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

ID:9514607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2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_第1页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_第2页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_第3页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_第4页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阴虚湿热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理论探微  1阴虚与湿热的关系  关于阴虚与湿热之间关系的专门论述,历代医籍记载较少。本文所提及的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多由素体阴虚、久病劳损或误治引起,属内伤杂病范畴。至于热病之后,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亦可使阴液暗耗而使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而致阴虚,则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热往往依附于湿,本文所指湿热分内外两种:一为内生湿热所致的湿热内蕴;一为外部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阴虚湿热证是指阴虚与湿热两种病理因素同时存在的一类病证。  1.1阴虚与外湿  外湿为外感六淫之湿邪,阴虚则为阴液的亏少

2、。素体阴虚,久病劳损或失治误治而致阴虚之人,常易招致六淫湿邪的入侵。究其原因,若从脏腑论之,多与脾之运化水湿、肾之主水、肺之通调水道,包括肝之疏泄功能的失调有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大致说明了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排泄及疏通调节的各个环节。阴虚之人本已阴液亏少,平衡水液的系统失调,不能产生身体必需的津液,此时则为外湿的入侵预留了位置,外湿强占了津液之位,却并不能发挥津液所具有的濡润滋养等作用,成为祸患。《外感温热篇》有“湿胜则阳微”之说,意指湿邪易伤阳气。在笔者看来,通过简述阴虚与外湿

3、的关系,湿邪亦可伤阴气,盖因阴虚之人已为湿邪留有居所,其焉有不来之理?  1.2阴虚与内湿  外湿,顾名思义由外部而来,既由外来,则人可以“趋利而避害之”,而内湿的产生则是人避之不及的,盖因内湿的产生与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有关。《金匮要略心典》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说明津液的丢失,导致了气的耗损。而本文所言之阴虚即指精血或津液的亏损。《灵枢·本神》云:“阴虚则无气。”亦说明了津液足方能化气,气才能行津,津液能载气,所以津液少则气少,气少则津行障碍,影响气机运行。如此循环往复,痰饮瘀血由内而生,复阻气机,更生内湿,有碍津液化生,令阴虚更甚。“津血同源”,故《灵枢·营卫生会》有“夺汗

4、者无血”之说。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足则血有源而生,血亦属于津液范畴,如津液与气的化生类似,津液与血也同样存在着化生障碍时产生内湿的结果,强调了阴虚与湿热的关系。同理,“气行则血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气与血的关系,亦即气与津液、阴虚与湿热的关系。  2阴虚湿热证的形成机制  2.1成因  阴虚湿热证的成因非常广泛,如岭南地区、江浙一带、四川盆地等地属湿温之乡,其人多感受湿毒暑热之邪。热通常依附于湿,湿与热易兼夹共犯人体,湿与热合,胶结不解。  本文以岭南地区为例试论述阴虚湿热间的关系和阴虚湿热证的成因。岭南地区地处热带,常年气温较高,炎热时间长、雨水多,特别是

5、珠江三角洲,长年受偏东或偏南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雨,空气相对潮湿,加上地下水位较高,使地表层含有大量水分,较之其他地区湿热更甚,暑热易伤津耗液,所以,当地居民多湿热体质。另外,岭南地区处在沿海地带,经济繁荣,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大,经常身有旧疾仍奔波劳顿,或应酬不断,烟酒膏粱厚味恣食,或曲意经营,劳心劳力,且岭南人多贪凉饮冷、喜食生冷瓜果、多食鱼虾等阴柔多湿之品,伤及脾胃,日久暗耗阴血,内虚更易招致湿热之邪的侵袭。再者,现代医学对湿热证认识不足,不合理的治疗用药也成为这一病症常见的诱因,如本已是体虚运化无力之证,大量输液之后,导致水湿内停,久之郁而化热,徒增湿热之邪;或本为湿热内蕴之候,

6、又经手术、放化疗等损伤,耗伤脏腑阴阳气血,加重湿热内蕴之势,使湿热更难祛除。这些情况均可导致病症的蔓延,病机的转变,从而产生阴虚湿热之证。  2.2病机  2.2.1肾阴虚与湿热肾脏又有“水脏”之称,如《素问·逆调论》所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津液集中体现在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鉴于本文内容,只讨论肾阴对津液代谢的作用。肾阴,或称为“真阴”、“元阴”、“真水”,为人身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充养脑髓、骨骼,并制约阳亢之功。肾阴不足,则阴不制阳,虚火亢盛则生内热,此时若感受湿邪,湿与热结,则阴虚湿热证成矣。  2.2.2肺阴虚与湿热肺为娇脏,性喜清润,职司清肃,五脏中

7、肺最易阴虚。肺处上焦,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灼肺,肺津不布,使其宣降失调,水液外不能达于肌肤皮毛,上不能濡润肺卫鼻窍,下不能输于膀胱,聚集而成水湿痰饮。肺卫不固,皮毛腠理开阖失司,湿热之邪则从肌表侵入人体。  2.2.3肝阴虚与湿热肝性喜条达,恶抑郁,主疏泄,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脾升胃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令肝郁,或肝之阴虚火旺横逆犯脾,均可影响脾胃对水液的运化,导致水液停聚中焦,内湿由此而生,阴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