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

ID:9007218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_第1页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_第2页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_第3页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_第4页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刘奉光(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曲阜,273165)摘要: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孔子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应当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关键词:道德义利观孔子影响辩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

2、观的问题。对义利的态度和取舍是检验道德的最终标准。人的一生总是在义利取舍的矛盾中艰难痛苦地选择。有唯利是图者,有见利忘义者,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者,有舍生取义者。以致言论亿兆,故事万千。作为伦理道德大师孔子,对义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一、义包括道义和义务两个内容孔子师徒认为义首先包涵道义的意思,他说:“行义以达其道”(《论语》§16.11),他的徒弟子夏则说:“信近于义”(§1.13),意思都是指人要讲道理、守信用,这便是道义、义。孔子认为义其次应包涵义务的意思,他的高徒子路曾说:“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18.7),孔子没有反对,这显然把义指为君、臣、民三者之间役使和效劳的关系,即义务。

3、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他说:“君子义以为上”(§17.21),又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意思是君子处世,无可无不可,要以义为规范准绳。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孔子希望明智的君子们要“务民之义”(§6.22),意思是领导人民走向义。孔子认为以身作则是“务民之义”的好方法,他说:“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孔子认为义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他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1),子路秉承孔子的教诲,也曾说:“不仕无义”(§18.7),意思是说,不为帝王当官做事是不义的

4、。孔子对义的论述,成了千古名言,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些豪言壮语激励着历代忠义之士,或高风亮节,安贫乐道;或慷慨为国,视死如归。二、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如果放纵地追求利就招致怨恨,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4.12)。由此,他自己很少谈论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9.1)。孔子主张不贪图小利,他说:“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3.17)。孔子认为义是诫止人们不贪利的法宝,他希望人们“见利思义”(§14.12)。然而利毕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孔子主张要利民、惠民,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20.2),意思是说用民人有利的事物

5、去便利人民。孔子办教育就是这样的实践:民人希望读书获利,情愿交学费学习;孔子收费办学,对民对己都有利。这便是“5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认为利是调动人的一种工具,“小人喻于利”(§4.16),可以使小人听话受治,明智的人会因为行仁获利而保持仁德,他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2),意思是仁人会安于仁德,智者会以仁德获利而守于仁德,所谓“吃小亏赚大便宜”正是“智者利仁”的奥妙。孔子对利的克制态度影响了后人,所以后人在取利的时候或文过饰非、强词夺理,或羞羞答答、欲取又推,或明让暗取,巧取豪夺;当然也有大量舍己利人的好事千古流芳。这都与孔子的影响不无联系。一、孔子将义利巧妙调和在孔子的义利观中

6、,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褒义贬利;但孔子又将二者巧妙地调和起来,相辅相成。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14.13),实质是说只要道义允许,便可以合法顺理、正大光明地取利。孔子一生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孔子教学要收“束脩“(§7.7)作为学费,孔子要收各王公大夫的馈送。但孔子有一个严格的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就是不义之财、无道之官,孔子看得象浮云一样轻。孔子正是坚持了这个原则,所以辞官游学十四年,终生困穷。孔子所希望的是“义而富且贵”,是小康,是大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二、孔子义利观的历史影响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有舍生

7、取义,为国为君者:项籍围汉王于荥阳,汉将纪信曰:“事已急,请为王,王可间出”。纪信乘黄盖左纛(dào),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与数十骑出,项王烧杀纪信(《史记》)。氐贼为乱,以(周)处为建威将军,以兵五千受夏侯俊节度,处遂进军大战,仰天叹曰:“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而出,盖有进无退,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战死(《周处别传》)。有舍怨取义,化敌为友者:汉中赵高妻者,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