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

ID:9152640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9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_第1页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_第2页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_第3页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_第4页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動量詞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藏敦煌文獻(Sio—S522)動量詞研究何平(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中学,四川仪陇657600)K870.6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2隋唐五代時期,動量詞的發展進入一個較爲成熟的階段,有新的動量詞産牛.,也有舊的動量詞滅亡,常見的動量詞的意義也有進一步的豐宮。英藏敦煌文獻忠實地保留了隋唐五代時期地語言面貌,對它地動量詞進行研究,可以更真實地反映當時動量詞地面貌。關鍵字:英藏敦煌文獻:動量詞:研究20世紀初,在甘肅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四萬多件古代文獻,對於研究中古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語言等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

2、的作用。它們不僅忠實地保留了隋唐五代時期許多典籍的真實面貌,而且保存下不少佚失文獻。英藏敦煌文獻,收錄的是漢文佛經以外的部分,括大量的世俗文獻,對于保留隋唐五代時期人們的真實用語情况有着重大的意義。不僅如此,英藏敦煌文獻中還括文學、史學、醫學等方面的內容。隋唐五代時期,動量詞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較爲成熟的階段。因此,對于英藏敦煌文獻進行動量詞研宄,能够從不同體裁、不同語言使用情况方面對動量詞的使用情况做較爲全面的暸解。一般來說,動量詞是表示動作行爲的次數或者數量的詞。動量詞是漢語量詞的另一大類,但是産生的時代相對名量詞來說則較晚。關于動量詞産生的其

3、體時代,劉士儒先生認爲“漢語量詞的完整體系是在這一時代(魏晉南北朝)形成的;在此之前,縱使動量詞偶己出現,但那畢竞都還是零星的、偶見的、不穩定的,還不能形成一種範疇,一種體系。”[l]p258張顯成先生對先秦兩漢的簡帛材料進行分析,認爲“漢語動量詞早在兩漢時期已經成爲一種範疇、一種體系,而非晚至魏晉六朝。”[4]根據傳統語法的分類,結合英藏敦煌文獻(S10—S522)的動量詞特點,木文也將動量詞分爲兩大類:專用動量詞和借用動量詞。第一節專用動量詞第一組迴、度、過“迴”、“度”、“過”這三個動量詞都是表示一個動作發生的次數,語義上比較接近。而且它們

4、可以修飾的動詞較多,同動詞的搭配範圍較廣,所以放在一組討論。1、迴《說文•口部》:“冋,轉也,從口,中象冋轉之形。”《說文通訓定聲》:“冋字,亦作迴。”由此看來,“冋”就是“迴”,本義為“冋轉”。魏晉南北朝時期,“冋”的意義開始虛化,有了量詞的用法。“大約一開始這個量詞(冋)就是既可以用為名量,也可以用為動量的。”[l]p258到了唐代,“冋”作爲動量詞開始較爲普遍,成爲使用頻率最高的動量詞。英藏(S10—S522)中,動量詞“冋”出現了4次,全部寫作“迴”,表示動作的次數。用例如下:(1)生不一迴,死不兩度。(S214)(2)水底將頭

5、百過窺,波上玉腕千迴舉。(S328)(3)合掌望空重發願,五色祥雲,一日三迴現。(S467)(4)定水潜流,一里三迴到。(S467)2、度《說文•又部》:“度,法制也。從又,庶省聲。”《說文通訓定聲》:“度,假借為渡。”“度”借用“渡”的意義,表示度過,度過一次就叫一度。魏晉南北朝時,“度”即作爲動量詞出現并使用,但是用例不是很多。到了唐代,“度”作爲動量詞快速發展。英藏(S10—S522)中,動量詞“度”出現了6次,表示動作發生的次數。用例如下:(1)生不一迴,死不兩度。(S214)(2)前後六度毒。(S516)(3)在信大師處三度被

6、偷,在忍大師處三度被偷,乃至吾處六度被偷,竟無人偷得。(S516)(4)修行萬六度四攝座金剛座,成等正覺。(S522)從英藏(S10—S522)中“迴”和“度”的具體使用情况來看,這兩個動量詞的語義及使用情况都沒冇多大差別。3、過《說文•楚部》:“過,度也。”它作爲動量詞,就是由“度過”義引申而來的。劉世儒先生認爲“過”作爲動量詞似乎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但是由于材料的原因,不能肯定。可以肯定的是,“過”在南北朝時期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適用性很强的動量詞,劉世儒先生稱其為“無色量詞”,它的適用性相當與現代漢語中的量詞“次”。[l]p

7、250隋唐五代時期,動量詞“過”卻迅速衰落了。王紹新先生考察《全唐詩》中的量詞,“冋”和“度”各出現了三百多次,“過”只出現了十多次。英藏(S10一S522)中,“過”的使用頻率也不高,出現了2次,表示動作的次數。用例如下:(1)冇災之日,發心修齋、燒香,誦經十過,皆諸天記名,萬神侍衞。(S63)(2)水底將頭百過窺,波上玉腕千迴舉。(S328)第二組遍、頓“遍”、“頓”這兩個量詞的主要特點是與之組合的動詞動作整體性強,累計量大。[3]263而且這兩個量詞對動詞的修飾範圍較前一組相對弱些,如:“遍”多修飾和閲讀冇關的動詞;“頓”則多和表示吃飯或毆

8、打的動詞搭配。4、遍《說文•4部》:“徧,币也。”又《說文•巾部》:“币,周也。”《集韻》:“徧,或從逶。”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