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65121
大小:20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3
《三语下第六单元表格式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时1/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10个生字,指导正确书写。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重点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2、学习本课10个生字,指导正确书写。3、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课文(1)借助生字表的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活动二:小组采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活动三:1、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记方法2、描红【检测反馈】:朗读课文一、导入1、板书课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观察课题,这课的课题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加引号?从“必须”和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3、指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字音情况,正音允许 必须 鱼竿 商量 情愿 低沉 上钩 坚定涟漪 小心翼翼(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过渡:把这些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吗?小组练读 三、读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谁来读第一段?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二)学习第二---四段1、这一段里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2、这几段讲了什么?(三)学习第五---十二段1、谁来读?2、这几段讲了什么?(四)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课文讲了爸爸和汤姆之间的什么事?2、这件事给汤姆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2、重点指导几个难写的字:钓 钩 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时2/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读、悟语言文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使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懂得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活动方案】:活动一: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画出相关语句。活动二:(1)默读课文5——12小节,用“~”画出描写汤姆心情变化的句子,再仔细读读并体会他当时的心情。(2)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活动三:读第十三自然段。讨论: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检测反馈】小组内交流故事,指名说一、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什么?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二、学习课文过渡:我们就一起跟随着汤姆来到那天晚上的场景中。(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想象情景朗读)2、说说读后你了解了什么?3、指导朗读。过渡:“这条鱼”是怎样的一条鱼呢?(二)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2、讨论交流: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指导读好这几句话小结:这三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汤姆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以及当时惊喜、高兴的心情。过渡:就在这时候,爸爸却让汤姆把鱼放掉。(三)学习课文第五——十二自然段。1、默读第5至12小节。体会汤姆的心情。2、讨论交流:(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比较句子: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出示: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斩钉截铁的口气读(4)最后,汤姆是怎么做的?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四)学习课文第十三自然段。指名读,讨论 三、总结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2、你从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8狼和鹿课时1/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读准、读通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活动方案】:活动一: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学习生字新词。用“----”标出要求学会的生字词,用“——”标出要求会人的生字词。 认读所有的生字词。活动二:学习生字,仔细观察,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检测反馈】:学生朗读展示一、导入新课,了解梗概。1、板书课题“狼和鹿”,问:当你们看到课题的时候,曾想到它会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2、读了文章之后,你知道它写了什么?二、初读指导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狼鹿共处,鹿常受到狼的威胁。 (2)当地居民捕杀狼,25年中,共杀掉鹿的天敌6000多只。 (3)灾难降临,森林闹起饥荒,鹿的总数由10万只减少到8000 只。 (4)人们总结了教训:不该大量捕杀狼。 2、学习生字新词。 (1)用“-------”标出要求学会的生字词,用“——”标出要求会人的生字词。 (2)认读所有的生字词。 A、联系上下文,自学理解词语。 B、讨论:怎么样抓住字的关键部件记字型? C、检查词义理解情况。三、学习生字1. 1、出示生字:凯、葱、染2. 2、仔细观察,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 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8狼和鹿课时2/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读、悟语言文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重点难点理解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这个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活动方案】:活动一: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活动二: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自由朗读第一、三自然段?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回答。【检测反馈】:设计“保护生态平衡”的标语一、揭题导入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齐读课题)2. 出示狼和鹿的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二、导出末端,设置悬念过渡: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也和你们一样的看法,可是后来,他们对狼和鹿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2.“功臣”和“祸首”是什么意思?3.为什么人们喜欢的鹿成了“祸首”,而人们痛恨的狼却成了“功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查个究竟吧!三、探究森林的变化1.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怎样的?后来的森林又是怎样的2.出示句子,指名读。3.指导朗读4.过渡: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回答。四、探究鹿群的变化1.看来鹿群对于森林的毁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鹿群。文中有一组数字直观地告诉了我们鹿群的变化。默读课文一、三小节,把它们圈出来。2.从这组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为什么鹿群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五、寻根究底,总结原因1.如果把森林的生态环境看成是一座天平的话,现在狼少了,鹿多了,这座天平也就不平衡了。2.现在,凶残的狼成了人们眼中的“功臣”,而善良的鹿却成了人们眼中的“祸首”。再读第四自然段,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吗?3.狼和鹿的故事带给了人类很多的思考,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想想它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9、放飞蜻蜓课时1/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指导正确书写。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独立与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教具准备正确书写生字,借助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1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课文:(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活动二:1、读第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读一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 活动三:1、生观察字形,认读生字2、简单的字自行描红,识记。3、提醒易错字。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板书:蜻蜓。你对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学生交流。2、揭题、读题,读好“蜻蜓”这两个后鼻音。启发猜想: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3、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二、初读,理清脉络:1、小组自读课文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 (2)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交流一下。(3)检查对课文的朗读,相机正音。指导读通一些难读的句子。(4)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学生交流。(5)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落。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学习第11自然段。(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三、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学生记忆字型。3、教师范写,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四、作业:查找关于蜻蜓的资料。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19、放飞蜻蜓课时2/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读、悟语言文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先生对下一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活动方案】:活动一:①默读课文2—10节,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②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活动二:①默读课文,划出描写陶先生劝说孩子们的神态、动作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体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②小组内交流活动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过渡:陶先生是怎样引导孩子们认识蜻蜓的?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1、自由读(2—10节),提问:在这一部分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知道的? 2、交流:(归纳:蜻蜓的吃食、尾巴和眼睛)1)吃食指名学生交流描写吃食的句子。交流:蜻蜓吃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的语句。小结:从蜻蜓的吃食,我们可以发现蜻蜓是益虫,是我们的朋友,所以要放飞蜻蜓。2)尾巴①指名读课文中描写尾巴的语句。②陶行知说:“据说,在它——(学生读)。”这个说法正确吗?究竟是怎么回事?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3)眼睛蜻蜓的眼睛十分特别。师引读课文:补充介绍自己了解的更多的蜻蜓的资料。3、通过阅读,你感觉陶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慈爱”、“抚摸”感受陶先生的和蔼可亲,读好第二自然段。模拟好陶先生说话的语气。三、整体感悟,角色朗读。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2、学生评议。四、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读了这篇课文,你对陶行知先生有什么印象?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习作6课时1/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过程与方法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重点难点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活动方案】:活动一:1、观察图画,想象:蜻蜓会说什么?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活动二:读例文,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活动三:1、看图,谈谈自己的看法。2、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3、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1、视频:青蛙捉害虫的情景。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 (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1、图:一个老头叫卖青蛙。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3、将话题拓展:(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习作6课时2、3/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过程与方法小组评议修改作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重点难点评议修改作文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小组评议修改习作,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活动方案】:活动一: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活动二: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 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 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三、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间互改。2、自己修改。四、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第三课时一、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定稿二、誊写习作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练习6课时1/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读懂故事内容,给这个小故事加上标点。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学写这类上紧下松的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读故事,读出人物的语气,进一步感受标点的作用。重点难点感受标点的作用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故事内容,并给这个故事加上标点,感受标点的作用。2、学写上紧下松的字。【活动方案】:活动一:1、给第一段加标点要注意逗号和句号的用法;给第二段加标点要注意冒号和引号的用法。2、加上标点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活动二:1、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描红、临写一、导入揭题1. 自从开始写话,我们就和标点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标点的作用十分大,乱用标点可会出现不少麻烦。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标点。2. 揭示课题。二、预习导学1. 指名学生分角色读“处处留心”第一部分中的一段话。2.指名说说阅读后的感受?过渡:王尔德对待加标点这样的“小事”多么严肃、认真!让我们也来个这个为故事加加标点。3.指名学生交流展示。4.交流:说说加上标点前和加上标点后两次读的不同感受。5.过渡:标点不仅能方便阅读,还能改变句子的意思。6.教师讲故事:《标点的妙用》。7.补充练习:改动几个小小的标点,使这则评语的意思截然相反。人儿不大机灵;脑瓜不大聪明;话儿很少有用。人儿不大,机灵;脑瓜不大,聪明;话儿很少,有用。8、读读《标点符号歌》,试着背下来。三、写好钢笔字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未、允、夹”三个字。2.导学: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3.指导书写“未”。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练习6课时2/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读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意思,能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语造句。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读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读《古今贤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能选用这些成语说一句话。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意思,能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语造句。2.熟读《古今贤文》,增强环保意识。【活动方案】:活动一:小组合作学习成语1、读准字音。2、组织多种形式朗读。3、讨论成语意思。4、再次认真读读这些成语,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活动二:1、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2、你能用这里的一个或几个成语说一两句话吗?活动三:轻声朗读古今贤文。1、读准字音。2、读好停顿,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3.讨论:植树造林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检测反馈】:练习背诵。一、导入揭题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6》中的“读读背背”。2. 板书课题:练习6二、导学1.故事导入:东汉末年,军阀豪强割据一方,争夺天下。曹操率兵与袁绍的军队相持于官渡,胜负未分。当时镇守荆州的刘表拥有十万军队,实力很强。但他既不援助曹操,也不帮袁绍,按兵不动、坐观其败。【出示:坐观其败按兵不动】手下的韩嵩劝他:“现在你的态度对战局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或者自己起兵,或者援助曹操。”但刘表说:“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轻举妄动。”只是让韩嵩去京城许昌观察一下曹操的虚实。【出示:操之过急轻举妄动】2.出示成语:兴风作浪蠢蠢欲动雷厉风行闻风而动3.活动单导学(在学生交流之后,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成语适当讲解)三、学习贤文1. 同学们,植树节是几月几日?2.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哪些树?3. 出示《古今贤文》,学生轻声朗读。导学:读准字音。4. 植树造林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5.练习朗读。导学:读好停顿,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6.练习背诵。四、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名言警句或诗歌。教后感: 三年级语文备课课题练习6课时3/授课时间知识与能力认识绿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用个别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类统计,采访他人等实践活动,调查学校绿化的情况,并填入表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针对学校现状,能提出一些意见,培养学生关心学校建设,争做学校小主人的意识。重点难点通过观察记录,分类统计,采访他人等实践活动,调查学校绿化的情况。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采用个别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类统计,采访他人等实践活动,调查学校绿化的情况,并填入表格。2、针对学校现状,能提出一些意见,培养学生关心学校建设,争做学校小主人的意识。【活动方案】:活动一:1、小组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2、推荐一人代表发言活动二: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一、导入课题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2.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6中的口语交际。二、汇报交流1.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导学:落叶树是指寒冷或干旱季节到来时,叶同时枯死脱落的树种;常绿树是指春、夏季时,新叶发生后老叶才逐渐脱落,终年常绿的树种。2.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3.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4.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三、学写毛笔字教后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