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

ID:8759542

大小:1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6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_第1页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_第2页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_第3页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_第4页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中医学发展简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学萌芽和奠基时期中医学萌芽时期(远古~夏.商.周.春秋~公元前476)项目内容意义导引模仿动物动作和人类劳动最早的练功的形式药物植物药源于食物充饥药物学的起源动物药源于货物动物食品矿物药源于采矿和冶炼针灸针法源于砭石的产生针灸学的起源灸法源于火的运用外治法源于用泥土、香灰、树叶等敷裹伤口等的做法外治法的起源中医学奠基时四黄帝《素问》《灵枢》各九卷组成,成书于西汉。1、注重整体观念。2、运用阴阳五行学现存第一部医书。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医学经验进期(公元前476~公元265年(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封

2、建社会大内经说。3、重视脏腑经络。4、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5、注重疾病预防。行总结,标志中医学基础理论得到初步奠定。经典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3卷,疑为扁鹊所著。以基础理论为主,分析了一些病证。一至二十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1.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2.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在《内径》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神农本草经1.365种药物:植物药252味、动物药67味、矿物药46味。2.分上

3、中下三品:上品:120味,养命以应天(君)中品:120味,养性以应人(臣)下品:125味,治病以应地(佐使)3.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我国药物学的知识。是现存的第一部药书。伤寒杂成书于东汉末年。以六经辨证辨伤寒。以脏腑辩证论述内科杂病。在临床上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病论《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共载269首方,使用214味药。附表1:此时期其他代表医家和著作代表医家著作学术特点扁鹊已失传《难经》?1、精通望、闻、问、切,尤以望诊

4、和切诊著称2、精通内、外、妇、儿、老各科,随俗应变3、反对巫神。淳于意“诊籍”1、创造“诊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2、记载了20肿脉象,这是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3、指出练服五石的危害4、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华佗已失传1、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2、首先应用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有重要地位。3、在内科方面,坚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4、提倡积极的体育锻炼,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这是古代的医疗体操,也开创了运动仿生

5、学的先河。附表2:此时期其他知识要点1.董奉(220-280),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医”。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对所治愈病人轻只要求在其住宅周围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日久郁然成林,董氏每于杏熟时于树下作一草仓,如欲得杏者,可用谷易之。重奉以所得之谷赈济贫穷,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学家,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2.马王堆汉墓医

6、书1972~1974年,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汉古墓,其中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大批帛书和竹木简,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及医学。主要内容包括: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早于《灵枢·经脉》《五十二病方》:约1万余字,分52题。帛画《导引图》: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竹木简医书:包括:《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二.中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项目医家著作内容意义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医学理论的提高王叔和《脉经》第一次总结、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内容:脉诊、

7、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辨证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①确立寸口脉法;②归纳脉象24种,规范脉象名称③阐述不同脉象临床意义,脉证统一不足:①体例不够严谨②“王脉、相脉、囚脉”——唯心色彩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12卷,128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①系统整理人体腧穴:349个(双穴300个+单个49个)②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③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④总结了针灸的临床治疗经验、按病论穴⑤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又为后世针灸的发展,提

8、出和建立了规范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共50卷,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反映了我国7世纪时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①对疾病的记载广泛而详确;②在病源认识上颇具科学性;③对症候描述细致而准确。方葛洪《肘后方》3卷(常见病、急病及其治疗)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最早描述天花病、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