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

ID:9035860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_第1页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_第2页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_第3页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晋灵公不君分页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装订线《晋灵公不君》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将课下注释的重点实、虚词标注到课文中,标记勾画重点字词。2.限时认真、独立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2.合作探究,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课前预习案【

2、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

3、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自主学习·落实基础】(一)给加点字注音。厚敛()辟丸()寝门辟矣()胹熊蹯()() 寘诸畚()() 三进及溜() 稽首()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衮职有阙()() 鉏麑()()饮赵盾酒()嗾夫獒()()舍于翳桑()()灵辄()请以遗之()舍其半()箪食()寘诸橐()与为公介()倒戟()弑其君()大史()自诒伊戚()(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10)虽猛何为(

4、2)宰夫胹熊蹯不熟:(11)斗且出。提弥明死之。(3)问其故,而患之:(12)舍于翳桑(4)三进及溜(13)食之,舍其半(5)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请以遗之(6)寝门辟矣:(15)遂自亡也(7)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16)赵盾弑其君(8)趋登:(17)宣子曰:“不然。”(9)公嗾夫獒焉:(18)书法不隐(三)准确翻译下列句子(标出得分点)。 1、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自学指导]4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2、靡不有初,

5、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3、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5、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6、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四)初读课文,找出体现晋灵公之“不君”的几件事。表现了晋灵公怎样的性格特征?【我的疑问】注意归纳,掌握规律。字字落实,注意特殊句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分点作答。课堂探究案1.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得以体现

6、?[探究指导]4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2、文中三个武士鉏麑、提弥明、灵辄各性格上各有何特点?3、《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我的收获】【知识链接】1、后代也把敢于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称做“董狐笔”。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就有“在晋董狐笔”一句,认为体现了天地正气。2、《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3、《左传》的文学成就:作为编年史,《左传》的叙事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晋•范宁《谷梁传集

7、解自序》中说:“《左传》艳而富”,其“艳而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左传》生动地展示了春秋时期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2)善于对庞杂的资料进行取舍与剪裁;(3)作者重视对事件的完整把握,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时能给予集中叙述,突破了编年体的界限,使事件的记叙有了记事本末的因素。也使人物的刻划有了传记的意味。《左氏春秋》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4)《左氏春秋》记言文字,辞令委婉陈词,不亢不卑,慷慨激昂,显示了个性风采。叙述语言词约事丰、意蕴厚实。《左传》中

8、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和“非礼”来评价的;课堂训练案4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一、解释加点的字(1)、通假字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寘诸畚:三进及溜:衮职有阙:宣子田于首山 :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2)词类活用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提弥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