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

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

ID:8463388

大小:28.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28

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_第1页
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_第2页
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后感读李镇西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有感松陵高级中学彭庾鸿李镇西,以前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因此没有认真地阅读过他的文章,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他的随笔丛书《教有所思》,感悟很深。他原长期担任中学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现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他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已在多家报刊发表教育文章。这本《教有所思》是他的一些随笔,其中有他对当前一些教育现象的独特见解,也有他对自己教育生涯的难忘回忆,也有他对教育先辈的深切怀念……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但无不显示出他对教育工作的无比热爱,以及对社会发展和学校

2、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的不断思考,甚至通过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点讨论与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教育。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也是一个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人。《教有所思》全书内容以教育随笔的形式分为六辑:第一辑:边教边想;第二辑:胡言乱语;第三辑:恩师难忘;第四辑:心动时刻;第五辑;说语论文;第六辑:凝视窗外。选定这本书,有以下几个原因:1.从“追星”的角度:近几年我心绪的选择,逐渐由昔日追求时尚中歌星、逐渐转变到近来追求一种有文字力量和思考的教坛名师。工作外,我喜欢上选择了言语有“抓人力量”的教坛名师。2.从理论的角度:一向以来,

3、我讨厌社会上所谓的学者、教育家那一套套花花绿绿无比繁琐、僵硬枯燥的理论。当你读了他的书后,心灵沉淀的不是新的收获,而是更多的迷惑和痛苦。但在李老师的书中或语文课中,理论是“灰色”,他的语言沉淀的是质朴通俗、亲切儒雅、机智深刻。3.从本书的角度:本书的内容透视广而实在。反映的是教育中有关读书、写作、亲情、师生情、人生边缘的思考等等。把“教育”这一话题,融入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真实故事中,凸现了现代教育应人性化的特点。使人能开阔眼界,沉淀思想。因此,我认为:认真读完这本书,定能使自己更深一步了解李老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我个人的教育认识和教

4、学方法一定有着巨大的帮助。在众多的李老师的随笔中,我对“也说教不好与不会教”一文印象较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我们教育界已是人人皆知,因为已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争论。这句话最早是由老教育家陈鹤琴所说,李镇西认为陈老当初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和信念,和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句话的真理性在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换句话说,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李镇西又提出:现在一些教育者——特别是一些担负一定领导职务的教育者,把这句话当成教训老师

5、的“绝对真理”。于是,便引起了争论。到底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镇西的回答是:“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理想,只差学校教育这一环时;第二,“好”的标准不是一个绝对量化的标准,而是针对每一个具体学生,让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说“有”,是因为在现在的评价背景下,即使老师“会教”,可“教不好”的学生仍然大批量地存在。我比较赞同李镇西的观点,我们应该正视学生智力上的差异,而不应该回避不考虑。那么,我们该做的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等生,也不歧视学困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6、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而不是单纯的从“教不好”或“不会教”来进行简单评价。李镇西还认为,我们教育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另外,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家庭与社

7、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确实,在曾经大量关于“教不好”与“不会教”的争论中,面对一些我们“教不好”的学生,我们也曾怀疑自己“不会教”,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我们的工作做好,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最终没有被“教好”,我们也问心无愧。 李老师对教育是如此热忱的投入,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的批判反思精神是他成功的基石。“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教育千万不能以损害学生的尊严而去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

8、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我感悟道: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既要勤奋踏实,又要勤于反思;既要把爱献给学生,又要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既要严格规范学生言行,又不能践踏学生的自尊性来达到所谓的教育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