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

ID:8562941

大小: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1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_第1页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_第2页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_第3页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_第4页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教育研究的语言哲学路向潘庆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语言哲学之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与贡献,表现为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语文本体的结构-存在论、语文教育的功能-价值论与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从语言哲学的视角阐述语文教育的上述三个层面,必将把语文教育的哲学研究带入进一个开放而广阔的研究视野。关键词:语言哲学;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语言哲学作为20世纪哲学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无论是其解构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摧毁性力量,还是其从现象学的立场重构生存论哲学的思想突破,都极其有力地拓展

2、了人类思辨理性的疆界与空间。从语言哲学所敞开的无限视域来反思与辩护语文教育,将极大地扩展语文教育的学术视野,提升其哲学研究的层次与境界,促进语文教育研究的真正“哲学”转向。语言哲学之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与贡献,概言之表现为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语文本体的结构-存在论、语文教育的功能-价值论、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语文本体不是一种单纯的交际符号和思维工具,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个体)精神架构和文化历史(个体)的存在与表达方式。语文的本体论研究必须打破传统观念中单一的“物质化”本体论范畴,把

3、语文本体放入个体、历史与文化的各种互动关系和作用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描述12。语文本体不仅具有从逻辑的角度进行结构分析与把握的可能性,而且从本质上还呼唤研究者从人的存在的语言性角度展开语文的对话过程,敞开语文的历史与文化空间。因此,语文本体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超验的彼岸世界,而是开放的、发展的、经验的、与人的存在在本质上相关联的无限敞开的澄明世界。同样,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观察,语文教育的功能-价值论的研究应当以语文本体的存在论为基础,超越工具主义的有限视野,站在精神生成与表现、文化存在与创造、历史对话与再生的高

4、度,激扬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确立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释放语文教育的多维功能。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再来看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在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中,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更多是从语文教学的程序与方法的角度进行分类与建构,更多地关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技术和技巧。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的构建必须超越“形而下”的技艺局限,把语文教育过程与方法纳入个体存在与发展的视域,从语言与存在的同根性上揭示语言作为个体存在方式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发展性,即语言学习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客观世界镜像

5、的精神孤立化过程,而且是个体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超越精神的孤立化,在“诗”的语言的引领下进入存在的场域获得历史与文化的居住权与话语权的精神敞开与澄明的过程。因此,从语言哲学的视角阐述语文教育的本体结构-存在论、功能-价值论、过程-方法论,必将把语文教育的哲学研究带入进一个开放而广阔的视野中。一、本体论:反思与重构12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向来存在重方法轻本体,重效用轻理据、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因而,作为语文教育研究最关键的核心词“语文”,历来说法各异,归属不一。本属哲学层面的语文本体论问题,常常被研究者无意识地放逐

6、贬抑到技术规范领域在形而下的层面进行姓氏名谁的争论。研究者的着眼点仅仅是给语文教学找一个“名正言顺”的依据,因而才会出现语文姓“语”还是姓“文”、学“文”还是载“道”,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的争论。可以说,语文本体的晦暗不明与变幻不定,一直是引发语文教育理论分歧与纠纷的首要原因。客观地讲,语文本体论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感觉对语文太熟悉太了解以致不以之为问题而擅发议论,造成对语文一词学术性解释的遮蔽,似乎这已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既定事实。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已经深深地意识到语文一词

7、的身世辗转变迁之谜而又苦于找不到解析透视的方法和锁钥,只好姑且论之。毕竟,语言哲学作为理论系统输入我国,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事情,且是作为一种专门哲学引入的。因而,要从哲学的角度把握语文的本体,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需要一定外部条件,而且需要研究者具有时代的眼光和敏锐的学术直觉。以语言哲学的观点和立场审视汉语文本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首先,汉语文作为目前唯一仍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古老的活文字,无论是形体还是内涵都经历过许多重大变革。时间的距离与空间的断隔使得汉语文的古今字形字义都

8、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其历史变迁深刻地规约着汉民族的深层思维范式的演进,隐秘着汉民12族的情感与审美基调。它不仅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而且孕育了汉民族的丰满而刚健的文化性格。对这种历史空间跨度如此之巨的语言的把握,仅仅从西方意义上的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解析概括,只能得其形似,难以达其精髓,这是我国近百年汉语研究的基本共识。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汉语文的本体,是超越单纯语言学研究视野,把语文本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