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

ID:9132477

大小:63.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_第1页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_第2页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_第3页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_第4页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本质、模式、风险与监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nternetfinance;functionalfinance;risk;regulation;国外P2P借贷、股权众筹等新兴金融模式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引发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互联网金融热潮,对我国金融市场格局和传统金融机构产牛.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大热的同吋,P2P网贷平台E租宝、理财平台中晋系等百亿级特大网络金融诈骗案件的浮现,使大量投资人深陷互联网金融投资陷阱,损失惨重。因而,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内涵,研宂其风险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具有现实意义。互联网金融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业界和学界相继提出电子金融(e

2、-finance)、网络银行(networkbank)等概念,但是并未有“互联网金融”的提法。W内学界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的是谢平。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木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吴晓求、王国刚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2015年,人民银行等十余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异意见》,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深入研究各方观点,木文认为互联

3、M金融有如下关键占•'、•第一,信息化(或者称之为数字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信息化程度,尤其是借贷双方信用信息的信息化程度,是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基础。只有达到足够的信息化程度,冰可能提高金融资产的风险识别能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第二,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功能的互联网化,既包括互联网从业机构的金融化,也包括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成本优势、网络规模效应,尤其是不同丁•传统金融的数据获取方式,实现金融功能的网络化运作。传统金融机构一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自身的业务。第三,互联网金融发展领域成该更多地开

4、发长尾利基市场。发展互联IM金融,需要互联网从业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着力于那些由于成本等因素而难以服务到的领域,开发长尾利棊市场,解决信贷配给难题,服务于更广大的社会大众,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由此,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如下: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经济规律和金融理论为指导,以互联网和信息通信及其衍牛.技术为支撑,以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信息化为运行基础,基于互联网开展的具备金融功能特性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内涵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互联网和金融两个层面的理论,充分认识这两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发掘其规律,才有可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真正理解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5、网络经济学。互联M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组织与结构的巨大变革,经济形态和商业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互联网+工业”产生了裨能制造,“互联网+商业”产生了互联网电商,等等,网络经济随之而来。经济形态的升级发展,必然需耍与之配套的网络金融服务。而网络金融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网络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律冇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摩尔定律是关于集成电路性价比的规律,而吉尔德定律则是关于网络带宽变化的规律。这两个规律说明信息化成本会越来越低,极大地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是网络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网络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有梅特卡夫定律、达维多定律。

6、梅特卡夫定律是关于网络正外部性的规律,而达维多定律是关于网络经济时代产品创新的规律。这两个规律说明了网络经济发展的网络价值问题和网络竞争问题。金融学理论。第一,信贷配给理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Stiglitz和Weiss等人基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的现实,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导致只有大中型企业能够获得贷款,而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信贷供给。直接融资模式由于信息公开、透明,能够奋效克服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弥补银行信贷市场自身的不足。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云计

7、算的应用得以缓解。第二,金融脱媒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出现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率更高的证券市场的现象,即所谓的金融脱媒。金融脱媒表现为银行存款业务的重要性下降,借贷双方由利用银行提供金融屮介服务转向其他类型金融屮介服务。深入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并不会导致媒介的消失,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媒介功能的发挥,只不过从传统金融中介机构转向了其他更多新型的中介机构,进而形成脱媒校正效应。金融脱媒实际上是金融再中介化的过程,即资金融通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信用中介结构从传统的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向新型信用中介类机构的转变过程。第三,金融功能论。在研究了金融体系的运作

8、和变化后,博辿和默迪提出了金融功能论。金融功能论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