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

ID:8794898

大小:1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_第1页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_第2页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_第3页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改革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湖南县域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也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活力不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体制障碍。文章首先阐述了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最后提出了破除体制性障碍,保障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障碍;改革措施;地方财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3-0007-03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动力。但

2、是我们在看到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湖南省县域经济中仍然存在的诸多  不足。  1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整体发展水平偏低  近年来,湖南省县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县域经济的均量大幅增长。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全省县域完成生产总值12971.8亿元,较上年增长14.2%,占全省总量的66%。县域财政总收入821.97亿元,较上年增长34.7%,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3.4%。人均GDP达23227元,增长23.5%。  虽然我省县

3、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整体发展水平还偏低。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人口规模平均为83.12万人,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475.64亿元和29.04亿元,人均GDP为64070元;而湖南县域经济20强县的人口规模平均为77.89万人,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为276.1亿元和11.6亿元,人均GDP为34533元,分别只及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93.7%、58.0%、39.9%和53.9%,经济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数。  1.2经济强县不断崛起,但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湖

4、南省经济强县不断崛起。列入县域经济考核范围的97个县市区,累计已有29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市、区)行列。2011年强县(市、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22.01亿元,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533元,是全省县域的1.5倍;长沙、浏阳、宁乡、醴陵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分列18、64、68、  98位。  但是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较为突出。目前,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长株潭核心区域、湘南区域、环洞庭湖区域、大湘西区域四大板块。2011年这四大区域总人口分

5、别为1373.6万人、2077.69万人、1553.23万人和1591.08万人,实现GDP总量分别为8320.62亿元、4892.81亿元、4594.31亿元和2403.99亿元。长株潭经济区以最少总人口数,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其他三大板块的1.7倍、1.8倍和3.5倍。在全省97个县市区中,GDP总量最大的长沙县为789.95亿元,总量最少的古丈县为12.90亿元,两者相差61.23倍。  1.3产业结构稳步升级,但还不够优化  湖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稳步升级。2011年三大产业结构18

6、.0∶50.8∶31.2,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但与同期全国三大产业结构10.12%∶46.78%∶43.10%相比,湖南省县域产业结构中,一产业比重仍然过大,高出5.88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较低,低出10.9个百分点。而且在湖南省县域经济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占的比重又很大,产品异质性不强、产业趋同、科技含量低,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2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分析E

7、EG开户www.eegpingtai2.comiyd  造成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活力不足、动力不够,而制约活力和动力的是现行的经济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1“市管县”管理体制抑制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从20世纪80年代始,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管县”体制,解决了社会转型初期行政区和经济区的磨合问题,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市管县”体制规制下,县级政府的决

8、策需逐级申报、审批,因此有可能延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其次,“市管县”体制下会造成县域经济资源在无形中流失,不利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最后,“市管县”体制导致市县争利的情形时有发生,并且最终都以牺牲县级利益终结,不利于县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所以这种体制本质上是“重城市、轻县域(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抑制了县域的发展。  2.2地方财税体制引起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  一方面,现行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税收上交比例很高,导致地方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