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王国维“境界”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王国维“境界”说摘要: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涵在于五个方面:“境界的‘真.’”,“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写境”,”三种境界”。总结起来说,“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也是他对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意境王国维被尊称为中国近现代美学伟大的启蒙者,他以自身深厚的学养、渊博的学识,在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体系全面冲击而陷于总体危机的艰难时刻,成为当时罕见的可以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的思想巨人之一。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王国维的理论中,”意境”和”境界”基本上是同义词。当他论述艺
2、术以外的问题时,他多用”境界”,而当他论述艺术问题时,则多用”意境”。我们在论述中不拟区分使用,一概用”境界说”指代。那么,他眼中的”境界说”的内涵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境界之“真”在王国维看来,”境界”之为”境界”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它是”真”。这个”真”即”真景物”和”真感情”,而他尤其强调的是后者,所以境界的含义很多时候接近于王国维所评姜夔词中”有格无情”的”情”,他在其他地方又称为”真情”。《人间词话》第六则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便是对境界的解释,这一解释与佛学
3、的境界论完全一致:境界既指景物这样的”外境”,也指第六识”意识”的对象——人的喜怒哀乐这样的”内境”。他在此为何要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呢?这便表明王国维对于景物和人的感情是有两种不同的区分的:一般的喜怒哀乐与”真感情”;一般的景物与”真景物”。而”真”便成为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古代文论尤其是道家文论中,”真”主要指一种与天相合的境界。如庄子所说的”真人”,就是与”至人”、”圣人”一样,都是指与道合一之人,是老子所说的”返朴归真”的人。《庄子。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在这里,”真”与一般的”真实”、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还是有所不同,它主要是指合乎天性的性情之真
4、,”真”即具有”赤子之心”。王国维对”真”的看法继承了道家,他认为有境界的作品就是有真性情的体现”赤子之心”的作品。如《人间词话》第十六则在评论李煜时说到:”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人间词话》第十七则甚至以为”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认为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阅世很浅,这是李煜作品之所以”真”和有境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王国维后面这种看法,笔者认为是片面的,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能写出有意境的词,当然主要是由于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和对于生命的真切体验,但并不能认为是处于深宫,阅世浅而写出来的。《人间词话》中第十八则又指出:”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
5、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这里说明宋徽宗被金人俘虏后所作的《燕山亭》词,只不过慨叹自己的遭遇而已,没有太深刻的思想内涵,远不如具有同样遭遇的李后主,因为后者的词所写的感情上升到了全人类的普遍感情。此外,”真”也指天性的自然流露,”真”就是”真切”。他赞美纳兰性德的词,就是因为它是真切的。如《人间词话》第五十二则他极力称赏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所以其词为”北宋以来”的唯一者。真切的词表现的是”真我”。王国维在研究沈石田、恽南田的《二田画癫记》时提出了”真我者得之于天,不以境遇易欤”。
6、王国维否定诗词创作中的”游词”。“游词”之”游”,并非指内容的”淫”或”鄙”,而是指虚假,游离于真实的内心世界。他进而认为,对己对物都必”忠实”:”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情真意真之词,即使其情意并不高雅,但也不失为有境界之词。二、“隔”与“不隔”“不隔”是王国维对境界的第二个重要说明。在《人间词话》第四十则中,他对”隔”与”不隔”进行了区别: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栏杆
7、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在王国维的手稿中,”隔与不隔之别”为”真与隔之别”。可见,所谓”不隔”乃是”真”的另一种说法。曾有许多研究者认为“隔与不隔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