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

ID:8926093

大小:1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2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_第1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_第2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_第3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_第4页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论要点(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一、地理读物及期刊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主编:卢文石2、地理教学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主编:段玉山3、地理教育主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主编:李晴4、《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5、《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二、地理教学论的发展历程1、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特点:①这一阶段,对于小学地理教学的研究比较重视,而研究中学地理教授法的论著比较少见。②在初创时期,人们认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教师,只是教师的教,而学生,学生的学不属于研

2、究对象。2、地理教学法阶段(1922——20世纪80年代)1919年,陶行知先生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表明这一时期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的步伐。3、地理教材教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有人认为地理教学法就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著述,不够全面,并认为地理教材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在学科名称中,所以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4、地理教学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也无人问

3、津。文化大革命以后,很多学者认为“地理教材教法”的名称有失偏颇.又重新改名为“地理教学法”。5、三足鼎立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地理教育学、地理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2003年夏志芳教授主编《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具有标志性意义。总结:以上名称的变化反映了由单纯的研究“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由单一的研究“方法”发展为研究地理教学的“法则和规律”;由“具体的、操作性的功能”过渡到“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三、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重点)

4、1、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地理教学论,陈澄,上海教育出版社)2、地理教育系统(地理教育学,袁书琪,高教)3、地理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地理教学论,卞鸿翔等,广西教育出版社)四、地理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重点)——八要素说1、学生——核心要素、根本要素2、地理教学目的——基本要素3、地理课程——最实质性的要素4、地理教师——主导要素5、地理教学方法——较活跃的要素6、地理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要素7、地理教学管理——保障因素8、地理教学环境——重要但易被忽视的要素关系: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

5、互制约的。这八个要素就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五、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重点)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它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定义: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系统,揭示地理教学规律、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第一章地理学习理论第一节一、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1、一般来说,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2、学生发展的速度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也不是匀速前进的。(二)发展的顺序性:学

6、生身心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1、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周、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2、心理发展则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三)发展的阶段性:年龄特征。(四)发展的个别差异: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二、地理学习的心理特点(一)年龄差异1、学习兴趣方面的年龄差异①稳定性方面:初中生认识兴趣的稳定性差、可塑性大②兴趣内容方面:初中生表现为感到新鲜、猎奇、能够取乐的事例;高中生表现为责任性、探索性、求异性③层次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地理学习兴趣的

7、序列呈现由低到高的排列趋势。按照对地理知识的兴趣维度,兴趣可以分为“乐趣”、“情趣”、“志趣”的层次。2、学习能力方面的年龄差异初中生高中生空间知觉能力仍然较低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对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具有更大的选择性,更加注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识记方法意义识忆能力有了发展,但机械识记方法仍起很大作用较少单纯运用机械识记方法,更多来用意义识记方法逻辑思维能力较低;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的热情与倾向,但难免出现“幻想”与片面性概念、判断、推理能力明显有了提高,并且已具备对复杂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3、注

8、意与情绪方面的年龄差异初中生:注意力不如高中生稳定而持久,注意中的无意注意成分比较多。学习情绪强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高中生:注意分配的把握程度远高于初中生,他们可能几乎在同时听课、观图、作笔记。学习情绪不如初中生那么强烈,一般不喜欢举手发言,想表现自己,没有得到教师肯定的欲望,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热情也相对低落一些。(二)个体差异1、学习态度的个体差异:自觉型、兴趣型、被动型和厌学型。2、学习智力的个体差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