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23167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3
《浅析教育境界层次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教育境界层次论教育境界层次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育境界层次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教育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国维指出“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我们认为,教育领域也应以有境界为上,教育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教育境界的不懈追求是教育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境界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能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来审视教育,从而丰富教育理论,也能使我们对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和理由观察得更真切,认识得更透彻。 然而对境界是主体人在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时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它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作用和存活价值。王国维指出“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
2、则自成高格”。我们认为,教育领域也应以有境界为上,教育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教育境界的不懈追求是教育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境界引入教育研究领域,能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来审视教育,从而丰富教育理论,也能使我们对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现象和理由观察得更真切,认识得更透彻。 然而对教育境界的研究,学界多从教育者的境界切入而相对忽略了受教育者的境界研究;多从教育的至高境界着手而相对冷漠了教育境界的层次研究。教育本质上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所以讨论教育的境界也应从讨论人的接受教育的目的开始。人之所以接受教育,是因为教育能满足人自身的一些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
3、,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也应该是有层次性的。由低到高可以分成为了存活或生活,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幸福,为了寻求精神上的信仰四个层次。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的境界可以分为“实用教育”、“全人教育”、“幸福教育”、“信仰教育”的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教育活动不仅要追求境界,更应追求高境界。从“实用教育”的初始境界向“全人教育”的应然境界、“幸福教育”的理想境界提升,乃至最终实现“信仰教育”的至高境界应是教育的追求。 一、实用教育:教育的初始境界 就目前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更
4、好地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教育是满足现代人存活需要和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物质追求。在当代社会,人们往往会为了升学、就业、进而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等接受教育。在这样的受教育目的驱使下,当前的教育多被考试分数所制约,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可以说,当今社会中的人,受教育的最主要最根本目的在于求利,即求得财富和地位。我们称这样的教育为“实用教育”(Theutilitarianeducation),即教育的初始境界。 当前,不仅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求用,国家和社会发展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求用。20世纪以
5、来,特别是“二战”后,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等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迅速形成,并发展成为一股极具影响力的、至今还保持着强劲势头的世界性思潮。“国际竞争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需要人才培养,人才培养需要教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深受经济主义思潮的影响。石中英认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目的表述中所遵循的一种价值取向就是“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论中的功利主义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奉行功利的价值准则,追求一种现实的功利或利益,特别是追求个人、社会物质需要与经济利益的满足;第二,在价值的辩护方式上,诉诸工具价值论。”[1]强调
6、教育有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科技进步等功能。 我们认为,“实用教育”有其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必定性,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应答,有其合理性。但是它只关注教育的实用和工具价值,教育境界层次论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忽视了教育的文化和精神价值。教育如果只处于“实用教育”的层次,不仅可能导致知识沦为一种工具,而且也可能导致受教育者变为一种工具。于是教育越来越变成单纯实用性的“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这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会导致教育发生“异化”,失去教育本来的目的和作用。因此,求实用不应是受教育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实用教育”处于教育的最低层次,
7、只是教育的初始境界。 二、全人教育:教育的应然境界 实用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追求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是教育的初始境界。那么,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带给人什么?仅仅是财富、地位吗?从西方“教育”的词源上看,“教育”一词本来含有“引出”的意思。“引出”的应该是人的智慧、德性、丰富多彩的个性等。所以较高层次的教育追求的应是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人是作用、价值世界的根本,作用与价值因人而存在着,没有人,就谈不上作用与价值。人虽然不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本原,却是作用与价值世界的本原”[2]。就教育价值的本质而言,应是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