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

ID:9299729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7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_第1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_第2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_第3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_第4页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第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北师大版第

2、五册《植树》教学实录和反思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已能比较

3、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  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片断〗  (一)创设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  

4、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人数       44          48          46  (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  (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①

5、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  学生可能会想到:  44÷2=22(张)  A.40÷2=20,      B.22×2=44,        C. 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    4÷2=2,        44÷2=22。           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    20+2=22。 48÷2=24(张)  46÷2=23(张)  (2)各班进行

6、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  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  (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7、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材中“口算除法”一课是以“植树”的情境来呈现的,这一情境虽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在秋季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我就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数学问题;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的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计算来自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2.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同一道口算题时,学生解

8、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法必然会不一样,他们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本节课学生在解决“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这一问题时,由于创设的问题中包含有显性条件(每班的人数),也有隐性条件(每张桌子可以坐的人数),因此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每1人需一张桌子,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