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87315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4
《佛学境界论与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佛学境界论与中国古代文艺境界论【原文出处】东方丛刊【原刊地名】桂林【原刊期号】200203【原刊页号】74~85【分类号】J2【分类名】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301【作者】程相占【作者简介】程相占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教授 邮编:250100【摘要题】文论研究文艺境界通常又称为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20世纪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都很重视文艺境界问题,但一般在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思考,在解释古代文艺境界时出现了许多偏差。我们认为,佛学的缘起心枢论是古代文艺境界论的哲学基础,它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文艺境界论必不可少的理论参照。 一、佛学的境界
2、论境界简称境。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境和境界都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个常用语,其含义有二:一指地理上的疆界、地域、国界。如《国语·鲁语》:“外臣之言不越境。”《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后汉书·仲长统传》:“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境与境界的另一方面含义指精神现象,也就是人的心灵状态,主要出现在道家的有关著作中。如《庄子·逍遥游》:“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①驰河也,必不胜任矣。”“竟”即境。《淮南子·修务训》在论述人之“心意”是可以造就的之后接着说:“且夫精神滑淖纤
3、微,倏忽变化,与物推移,云蒸风行,在所设施。君子有能精摇摩监,砥砺其才,自试神明,览物之博,通物之壅,观始卒之端,见无外之境,以逍遥仿佯于尘埃之外,超然独立,卓然离世。此圣人之所以游心。”指出“圣人”可以“游心”于“无外之境”。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译经者用境、境界来翻译佛经,境界几乎成了一个佛教专用语。佛教的理论(佛学)一般从境、行、果三方面进行论述,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境这一范畴的论述上。佛学对境界的探讨非常细致深入。要准确理解文艺境界问题,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佛学关于境、境界的理论。与其他哲学思想相比,佛学有其独特的内在思路,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禅定是佛教所有思想的基调,一切佛教思想,无不
4、是禅定思察的结果。(注: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第7章“佛教思想的开展和禅的考察”,转引自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本文有关论述多参考陈著,不再另注。)佛教以了生死、入涅pán@②为宗旨,全部禅学无不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而展开;同时,佛学的理论大都是禅定思察中所证悟的主观体验的逻辑外化。不仅真如、心性等最高范畴来自禅思的体验,就是关于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以及生命流转之说,据称也都是根据禅定中所发天眼通、宿命通的直观。释迦牟尼在成佛过程中苦修禅定,所说法中的哲学思想源于禅定思察,后世发挥佛教哲学、创宗立派的祖师高僧,也都深入禅定,所创学说与自己禅定中的体悟密切相
5、关。如印度的龙树、无著,禅定之功十分深湛,中国的天台、华严、三论诸宗祖师,无不依禅观建立一宗之学。禅宗更是以从禅的调心所获得的顿悟为宗本。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即禅那,意思是静虑。它本来是印度婆罗门教瑜伽中的一支。瑜珈即Yoga,是古代印度人的一种修行方法,用以持心制欲。释迦牟尼就曾向瑜伽师学习过禅法,后来佛学将之纳入佛法,释为寂静而又审虑之义,指一种通过锻炼而达到的寂静而又意识清明澄彻的心境。如《俱舍论》卷二八谓:“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法句经》云:“无禅不智,无智不禅。”可以说,依据禅观体验创宗立说是佛学的根本特性。佛教真理的最终根据在于禅定
6、体验,佛教不同派别的纷争,究其根源在于所据禅定之境的邪正深浅之差。这与西方哲学主要根据思辨是大不相同的。正因为佛学源于禅观中的超常体验及其对心识的内省观察,所以佛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心理主义的色彩。佛学立足于禅观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身心世界的解释,其理论框架大体可纳入“缘起心枢论”。“缘起心枢”意谓身心世界皆为一定条件的集合体,诸条件中以主体心识的作用为主、为枢,乃至为本、为体,在身心世界的构成及生死流转与涅pán@②解脱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基本原理和大前提是缘起法则。缘起法则是佛教诸乘诸宗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全部佛学的核心。《造塔功德经》将之概括为一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
7、灭,我作如是说。”《阿含经》将此偈改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则彼灭。”(又译为:“缘是有是,此起则起,此无则无,此灭则灭。”)意为宇宙万象都是一定条件和关系组成的,离开所依的条件则不能存在。各缘起论所观察的对象都重在人心,都将出离生死之道归之于“自净其心”、“如实知自心”。因此,佛学缘起论实为心的缘起,即“一心缘起”,它从人的心理出发解释宇宙万象,包括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禅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