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ID:907268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_第1页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_第2页
资源描述:

《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摘要:独善其身是儒家的理想人格,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文学家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是清高自傲、捍卫人格自尊的品格追求;兼善天下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价值实现的精神追求与精神满足。兼善天下是一种至高的境界,独善其身、维护生命的尊严却是一种基本的选择,这是历代文学家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独善其身道德 古往今来的文学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在飘零的旅途上,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与此同时,文学家又超然物外,力图摆脱个人欲望,追求人格的自

2、尊与完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把文学家的使命感与追求人格自尊结合起来,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理想境界,更多的不是和谐统一,而是矛盾与冲突,是面对现实的无奈、尴尬、挫折与苦闷。   独善其身是儒家的理想人格,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文学家洁身自好、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是清高自傲、捍卫人格自尊的品格追求。   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这是一种气节,是心高气傲的一种境界。陶渊明不为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卖掉珍贵的藏书也拒领美国的面粉是文学家捍卫自尊,洁身自好的真实写照。欲望与人格自尊是人的两种最基本的属

3、性,前者来源于本能,后者来源于文化。放弃文化属性的自尊与精神满足是容易的,而放弃本能的欲望与需求则十分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意味着放弃生命。   兼善天下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是价值实现的精神追求与精神满足。   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获罪下狱,但他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含诟,在狱中坚持写作,遇大赦出狱,做了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陶渊明“种豆南山下”,似乎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他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胸怀,也曾出任彭泽县令;孟浩然终生未仕,但并非

4、无意仕进,同样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发出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盛唐之音;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但他“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未曾泯灭,也曾奉召入京、供奉翰林,发出“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的感慨;杜甫一生悲苦,大部分时间居无定所,却表达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 对于文学家来说,维护人格自尊、洁身自好与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都是不能放弃的,也都是至高无上的,这就陷入了逻辑上的矛盾,所以,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两种追求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独善其身与兼

5、善天下两种追求本身就潜伏着矛盾与冲突:独善其身是如何做人的准则,追求人格自尊与道德上的的自我完善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个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的终极目的;兼善天下是价值的自我实现,其追求与思考的核心是如何调动现有的资源与潜能达到目的。做人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自我完善,维护个人人格尊严是至高无上的选择;而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成功,至高无上的追求不是人格自尊,不是道德的完美,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追求成功,创造辉煌,实现个人的价值,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智慧与毅力,同时也需要妥协、灵活或交易,甚至需要迁就、容忍黑白颠倒、指鹿

6、为马。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偏激,但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的确难免付出道德的代价。   当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与人格自尊产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是选择成功,而是选择人格的完美。自尊重于成功,这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情结,也是历代文学家的不懈追求。“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所作的这首《于潜僧绿筠轩》正是其个人品格的真实写照。正如苏东坡自己所说的那样,他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正当很多人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左右逢源之时,苏东

7、坡因为反对王安石草率出台的一些变法措施受到排挤,而当保守派司马光上台后,他又反对全面废除新法,再次遭受打击。苏东坡一生坎坷,主要是因为他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沉浮。   与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苏东坡也面临着两大问题,即出仕和生死。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京官到地方官到边官,苏东坡没有因为一贬再贬而改变态度,坚持做个清官、好官。反复的谪迁,让他了解了生命

8、的多变性,但他还是用一颗豁达的心,在虚无的生命中把握现在,在虚幻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在无常的人生中找到落脚点。   苏东坡坎坷的命运是独善其身的品格追求与兼善天下价值实现冲突的必然结果,对这一点他有清醒的认识,所以他能做到豁达、平和,因为这是他自己作出的理性选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