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

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

ID:8576303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1

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_第1页
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_第2页
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教科版九上《等效电路》word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号:25主备人:_陈志高_初审人:程兴贵复审人:肖永彬授课人:第周星期第组学生预习评价:整理评价:6.3等效电路(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2.归纳整理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3.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决串联并联电路的简单问题。(二)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电压特点是,公式分别表示为,。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电压特点是,公式分别表示为,。3.如果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一起作用的,这个力就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三)合作探究1.等效电阻的定义:若一个电阻所起的作用,与电阻所起的作用相

2、同,那么这个电阻就是那些电阻的。二者是从上比较的。知能点1电阻的串联(1)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与电路中分电阻的大小关系(书p85图6-3-1)提出问题:两个或者几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分电阻是大些还是小些?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故总电阻应该比各个分电阻大些。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参照教材(p85图6-3-1)所示,接通电源读出数据,算出R1和R2串联之后等效电阻R=,将R跟R1,R2的值进行比较,看看R跟R1和R2有什么关系?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是,公式表示为。(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

3、的等效电阻1.串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理论推导。假设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电阻R1、R2串联之后的的等效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推导)结合教材p85页图6-3-2所示。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公式表示为。2.推论一: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1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R=。推论二:几个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比串联的每个电阻的阻值(填“大”、“小”),原因是电阻串联起来后,相当于。3.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说明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比。知能点2电阻的并联(1)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与电路中分电阻的大小

4、关系(书p86图6-3-4)提出问题:两个或者几个电阻并联之后的总电阻比参与并联的各个分电阻是大些还是小些?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几个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故总电阻应该比各个分电阻小些。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将已知电阻的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和I,用欧姆定律算出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将R的值与R1,R2的值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关系?a.请在下面方框内图中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b.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是,公式表示为。(2)理论推导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1.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理论推导。假

5、设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2,电阻R1、R2并联之后的的等效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推导)结合教材p85页的理想探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公式表示为。2.推论一: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1并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1/R=。推论二:几个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比并联的每个电阻的阻值(填“大”、“小”),原因是电阻并联起来后,相当于。3.两个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说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之比等于经过这条支路的电流的比。(四)当堂检测1.12Ω与18Ω的两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5个6Ω的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为,个12Ω的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

6、为60Ω。2.将2Ω与3Ω的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5个10Ω的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为,个12Ω的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为3Ω。3.在一个串联电路中,已知两电阻分别为3Ω,5Ω,问:经过它们的电流之比,电压之比。4.在一个并联电路中,已知两电阻分别为2Ω,6Ω,问:经过它们的电流之比,电压之比。(五)课堂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