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31978
大小:70.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中药内服配合按摩灸术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内服配合按摩灸术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柳清(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434001)【】目的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部加艾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症。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釆用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反射区,加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达90.3%,对照组为72.3%,经X2检验P<0.01,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反射区,加艾灸涌呆穴疗效显著。【关键词】中药内服按摩灸术治疗失眠症失眠
2、症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中医称之为不寐,其病位在心,丙医学常见于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疾病范畴,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失眠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城市脑力工作者,有资料统计显示约33%的人出现过睡眠障碍,有17%的人为严重失眠[1]。2004年以来,我们应用中医配方养心安神汤配合按摩点穴、艾灸的方法治疗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88例疗效观察及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2月〜2
3、010年3月门诊患者,共88例,其中男39例,女4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9岁(45.3岁±13.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8年。8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寐、多梦、头晕、健忘,其中心肾不交型34例,心肭气虚型29例,心脾两重型18例,肝郁化火型7例。涉及到心的就有81例,可见心对睡眠安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疗应从心着手兼顾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1.2诊断标准88例失眠症患者均排除躯体及脑部器质性病变。诊断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3分组在患者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和对成组。两
4、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辩证分型及治疗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方法2.1治疗组用安神汤内服,足底反射区按摩配合灸术辩证施治,对照组按常规施治。2.1.1中药:酸枣仁30克、生地黄30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五味子12克、丹参15克、牡蛎30克、龙齿30克、珍珠母30克、远志15克、大枣6梅、桔梗15克、甘草6克。以上中药煎汤内服,每日1付,每付3次,每次200ml温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1一2疗程,各种失眠均有疗效。2.1.2按摩配灸术患者仰卧、闭0,术者先采用全足按摩,指掌贴在病人
5、足底部,用指掌从足跟至足趾上下来冋运动,直至足底发热,用力均匀渗透连贯。再用单食指扣拳法垂直缓慢按压足底的大脑反射区、小脑一脑干反射区、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均用补法。肝郁化火型加心脏反射区、肝脏反射区,用泻法。心脾两虚型加心脏反射区、脾反射区,用补法。心胆气重型加心脏反射区、胆反射区,用补法。心肾不交型加心脏反射区、肾脏反射区,用泻法。各型每个反射区按压2min。按摩足底反射区后用艾条点燃在涌泉穴悬灸20mino没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2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分为心火炽盛型,采用清心泻火、安祌宁心之法、朱砂安神丸主之。肝郁化
6、火型,采用清肝泻火,镇心安神之法,龙胆泻肝汤主之。痰热内忧型,采用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之法,温胆汤主之。阴虚火旺型,采用滋阴降火,清心安神之法,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主之。心脾两虚型,采用补心盖心脾,养心安神之法,归脾汤主之。心胆气虚型,釆用盖气全息惊,安神息经之法,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主之。此外,病后血虚肝热的寐者,宜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阳痿上扰不寐者,可用交泰丸主之。2.3疗效判断按治愈一显效一好转一无效分四个等级。治愈:能自然入睡达7h以上,睡眠深而少梦,且在停止治疗后仍能保持。显效:能自然入睡,睡眠达5-6h,中途醒后可再
7、入睡。好转••能入睡4-5h,易醒、多梦、醒后难再入睡。无效: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无任何改变。3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14讨论4.1中医认为是由于心神失常和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吋间的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等。失眠症的原因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属于心神的病变,患者以脑力工作者居多,病因主要是源于心、
8、肝、肾三脏之阴阳偏盛偏衰,或其相互间功能失调引起神志不安的疾患,且近年来患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祖国医学认为失眠多由七情所伤,饮食而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情,思忧劳倦或暴受惊恐所致。其病理机制为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