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

ID:9147676

大小:66.9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9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_第1页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_第2页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_第3页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_第4页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本文通过对安贝托?艾柯诠释学中“读者意图”的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源是其不断改进,不断本土化的结果,是读者诠释、甚至是“过度”诠释的结果,也是“读者意图”为读者服务的结果。巾此认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也必须走西方理论本土化的道路,因为诠释中的“读者意图”本来就是种族文化的。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己[关键词]安贝托?艾柯;读者意图;马克思主义;中国文艺复兴安贝托?艾柯⑴mbertoEco,1932-)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文学理论家、美学家及符号学家而;他的诠释

2、学(也称阐释学)也广泛地为大家所接受。艾柯诠释学认为,诠释关系到三种“意图”,即“作者意图”(intentioauctoris),“文本意图”(intentiooperis),和“读者意图”(intentiolectoris)(UmbertoEco,1992:25)。本文将从他的“读者意图”理论出发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本土化,以及在中国现行的文艺复兴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读者意图”从而更好地“洋为中用”,也从而为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辩护。一、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在艾柯诠释中有三种意图至关重要,即“作者意图”(intentio

3、auctoris),“文本意图”(intentiooperis),和“读者意图”(intentiolectoris)(UmbertoEco,1992:25)。我们可以通过这三者之问的关系来了解“读者意图”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可以对艾柯诠释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从艾柯的小说《傅科摆》(Foucault?sPendulum)说起,该小说的文本并不是所有普通读者都能读得懂的。要彻底理解文本的内涵,它既要求读者有一定的古典文学、欧洲中世纪历史和神话知识,又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现代知识,如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很多诸如数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这里,该文本的内容

4、己经告诉了我们它所假定的或要求的读者类型。这种标准型的假定或要求就是“文本意图”。而从作者和读者身上,艾柯又把他们进一步分为标准作者(ModelAuthor)和标准读者(ModelReader)。标准作者事实上是真正持有文本意图者,他是文本的生产者,是从原主观作者升华出来的作者。而标准作者所期遇的读者就是标准读者。标准读者是想象中的,能够像作者原生产文本一样去诠释文本。他能成功地抓住标准作者赋予文本的意图。而确定文本的意图正是艾柯界定合理阅读范围的关键。然而,他也认为作者意图又是难以获得的,而理论中和想象中的标准读者在阅读实践中又是不存在

5、的,所以,进而在实践中的读者意图又具有诸多可变的主观因素。这种读者意图的可变性正是本文要解读、分析、论述的要旨所在,也是值得我们充分利用的价值之所在。艾柯诠释学认为,读者总是怀着某种个人的理念去诠释文本。这种理念不管是隐藏的还是表露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在一定层面上是的确存在的(虽然我们不能排除无意误读的可能性)。于是,原文本和原文本的诠释就右了不对称的符指,也从而导致了诠释对原文本的背叛。因此,在诠释过程中,特别是跨文化诠释过程中,读者的曲解往往是固有的,内在的。所以,艾柯诠释学里的过度诠释是一种普遍现象,对原文本的不忠是

6、每一个诠释者和读者不可回避的命运。诠释总是伴随“不对称关系。它从来就不是对等的简单的信息转换。因为它从根本上就是种族中心主义的”(Venuti,Lawrence,1997:91—115)。也就是说,只要民族是种族的,合理的诠释(特别是跨文化诠释)在很多情况下就不可能存在。简言之,这种诠释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带着读者意图即读者民族的或个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的诠释。这也就是艾柯诠释学中读者意图的中心所在。那么,如何从读者意图去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呢?或者说,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来看艾柯诠释学的读者意图从而为他的“读者意图”辩护

7、呢?二、从读者意图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即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是这样,欧洲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如果从一个国家内部来讲,这就像各国国内都有符合其国内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地方法规一样。理论的存在和运用也不例外。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以来,这种理论就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理解和形势要求下有着不同的运用。这种不同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从民族文化的具体语境来看,存在着德语文本、俄语文本与汉语文本一样,它是在不同的环境,根据不同的要求而被诠释产生的。也就是

8、说,所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地区都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具体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西方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体的说,它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