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

ID:8758216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6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_第1页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_第2页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复习(专题讲座)考前指导虽然高三有数不清的习题、试卷,大大小小的考试接踵而至,在成功与失败面前你都要镇静,它们毕竟不是决定你命运的高考。考试,只是为了给你提供一个查缺补漏的机会,你要正确对待它的成败。我想告诉你:在你最烦躁,最痛苦,最不知所措的时候,只有你父母才是你最可信赖的朋友——高三,我们不需要代沟。听一听他们对你的期望有多高,和父母一起给自己一个最合适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你要告诉他们:“我会尽全部努力去拚。”但如果你的父母对你要求过严,给你的压力太大,请你理解他们。尽全力去喜欢你们的老师,不要因为他

2、们批评过你而对他们怀恨在心或者产生偏见,走过高考,你就会知道,和你最亲,最令你怀念的将会是伴你走过高三阶段的老师。请大胆的走近他们,向他们提问题,和他们谈学习,谈状态,谈考试,……你将受益无穷。高考是一座桥,刻苦的人走过它,走进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高考是一架梯子,有志者攀上它,踏进人生一个新的境界;高考是一次挑战,勇敢者带着微笑走进考场,把自信写满考卷;高考是一次角逐,失败者被淘汰出局,而成功者将开始新的征程。十二年磨一剑,锋刃未曾试。探索性问题高考分析、题型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称为存在性问题。

3、它是活跃在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一种题型,由于此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要求解答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敏锐、推理严密、联想丰富等多种素质。存在性问题的结构分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探讨研究的对象是否存在或能否存在;另一方面要严格论证探讨的结论正确与否,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常常涉及众多的数学方法,如反正法、特例法、数形结合法、命题转换法、分类法等。解存在性问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认真审题,明确目的,审题就是把题中涉及的有关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方法尽可能

4、地进行联想,以获得最佳解题途径。(2)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提高准确性,即做到不漏条件,判断准确、运算合理。(3)开阔思路,因题定法,存在性题目,解题无定法,只有在分析命题特点的基础上,联想并利用与之有关的概念,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情形来处理。结论探索性问题是指题目中结论不确定,不唯一,或题目结论需要通过类比引申推广,或题目给出特例,要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一般结论。例1设正数等差数列{an}与正数等比数列{bn},问是否存在实常数a,使an-a1=logabn-logab1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例2设例2设f(t)

5、=t+(4t2+tn+14)i(tR,nZ)问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复数t(t)A,其中A={z

6、

7、z+2i

8、,zC}例3设a,b是两个实数,A={(x,y)

9、x=n,y=na+b,n是整数},B={(x,y)

10、x=m,y=3m2+15,m是整数},C={(x,y)

11、x2+y2144}是平面内点的集合,讨论是否存在a和b使得(1)AB,(2)(a,b)C同时成立?例4若关于x的不等式loga(的解集中只有两个整数元素,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条件探索性问题直问题中结论明确而需要完备,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的题目,这类问题大致又可分为三

12、种情况:其一是某条件未知需要探求;其二是条件不足,要求寻求充分条件;其三是其中条件多余或有错,要求排出多余条件或修正错误条件。对于需要完备充分条件的条件探索性问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其一模仿分析法的格局,将题设和结论均视为已知条件,分别进行演绎推理,并注意有机地柔和,相互掺入,向着一个方向进军,最后推导出需要寻求的条件。其二,借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设出题中指定探索的条件,并将此假设作为已知,结合题设条件,列出满足结论的等量关系式(函数式或方程式),通过解方程求极值找出满足结论的条件。例5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13、斜边的平方,这是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试写出直四面体中的类似命题,并给以证明。由上面各例可以看出:在解结论探索性问题时,我们必须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解此类问题时,应注意灵活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数形结合、类比联想、分类讨论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没有确定结论的问题,我们应由浅入深地多角度进行探索,力求得到比较有意义的结论。欢迎各位同学提出改进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