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

ID:8904481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1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_第1页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_第2页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_第3页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_第4页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本解读的“入”与“出” ──《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本解读的“入”与“出”──《语文课程标准》视野观照下的阅读策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的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求唯一正确有解,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失去了对多种意义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事实上,一篇课文,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多处意义。“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清?薛雪《一瓢

2、诗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此视野观照下,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对文本解读的“入”与“出”中得到提升。一、文本解读的“入”“入”即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交融。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字求其意,字索其旨,与文本息息相通。1.在阅读感悟中融合性解读。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学习规范的语文。“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独立地诵读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

3、的表情朗读表达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如在《五彩池》的教学中,教师学生交流诵读体会:师:我们先来交流第2自然段,谁先来?生:(朗读)“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开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生:满意)同学们听到了吗?五彩池神奇在哪儿?你怎么听出来的?生:我听出五彩池神奇在“多”,因为刚才他把“漫山遍野”这个词读得特别重。师:你的耳朵真灵。你们知道吗?藏龙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五彩池4000多个,多吗?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得已经很不错了,只是老师觉得他只读出3000多个五彩池,谁能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读出来?(指

4、名两个学生读该句)师:(评价)他读出了3500多个;不错,他把4000多个五彩池全读出来了。(全班齐读该句)这里,教师富有感召性的鼓动,形象的阐释使“漫山遍野”这一词语变得具体可感。“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如果直接把朗读技巧告诉学生,倒十分快捷,可以上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张田若先生说的“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此得到验证。2.在品字析词中探究性解读。提起语言的推敲,不难想起贾岛诗句“僧推月下门”(《题李凝幽居》)典故。袁枚《随园诗

5、话》说:“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精细阅读,乃古代之良好传统。品字析词强调“读”字,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深入,直至凿开顽璞,取出玉石。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草》时,善于引得学生品字析词,在领悟汉字的人文内涵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味。如教“一岁一枯荣”的“荣”字,于老师出示荣字的甲骨文,问学生“春天来了,山坡上长什么?山坡下长什么?”“坡上坡下都有草木,当然是一片茂盛的景色。学生理解得十分容易。教“春风吹又生”的“生”字时,教师先遮住“土”,又遮住“撇”,“像什么呀?”“一棵草从土里长出来。”“那为什么是‘春风吹又生’而不是‘春风

6、吹又长’呢?”“因为生的意思就是从土里往上长。”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体现了古诗教学的深入浅出,韵味无穷。再如教《曼谷的小象》,朗读“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银铃声”一句时,为什么用“飘”而不用“传”?一个“飘”字把铜铃声由远及近、晨雾的飘渺空灵、树林的静谧凸显得淋漓尽致,而“传”字就显得平铺直自。字斟句酌,涵蕴品味,人与文已融为一体。当然,探究性解读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建构活动,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式扩充知识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如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在网络中获取相关信息等,利于学生建构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利于学生在字斟句

7、酌中品味、赏玩、摩挲和沉淀,逐步形成语感。二、文本解读的“出”“出”即走出课文,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摆脱文章的约束,作冷静的评判。“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只有站在文本之外,超越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解读才更加深入。1.以认知结构为基点,倡导个性化解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自学习也是自主建构。前者的认识机制是同化,这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后者的认知机制

8、是顺应,它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绝对的接受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