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

ID:8855131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9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_第1页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_第2页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摘要:文学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形似与神似在翻译界存在很大争议。形似是指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形式的相似。神似是指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尽量准确传达其文化意境和感情色彩,而不是仅仅表达出原文意思。本文以具体实例来探讨神似与形似两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形似与神似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取神似而非形似。  关键词:文学翻译;形似;神似;文化意境  文学翻译在翻译领域中占据重要部分,旨在再现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形似和神似之间的争议则是如何准确把

2、握文学翻译标准的重要因素。  傅雷提出了“传神达意,重神似不重形似”,也就是说当形与神不能两全时,应该“舍形求神”。矛盾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旨在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原文的艺术理念,,让读者如同阅读原文一样,得到一种审美经历,有所感悟”  文学作品是一种运用语言来创造的艺术,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相比事物情节叙述,艺术意境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艺术意境可以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感情。因此文学翻应该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将原作中的艺术意境人物情感充分传达出来,不仅要达到明白畅通,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还应使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时仍然能像读原作一样得

3、到美的感觉。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这并不代表形似不重要,其意思是说在两者不能兼得时,应取神似而非形似,如果形似神似能够兼备则更好不过。  以下通过具体翻译实例来说明神似即传神的重要性。  (1)首先我们以《春晓》一诗的两种译文对比说明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  春晓是一首古今传诵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前两句表现了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而后两句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以许渊冲和翁显良的译文为例。首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对仗工整,简洁明快,并押韵。较好的保留了原文形式,即达到形似。

4、但是每二句NotwokeuptillIhearbirdscrying.显得苍白无力,只是较客观的描述了当时鸟鸣的景象,却没有表现出春晓景象中的一片活力,虽然形式上与原文接近,但却未能传达原句意境,使读者感受不到春天的一片生机盎然。但是后两句较为精彩传神,尤其最后一句,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准确传达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哀怨及遗憾。  翁显良译诗的方法别具一格,他比较主张神似,他认为译诗最重要的是传达意象,而不必太模仿句法句字。所以此诗的整个译文均未遵照原诗句法,但却传神达意。尤其是第二句‘Allaroundmeth

5、ebirdsarecrying,crying’虽没有按照原文句式进行翻译,但与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相比,更能传递原诗意象,让读者准确感受到诗人对于眼前这一片生机盎然所流露的喜悦之情。  (2)再以滁州西涧为例:  此诗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以WitterBynner和林同济的译文为例。Bynner用“tendergrasses”没有传达出“幽”这个意境,并没有将“独怜”翻译出来,因此也未能将恬淡的

6、胸怀翻译出来。“春潮带雨晚来急”译为“Onthespringfloodoflastnightsrain”较为平实,没有将“急”译出,未表达出此句想要表达的动感,没有衬托出动中有静。“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意境,Bynner将其译为“Theferry-boatmovesasthoughsomeonewerepoling”,表现出的是却是一种动态的景象,与荒凉寂静不相符合。  林同济将“独怜”译为“Ilikebest”,表现出了诗人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用“secluded”贴切的译出了“幽”。将“深树”译为“Fo

7、liagesothick”,与Bynner的“deepboughs”更为传神。Aboatfloatsathwarttheferry,notasoulseen也衬托中了荒凉的景象。总之,林同济的译文无论在传神达旨,还是在节奏意境方面都很出色,将原诗描述的一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象尽显眼前,将诗人的内心思想和原诗的神韵准确的传达给译诗的读者。  (3)接下来以毛泽东于1961年所写的“为女民兵题照”一诗为例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该诗朗朗上口,描述了女民兵在操练场上豪迈矫健的英姿,赞美

8、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此诗传神写照,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以辜正坤和许渊冲的翻译版本为例。辜正坤先生的译文用Valiantandheroic翻译了“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