通过研究,达到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运用信息解决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③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之间民主、平

4、等、和谐的互动合作,弘扬以学生主体性为特征的师生间“互动互促、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德育过程;④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符合各学科教学要求、体现师生和谐互动、共同发展进步的有效师生互动方式,为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作出贡献。二、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本课题中的关键概念我们做如下理解:①信息技术,主要指以操作计算机为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办法和手段;②师生互动,师生双方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参与活动,担任教与学,组成共时、多向、分层、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5、,使教学进入佳境;③教学模式,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的程序,它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尽管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的,但其研究和开发却是有利于将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同时用成熟的经验来丰富教学理论的。三、理论依据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理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

6、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也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选择有关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架构加以诠释,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3、教育主体论。教育主体论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是互构互生而良性互动的。因此,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单向灌输,而是二

7、者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那里汲取知识和能量。4、合作、互动学习理论。教学是动态活动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学中的互动是一种复合交叉的互动,这是课堂教学思维运行的内在动力。5、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认为:有各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教与学的资源、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生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控

8、制论和信息论的反馈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脸部表情、眼神动作等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控教学行为。四、课题研究的假设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为载体,以中学生为对象,以围绕大纲(含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为主线,以计算机为媒介,师生相互对话,共同钻研,解决问题,以期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由于此课题研究是在中学学科教学范围内进行,而教育科研的特殊性就使得此项课题的研究只能采取准实验和行动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