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ID:893795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2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_第1页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_第2页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_第3页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_第4页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本土资源 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利用本土资源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利用本土资源提高教学实效——以武汉市初中历史教学为例    /杨晓娟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施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由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本土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它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条件所形成的历史教学相关的本地文本、实物、人力和信息化资源,是和学生实际最近的历史学习资源。武汉市可利用的历史教学

2、资源十分丰富,如博物馆、历史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本土历史教学资源,注重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也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组织参观博物馆,领略商周文化    易中天曾经说过,所谓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周文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涉及周文化的部分包括第4、第5和第8课。湖北省博物馆中有关周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实地参观学习,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上,教师可先明确参观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让学生在参观中

3、思考、讨论,并写写游后感,谈谈自己对周文化的认识。参观曾侯乙墓等重点文物,可以把学生对周文化的感性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让学生比较直观地领略周王室的强盛、周青铜铸造业的高超技艺、周文明的灿烂辉煌。这样带给学生的震撼感,相信要比单纯在课堂教学中,费尽心思设计教学情景所达到的效果要真实得多,好得多。这样的参观式学习,给学生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真实体会,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对于具体的参与学习,教师可重点设计以下三个部分让学生感知。    其一,对博物馆二楼A厅曾

4、侯乙墓展厅的参观与学习。虽然展示的墓室比实际的墓室要小,但学生仍然可通过直观感受和资料介绍,了解到墓主人的身份、陪葬品及墓室的规模。教师可先设计问题:墓中的棺椁使用的是何种木材?其贵重程度可以让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去参观和了解,相信那让人叹为观止的金丝楠木所造就的长21米、宽16.5米的墓室会让学生震撼不已。包括那些精美的礼器和乐器在内的数以万计的陪葬品,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殉葬制度。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曾侯乙墓主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周朝的分封制度。墓主人曾侯乙,姓姬,是战国时代曾国(今湖北随州枣阳一带)的一个叫乙的诸侯。根据郭沫若

5、主编的《中国史编》的说法:周朝在随国、曾国都有封同姓诸侯,而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这样学生就会对周的分封制也有明确的认识。    其二,对博物馆E厅编钟演奏厅的参观学习。在开馆期间,夏季每天有六场、冬季每天有两场复制的编钟演奏表演。让学生聆听美妙的音乐,零距离感受两千年前的中国乐队的恢弘。教师在参观前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编钟上的每一个钟可以发出几个音?为什么?(历史教学论文 ..)学生现场观看后,发现编钟每个钟可以敲出两个准确的音。原因则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其原理(经现代高科技检测,其发双音机制在于它的合瓦形状,当敲击钟是正面时侧面振幅

6、为零;反之,敲击侧面时正面振幅为零。这样,双音共存一体,又不会互相干扰)。学生带着如此神奇的体验,好奇心定然会被大大被激发,一定会自己去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他们会发现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所能演奏的音域与现代的乐器相比相差无几。这样,学生感受我国古代音乐的发达、感叹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中国的古代文化。    其三,对展厅的参观学习。展厅中的国宝还有青铜尊盘、鹿角立鹤、大尊缶等极其贵重的青铜器皿。其中青铜尊盘,以其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令人叹为观止。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程度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物上的镂

7、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教师可给学生预留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周朝的青铜器中没有两个器皿是相同的?学生通过探究就会发现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采用的是失蜡法(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样,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感受到青铜器的精美,领略两千四百年前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大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文化。    例子中出现的曾侯乙墓外棺、曾侯乙编钟、曾侯乙青铜尊盘都是被我国列入64件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这样尊贵稀有的教学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充分利

8、用这些本土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这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从三个目标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主题,写写读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