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

ID:889604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_第1页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_第2页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_第3页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_第4页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  政策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政策的制定,但除了政策本身的科学性之外,政策还需要及时有效地执行。政策执行是解决政策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政策执行结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学者艾利森曾提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由此可见政策执行的重要性。政策执行若是出现偏差,将严重影响政策效能的发挥,以致政策问题难以解决。本文将对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实例进行阐述,对执行偏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

2、析,并提出建议。  一、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具体表现及实例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主要是指政策执行方在实行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施效果背离政策目标,且产生了消极后果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政策执行背离既定目标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政策实施后的民众绩效评价。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象征执行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过于注重执行的程序化,仅做表面功夫,对政策大力宣传,开始时阵仗颇大,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将政策真正地落实为实质措施。这种敷衍塞责的执行方式使得政策的效能

3、大大低于原定目标,最终使某些公共政策停留在表面。  以我国环保政策为例,2015年年底,世界气候大会在巴黎举行,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京津冀等地区却再度陷入重度雾霾。从我国现有立法及政策来看,多部法律法规及公共政策涉及雾霾污染。从国家层面来看,政策是科学高效的,然而在地方的具体实施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地方GDP,表面坚决拥簇环保新政出台,但实际并未让环保不达标的工厂和企业进行停业整顿,只是象征性地进行警告或是轻微处罚,导致雾霾仍蔓延在城市中,最终使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照搬执行  政策

4、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度的分析与深入的了解,自身对政策不够了解或认同,机械性地照搬中央政策。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主体没有将政策的基础精神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不够灵活主动,照抄照搬上级的政策内容,导致政策收效甚微,甚至浪费资源,起了反作用。  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关于农业产业方面的调整政策时,未对本地的全方位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不考虑中央政策与本地的切合度,盲目跟随其他发达地方的具体实施方针。结果,农民按照地方政府政策的要求种植作物,无法得到经济收益。地方政府政策失败,使民众认为国家政策

5、疲软。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替代执行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被换上与现行政策表面上一致而实质偏离的内容,这便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这是一种性质极为恶劣的执行偏差,因为其政策内容、性质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是突出表现。替代执行的原因除了执行主体因自身利益扭曲政策以外,还有执行主体价值观及对政策认知不同等复杂因素。近年来,替代执行也频频发生。  “土政策”替代国家政策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仅出现在地方政府,还常见于行政部门等。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推行扶贫政策,而有的国家级扶贫县扶贫干部面对金钱的

6、诱惑,变成了国家的蛀虫,打着“扶贫”旗号办实体、做项目,将扶贫款洗进自家的小金库。仅2004年至2005年一年期间,广西立案侦察贪污、挪用和私分救灾款、扶贫款和移民安置款等案件数量,就占到广西反贪案件立案总数的4%。扶贫政策在某些地方政府的暗箱操作下名存实亡,致使民怨沸腾,严重影响了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  二、公共政策制定后的执行偏差因素解析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重主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本身的科学实践性、政策执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政策执行期间的客观环境,都会对政

7、策执行结果有所影响。因此,若想政策执行发挥其既定的效能,分析偏差因素并加以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政策制定后产生执行偏差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策本身的科学实践性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根本因素,这在多个学者研究、阐述政策执行偏差原因中都有所涉及。许多政策无法达到既定的效果,难以推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自身的缺陷。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政策制定主体主观原因。具体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导致此政策本身的正确性无法确认;二是制定时各种利益博弈,政策制定过程

8、中制定主体受到各利益集团强压,无法找到利益平衡点,致使政策无力化,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政策实践性较弱。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并无问题,然而有时候实践起来却收效甚微,这是在制定时未考量好其实践性。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才能促使政策高效地执行,否则该政策最终将成纸上谈兵,隔靴搔痒。  (二)政策执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