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9089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9
《合理点评润饰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9)合理点评润饰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摘要】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沉闷这一现象提出看法,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冷漠以及不合理的点评,并且指出不合理点评的具体表现:不点不评,评而不点,空泛单调,言过其实,褒贬错位。从心理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角度分析了不合理点评的危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损伤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语文能力,进而影响学生可持续发展。正是看到了这些与语文教学宗旨相悖的现状与危害,本文呼吁,语文课堂点评需要合理性,进而提升到艺术性。认为合理、艺术的点评应该作到以下几点:真情激励,准确入
2、微,层层深入,实事求是,迂回旁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落到实处。为此,希望教师努力提升身素质,包括提高点评语言的质量,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要有宽容的胸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还要有睿智、诙谐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关键词】艺术点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危害兴趣激励能力素质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即学生不愿举手发表见解,教师提问后又很无奈地自己作答。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学生方面的原因,高中学生已经开始“要面子”,怕自己的回答不合老师的答案,引起老师的不满和同学的耻笑,但这决不是
3、成为课堂教学沉闷的理由,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冷漠及呆板处理才是原因之根本。笔者十几年的听课,从校级听到市级乃至省级公开课,感到大部分公开课教学有点作秀之嫌,普遍缺少一些灵性的闪现,学生的回答有预先设定之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更是呆板,有的根本不作点评,甚至忽视学生的创新回答,硬是以自己备课时的设想去“引导”学生走到“标准”的道路上来,更不用说一般的课堂教学了。课堂点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拨和评价,包括对行进中的学习内容、方法及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评价,也是对后续学习环节及内容的调度和引导。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如何,教师都要
4、有一种态度。学生的回答恰当,教师就应立即给予表扬、鼓励;回答不太恰当,甚至是错误的,教师更应给予悉心帮助、指导;如果回答水平过低,教师也不要不屑一顾、批评、讽刺,应以和善、友好的态度说明,直至学生明白。事实上,学生也盼望着老师给自己的回答以合理的点评,但是,有些语文教师又是如何呢?一、课堂点评的现状及危害暂且不说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就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看就有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1)不点不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劳动有点冷漠,既不点拨、引导,也不予以评价。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学生在回答“生活中还有那些事例给我们
5、美的联想?”提问时,学生踊跃发言,譬如:《掷铁饼者》雕塑,《思想者》雕塑,《蒙那丽莎》绘画,毁坏的圆明园等等,学生回答完毕后,老师只是“哦”“唔”,接下来还是让其他同学列举,这是老师对发言同学的一种冷漠,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曾在一省级公开课上,学生回答说陈焕生是一个生活在旧中国受地主阶级剥削的劳动人民形象,(陈焕生显然是改革开放前期的农民形象)执教者居然笑而面之,一言不发。(2)评而不点对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理解层次的不同,答案也会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应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对学生的所有回答都用一个“好”字来肯定,
6、更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否则,课上完了,学生还不知自己的看法是对是错。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讲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老师问“浣女”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洗衣服的姑娘”。突然,一学生冒出一句:“给谁洗衣服?”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于是趁势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给父母洗,有的说给丈夫洗,有的说给兄妹洗。课堂气氛似乎热闹,可惜少了老师据诗意、合语境的点拨。(3)空泛单调有些教师的课堂点评语言单调乏味,除了“很好”就是“不错”。这样的评价很空泛,学生不明白究竟“好”
7、在哪儿,“对”在何处。如,在上《项链》时,老师以“你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提问时,有学生回答说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老师评说很好,你很爱美,有情调;学生回答说喜欢十年后的玛蒂尔德,老师也评说很好,你很实际。接下来也没有听到老师的点拨。两个相对的回答,怎么可以只给予空泛单调的评论呢!(4)言过其实 课堂点评中适当的鼓励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教师为了使自己更具有亲和力,无视答案的正误,甚至不惜夸大其辞,把学生捧上了天,评说“答案太完美了!”“你真是天才!”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高中学生,教师
8、毫无原则的表扬只会成为讽刺意味很强的反语,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如一个学生把“点拨”读成“点拔”,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教师却点评说:“这位同学很值得表扬,‘拨’和‘拔’是形近字,由‘拨’想到‘拔’,说明他想象力丰富。”学生朗读诗词,明明很一般,甚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