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92368
大小:1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1
《浅析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认识到文学理论的重要性………………………………………………1(二)对文学具有创造性………………………………………………………2(三)对文学具有创造性………………………………………………………2(四)对文学要有鉴赏水平…………………………………………………..2二、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2三、在教学中教师具备“悟”的思…………………………………………
2、…2四、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创造思维……………………………………………3五、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阅读精神…………………………………………..3(一)树立终身学习思想……………………………………………………….4(二)掌握阅读的基本原则…………………………………………………….4参考文献…………………………………………………………………………4浅析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摘要】:语文教育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的启蒙从识字开始,语言的形成构成文学的发展。而小学语文教师担当的责任是从语言文字、人格素质、道德意识出发,
3、需要在文学修养、文化品位与语文教学艺术上下功夫。对于语文的学习,它的极高的综合性,使语文授道者所具备的必须是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丰厚的文学修养,也是语文教师素质的精华所在。【主题词】:小学教师;素养;阅读;学习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文学素养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方面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通常表现在言语,举止,写作等上,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是指教师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视野,从更高的广度,深度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只关注课本中的文章。(一)认识到文学
4、理论的重要性文学理论是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没有理论的指导的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显得苍白无力和肤浅。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到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和文章。例如,我们在学习和鉴赏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时,就不可仅就作品论作品。倘若不知鲁迅先生的大致生平,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在什么社会状态下生存与抗争,不知道鲁迅先生写作《故乡》的意图和目的,我们就很难对该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也很难为他所塑造的人物现象给出恰当的分析,
5、当然很难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鲁迅先生所赋予作品人物的形象意义。(二)对文学具有创造性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时,如果教师能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范文,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更有效地教会学生作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养成写范文的习惯,平时多动笔,并且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实践证明,教师的写作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且,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习作练习,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通过写作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三)具备自觉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
6、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种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不利与教学质量改进的现象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只要安排好个人的时间,经常到书店逛逛,购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藏书架;还要多关心文学作品的信息;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符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在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从小就去关心和阅读文学作品。(四)对文学要有鉴赏水平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教授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从小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其中就包括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鉴赏能力或欣赏能力。如果小学语文教
7、师具备一定的文学批平和鉴赏水平对教学,对启发学生只会有好处。因此我们提倡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文学批评家的一些素质,以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和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对优秀文学做到知其然和所以然,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二、应当具备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在充分认识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领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的价值以及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能否得以实现,不仅在于教材的进步,还需要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文学修养的加强。因
8、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努力实现文路,学路,教路三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语言美的真谛,才能帮助学生感悟到课文中语言艺术的美和魅力。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要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形象化的语言特点,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形象,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达到形象的感化作用;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