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

ID:9425472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_第1页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_第2页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_第3页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_第4页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预算软约束理论的角度谈论高校过度负债行为摘要:当前高校巨额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共财政安全和社会经济问题的一大隐患。为了探求高校过度负债行为的成因,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本的分析框架,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的过度负债行为的制度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高校的过度负债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与高校管理者各有期待、相互作用的结果。关键词:高校债务预算软约束外生性解释内生性解释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发展受到了原有的校区规模等因素的制约,许多高校开始举债建新校区

2、。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公办高校贷款余额约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根据财政部的相关报道,高校的账面固定资产大概是5000亿元,债务规模将近其账面资产的一半,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品,政府是高校的主要投资者和所有人,债务所引发高校的财务危机以及社会危机最终必然转化为财政负担,对公共财政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隐患。在这种背景下,切实把握高校的负债状况,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

3、育财政研究中一个亟需探讨的现实问题。  当前关于高校债务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多是进行了综合的多因素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政府、银行和高校的责难和劝告上,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金融系统管理与具体操作上存在的漏洞;高校盲目扩大规模、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和内部管理问题等方面。这种分析范式似乎能够全面地探讨问题,从而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但却无法探求造成高校债务危机的根源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度决定行为,笔者认为我国高校的过度负债行为是转轨经济背景下特定制度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侧重于运用预算软约束理论来探讨高校的

4、过度负债行为制度成因。  预算软约束理论与高校过度负债    (一)预算软约束理论的一般内涵  预算约束,简单地说就是经济行为当事人在进行购买、投资等经济决策时所面临的来自资金方面对资金支出的一种约束。事实上,有些经济组织的预算约束不是硬的,而是软的。预算软约束(SBC)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于1980年在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行为时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或面临倒闭时,国家或政府通常都要通过追加投资、减税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救助补贴的方法,使之不被市场所淘汰或清算,而国有

5、企业的经营者通常也会预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  科尔奈后来在讨论有关预算软约束产生的原因时,认为存在内生和外生两种解释(Kornai,1998)。外生性解释将预算软约束的原因归于各种外生因素,如社会主义国家的父爱主义,国家追求就业目标,或领导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等。内生性解释将预算软约束视为一种内生性现象,起因于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即对一个未完工的、无效率的投资项目追加投资,其边际收益可能大于项目废弃产生的边际成本(Dep;Xu,1998)。在我国,政府是公立高校唯一的投资者,就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来看,高校管理

6、者从项目开始时就已经知道项目的可行性程度,而政府只能在项目第一期结束后获得有关项目的可行性信息。此时,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就会发生,即拥有坏项目的公立高校也会获得政府投资。一旦政府发现原来的投资项目是一个可行性不高的项目时,就会面临两种选择:停止投资或继续投资。政府的目标函数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前期的投入已经形成沉没成本,如果追加投资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政府会继续投资。所以单一的投资主体导致高校的预算约束软化,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公立高校有强烈的动机争取超过自身负担水平的银行贷

7、款。  (三)内部人的控制权  当人们为与自己关系不密切的他人做代理人时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委托-代理问题)。如果代理人得知,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细节不很了解或保持着“理性的无知”,就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不受惩罚(柯武刚,史漫飞,2004)。公立大学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事实上也存在着特殊的委托-代理问题。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品,政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供给者,但具体的生产者是高校。从这个层面讲,政府与公立高校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大学管理者(代理人)作为内部人,比他们的委托人(政府),外部公

8、民更了解情况。他们很可能会出于私利,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机会主义地行事,而忽略委托人的利益。比如,享受很高的在职消费,盲目扩大高校规模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等。为遏制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必须靠健全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但在我国公立高校传统的管理体制中,管理者的激励、监督与约束机制往往因为其业绩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和行政干预的不可避免性而被削弱。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公立高校的预算约束不可能硬化,高校管理者的债务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