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

ID:8690221

大小:11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4-05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_第1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_第2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_第3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_第4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稻草人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重难点分析:wWw.Xkb1.cOm教学重点: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2、下列问题:(一)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二)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二、抓飞蛾→突出善良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一)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二)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三)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四)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五)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一)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

3、”,“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二)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三)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四)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一)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二)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四)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想一想:《稻

4、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三)课堂练习。XkB1.com1.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2.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板书设计:稻草人稻长新穗高兴小蛾产子惊恐警告无效愁闷吃光稻叶痛心(尽职、忠诚、善良)    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

5、文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6、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

7、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①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