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

ID:9488122

大小:5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1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_第1页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_第2页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_第3页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_第4页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析康德著作中对于“惊赞”一词的理解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最后结论部分有两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也是刻在康德墓碑上的两句话: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显然康德这里是对于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产生惊赞和敬畏。对于康德所说的心中的道德法则容易理解,其实质即指他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讨论的道德律令,但对其头上的星空却存在不同认识,学界一般认为康德所说的星空代表着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诸多客观规律,但在叶秀山看来,康德并

2、非由于发现自然界那些诸多客观规律而产生惊赞。他在《重新认识康德的头上的星空》这篇文章中指出:知识问题是必然性问题,还谈不到惊赞(惊羡)这类的感情,所以我感到,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所说的头上星空,不是指自然的必然性,而是指自然的目的性,是《判断力批判》中所研究的问题。叶秀山这一看法是合理的。本文旨在回应叶先生的观点,同时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惊赞一词寻求更多解释,以期得到对于惊赞更为全面准确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康德哲学。  一  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惊赞一词在康德著作中出现的地方以及学界对它的不

3、同理解。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导言部分指出:发现两个或者更多经验性的异质自然法则在一个包含着它们两者的原则之下的一致性,就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愉快的根据,常常甚至是一种惊赞的根据,乃至是一种即便人们足以熟悉了它的对象也不会停止的惊赞的根据。这是李秋零的翻译。再看邓晓芒的翻译:发现两个或多个异质的经验性自然规律在一个将它们都包含起来的原则之下的一致性,这就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愉快的根据,常常甚至是一种惊奇的根据,这种惊奇乃至当我们对它的对象已经充分熟悉了时也不会停止。这和李秋零的翻译基本相同,只是邓用惊奇代替李的惊赞。这是惊赞

4、首次出现在《判断力批判》之中。首先让我们来看邓晓芒是如何解释引起康德惊赞的原因,他在《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中认为,引起康德惊赞的原因就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他把惊赞的根据等同于科学美,也就是说,康德是由于发现了科学美而发出惊赞。他指出:不要小看了这个惊奇的根据。亚里士多德讲,哲学起源于惊奇,起源于对大自然的惊异。如此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居然是由这样少的几条规律所建立起来的,这就促使我们探讨大自然的奥秘,有意图地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条规律。这就是我们上次提到的所谓科学美。我们来分析邓晓芒的这段

5、话,在关于惊奇的根据理解问题上,邓晓芒指出,康德所说的引起惊奇的原则就是科学美,就是指人们在发现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时所产生的美,引起科学美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所说的有意图地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条规律。按照邓晓芒的解释,康德就是在发现这几条能够把大自然归结为尽可能少的规律时产生了惊赞,也就是说,引起惊赞的最终原因是来自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美,即科学美,由此科学美和惊赞形成一个因果的关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康德的原话:发现两个或者更多经验性的异质自然法则在一个包含着它们两者的原则之

6、下的一致性,就是一种十分明显的愉快的根据,常常甚至是一种惊赞的根据。显然,在康德看来,这种一致性首先就是一种愉快的根据,这个愉快就是一种情感的愉悦,也就是一种美感,这其实相当于邓晓芒所说的科学美。同时,康德接着指出这个一致性又常常甚至是一种惊赞的根据,也就是说,这种一致性既是产生所谓科学美(一种明显的愉快)的依据,同时也是引起惊赞的原因,那么如何理解这种一致性就成为问题之关键。按照邓晓芒的解释,这个一致性就指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更确切地说就指那种把两个或者多个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的更高级的自然规律,其本质仍然还是指存

7、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客观规律。但是,我们认为把这个一致性理解为自然的合目的性更为合理,只有自然的合目的性才能把诸多特殊自然规律统摄起来,这种自然的合目的性本质上是根源于人类主体先天认识形式。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是审美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只有在反思判断力那里才有其先天根源。它是对于主体所设置的一种原则,对于客体对象的知识并无增加。康德指出:它是这样一种统一性,我们毕竟不能看出和证明它。因此,康德一再使用好像仿佛等词语来强调那种并非事实上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合目的性原则。康德后面说到

8、:乃至是一种即便人们足以熟悉了它的对象也不会停止的惊赞的根据。关键就是这个也不会停止的惊赞的根据。在康德看来即使我们对于自然界中所存在的诸多事物以及普遍规律都熟悉了,也不会停止惊赞,显然,康德旨在强调引起惊赞的最根本原因绝非自然领域中的普遍规律,那么这个原因就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只有自然的合目的性才能够使人类产生持久的惊赞,因为这种合目的性是由人类理性本身赋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