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

ID:9153820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_第1页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_第2页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_第3页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_第4页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本性的盛宴:美国汉学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亮点和拐点李点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美国汉学界对屮国现代文学的关注始于夏志清的《屮国现代小说史》,尔后经李欧梵、JuliaLin(林明晖)诸人的努力而成为“合法”的但仍然是零星学者辛勤耕耘的学术领域。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汉学中的“显学”之一。新一代学者受益于理论的爆炸和拓展的文木,贡献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亮点和拐点。关键词:美国汉学;现实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批评;文化翻译;AFeastofTextuality:InnovationsandPivotsinLit

2、eraryStudiesofContemporaryAmericanSinologyLIDian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SichuanUniversity;Abstract:Thestudy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intheUnitedStatesstartswithC.T.Hsia,smonographAHistoryofModernChineseFictionandcontinuesthroughtheeffortsofscholarssuchasLeoOufanLe

3、e,JuliaLin,whohaveestablishedmodernChinese1iteratureasa1egitimate”fieldofinquiryinAmericanSinology.Sincethe1980s,thefieldhasgonethroughperiodsofrapidgrowthduringwhichanewgenerationofscholars,benefitingfromtheexplosionofTheoryanditsexpandednotionoftextualityinparticular,ha

4、vemadesignificantadvancesintheunderstandingofmodernand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writersandtheirworks.Keyword:AmericanSinology;realism;post-colonialtheory;feministcriticism;culturaltranslation;夏志清教授于1961年出版的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AHistoryofModernChineseFiction)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尤其是对美国的屮

5、国二十世纪文学研允而言,尽管它的影响多年后才表现出来。夏志清逝世之后,汉学家李欧梵纪念他时说,“夏志清的书至今已是公认的经典之作。它真正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为美国作同类研究的后学者扫除障碍。我们全都受益于夏志清。”U1这也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夏志清之前,美国汉学对中国文学的关注集中在古典文学,而对现代屮国的研究则以历史和社会研究为主流,哈佛大学的费正清教授即为其杰出的代表。动荡时代,学术研宂受领于政治需要,美国汉学重时事而轻文学也是自然不过的事。夏志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趣也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有关。他1947年赴美,1951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学位,

6、论文写的是18世纪英国文学。据他自述,毕业之后觉得前途迷茫,因为一个学英文的屮国人想在当时的美国大学英文系谋得一份教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经朋友介绍,夏志清在美国国防部找到一份临吋工作,任务是为朝鲜战争中的美军士兵编写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小册子。美国军方一向重视全方位研究敌对国,伍括文化与文学的“软”内容,现在一些主要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或称“东亚研究中心”)成立之时都受益于军方的“种子资金”。于是小册子编完,一位新的汉学家便诞生了。以后几年,夏志清一边在纽约州立学院教英文,一边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并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书出版的

7、当年,他便转到汉学重镇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学,直至1991年退休。夏志清的成名作文笔优美,思路独特,对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小说创作作出了全景式的梳理和描述,同时对大陆正统文学史家所忽视的一些作家作出丫独具一格的评价,如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而对鲁迅、巴金、茅盾等大批左翼作家则抨击大于赞赏。夏志清的这种“逆向思维”很明显带有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痕迹,即捧大陆批评家打压的小说家而抑他们推崇的小说家。他号称进行“去政治化”的阅读和鉴赏,把文学冋归文学。其实,他带入的是另一种“政治”,即传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认为文学的道义和价值是以形

8、塑完美的、本体的个人为最终目的。已在美国学界渐成大势的新批评理论渗透于夏志清的字里行间,他对作品的语言和技巧分析有理有据,而对作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则少有陈述,偶尔嘲讽有加。他在本书附录的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