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

ID:9420352

大小:61.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_第1页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_第2页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_第3页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_第4页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有效提问的特征及策略分析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中学生来说,问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数学课堂上,多数学生虽感觉有问题存在,但能主动提出问题的仅有32%的学生.可见,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有效提出问题己成为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开展学生有效提问的研宄尤为迫切.【关键词】有效提问;问题意识;有效提问的特征;有效提问的策略1问题的提出陶行知早在《每事问》一诗中就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

2、是一问.”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一问”.意思是指科学创造源于提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数学课堂上,多数学生虽感觉有问题存在,但能主动提出问题的仅有32%的学生.可见,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有效提出问题己成为当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开展学生有效提问的研究尤为迫切.2对数学课堂屮“问题”以及“有效提问”的理解美国著名学者鲍里奇(G.Borich)?J为: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引起了回应或回答,就被看作是问题.如果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人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数学学科

3、中,关于问题的划分不尽相同.以学生思维参与度为标准,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可明确划分为:知识理解性问题,即关于教科书所列事实的解读、关于概念或定理的理解的问题;习题类问题,运用已学知识建立不同概念间的联系或知识与情景间的联系的问题;实际问题;创新性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首先,头脑中有问题意识;其次,敢于表述问题;最后,会表述问题.这里的“会表述问题”是指学生能够提出有探宄价值的有效问题.这些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对FI常学习和研究敏锐的捕捉、深入的观察和批判性的审视,或者对理论的批判质疑所发现的与现有认识的差距或矛盾.然而有

4、调查显示,学生普遍把不会做的习题、教材中不懂的内容等当作问题.可见,学生所认为的“问题”多数为思维参与度较低的、仅需回忆便可解决的问题,其探宂价值不高.数学课堂屮让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应该在完善知识理解性与:^题叫题的提问技巧的同时,更加重视实际问题与创新性问题的提问.3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特征低效提问通常只涉及知识性的问题,如对概念或定理的理解、对教材事实的解读等.学生提出这类问题,表明学生对某些经验事实不能进行思维想象,或是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这类问题通常是学生在观察实验或生活经验基础上产生疑虑、无知、好奇等而提出的.例如,在学习“对数概念及其

5、运算”时,有学生提出“什么是真数,为什么叫真数?”“对数的真数为什么要大于零”等问题.这些问题彰显了学生的兴趣及思考,但其仅仅是“好奇加无知”的问题,其形式是“为什么、是什么”.如果提问仅止步于此,学生便很难真正开始科学探宄.因此,必须将学生的此类提问转换成有效提问才能使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可能.学生有效提问应具备以下特征.3.1较高的知识关联度所谓知识关联度是指学生所提问题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程度.有效提问要求学生必须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分析,然后在比较、分析已有知识与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一个具有较高知识关联度的问题一定是一个从现象的直接描述转

6、化为有所知有所不知的问题,是与原有知识发生关联的问题.3.2较高的预设明确度科学问题的预设包括问题的指向预设与解答域预设.指向预设是从对象角度,预设某种实体、原因、性质状态以及命题等的存在.没有指向预设,问题就无法提出来.解答域预设则是指问题自身所认定的问题解答范围,它指示着回答者在哪个领域中去寻找答案.低效或无效问题往往预设不明确.3.3较高的信息综合度较高的信息综合度是指一个问题要能够反映较多的信息,甚至体现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现象、观察结果间的联系等),其主要考虑的是信息的广度而不是深度.3.4较高的思维参与度由于好奇和无知所提出的问题,其

7、思维参与度通常较低.较高的思维参与度是指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造性思维的参与而提出的问题.4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有效提问的提问者首先要头脑中有问题意识并敢于表述问题.培养学生有效提问的策略有以下几种.4.1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当认知产生冲突时,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强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己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还原知识发现过程,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同己熟知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感悟,从而激发其问题意识.“任意角”教学.新课引入时创设了如下情境:情境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在初中我们是

8、怎样定义和表示角的?在旋转形成角的过程屮,己出现了哪几种角?试川不等式来刻画这些角的情境2: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