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7278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0
《2011.12.08让语文充满智慧和快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语文学习充满智慧和快乐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中国民生银行2011年河南滑县、封丘县、甘肃临洮县、渭源县小学优秀教师培训班的老师们来到房山区五侯中心校,我们一起交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心得体会,在这里我首先对各位同仁、各位嘉宾道一声:大家上午好我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立足校情,着眼课改,在市、区、联片及中心校、完小五级教研网络中开展“小专题、大联动”的校本研究,教师们通过解读课标、研读教材、建构模式、推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深度交流、共同成长。一、解读课标。目前,新修改的课程标准即将颁发,为了尽快的了解课改动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进行,我们借助
2、被市课程中心确定为“课程改革教材实验基地校”的优势,找来新课标的电子版,组织干部教师个人自学、集体交流,并通过新旧课标对比研究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方向,同时我们还通过组织答卷测评、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教师们对新课标的理解。二、研究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听一些专家说这样一句话:“千法万法,钻研教材第一法”。所以说注重教材研读提高教学实效;教材研读是必需的,也是必须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减负增效的根本举措,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保证。课堂教学中必须兼顾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指导、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教师要做到这些,一定要有
3、扎实的基本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明了一个精彩亮相的瞬间,凝聚着平时的多少心血和汗水”。所以说研读教材是必需的,也是必须的。教材研读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教师要以不同的角色来研读教材①作为读者,揣摩作者的旨意②作为教者,体会编者的意图③作为学者,预设学生的情态④作为导师,设计学习的行程确定教与学的思路,思考这个思路如何落实其实教材研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始终,上课之前的自我阅读是前提,上课时的师生碰撞也是事实,学习之后的拓展延伸也很值得提倡,教材研读的动态就表现在这些方面。课堂上我们老师倾听、点拨、引领,每一项活动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有一些是落
4、实的落实,也一定会有生成的美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时刻都有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教材研读不仅指教师、也指学生。学生要读懂课文,必然要经历研读的过程,几点思考跟老师们分享。预习研读文本要尽力而为。因为一般地说,,大多数老师都是预习字词和读书,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预习内容,因此预习研读文本要尽力而为。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状况安排预习的内容,学生能做到那就做到哪。初读研读文本要有意整合。比如我们的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孩子能读懂一些内容,对读懂的内容,可能是零碎的,也可能是系统的,对于这些要有的整合,达到真正的整体感知。自探研读文本求粗略读懂。叶圣陶老先生说,
5、教材就是让学生是去揣摩,试着去理解的。他还说学生也能够粗略的读懂。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的语文课堂都安排学生的自读自悟,有的是针对重点段的,有的是针对全篇的,自叹研读文本不仅是形式上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追求自读自悟的效果,要力求叶老所说的粗略读懂。共议研读文本须梳理完善学生阅读之后老师要引导大家交流,学生也有这样的期待,自己读了,跟别人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有困惑还可以请教别人。我们老师也有这样的责任。给学生以提升。所以课堂上有共议交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生生的对话,师生的对话,还会有学生自己的发展共议交流后要进行梳理完善,看看有哪些收获,哪些启示
6、。拓展研读文本宜深广有度大语文教育观是这样要求的,在生活中学语文,课内外结合,拓展研读文本及深广有度。要强化学生的发展,要举一反三,就得先举三反一,但拓展延伸都不是随便的,要注意深度和广度的适当,话句话说,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加强了,所以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重视亲历阅读,实现深层感悟因为我们要教学生渐渐自己读懂一篇文章,必须亲身去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就获得一些不仅是读懂课文的方法和策略,就能悟出我们该怎么教学生,让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第一,亲历阅读要独立完成——解读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的情感、揣摩文本的表达等均要在独自的阅读过程中实现,不要在之前
7、或者过程中凭借他人的资料(包括教师参考用书)来达到。第二,亲历阅读要展开阅读的过程——作为教者的我们最好按照读懂课文的一般方法来进行:通读,了解写了什么;再读,看看怎么写的;细读,感悟这么写蕴含着什么;品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三、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研究(一)集体备课:在备课中我们做到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注重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特征;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4、体现开放性;5、坚持可行性。并且设置时点评价指标:1、教学目标;2、学习条件;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4、学生活动;5、课堂气氛;6、教学效果。(二)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教学
8、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