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460471
大小:80.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3-28
《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 王财贵教授著 宏愿的落实—代序敬告读者第一节‘读经’问题之出现第二节读经之意义第三节成人读经之基本理论第四节成人读经的具体方法第五节儿童读经之基本理论第六节儿童读经的实务之一:(教材问题)第七节儿童读经实务之二:(教法问题)附录二:媒体报导选录(一)附录三:媒体报导选录(二)附录四:媒体报导选录(三)附录五:媒体报导选录(四)宏愿的落实—代序 41王财贵兄推广儿童读经多年,我在友人口传及媒体的报导中得知他的抱负与理念,除了佩服他的眼光与毅力,也十分欣赏他的看法与做法。但总觉得可惜:
2、他的理想只在社会上推广,没有计划性的进入学习环境最好的学校。及至去年(民国八十三年)八月,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延聘他来任教,我并请他在语文教学中心擘划儿童读经的业务,主要的对象便是本院辅导区内的学校。他从此便更忙碌,四处奔走,苦口婆心,为他的推广读经大业而努力。 财贵兄推广读经,有人热心支持,有人冷漠,也有人反对。反对的理由之一,是‘儿童背诵妨害理解’。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记忆与理解是人类心灵的两个认知能力,不但可以并行而不悖,而且可以相辅相成。进一步说,记忆力更是想像力的基础。而背诵经典正是训练记忆
3、力的好方法。反对理由之二,是‘读经会使儿童的负担过重’,这是对读经不了解所产生的忧虑,儿童读经并没有固定的进度,又不要求他了解内容,只像‘小和尚念经’,能够琅琅上口就行了。儿童有极强的记忆力,只要方法正确,肯背经典与记广告其实没有多大的差别。以上这些理论,在现代的知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都已说得很清楚,有待我们去精读而已。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能思考、能创造的,往往也是博闻强记的人,各学科各行业莫不如此。而受到财贵兄的影响,辅导儿童读经的老师也指出:读经的儿童,功课不但没有退步;相反的,有进
4、步。尤其是说话及作文的能力进步最多。 不论在理论或实例,都说明财贵兄读经的理念值得支持,值得大家共同来推行。当然,今天的知识发展极为多元,我们不会固陋的说‘读经万能’,也不会认为只有读经最重要。我们要强调的是读经适合儿童的心灵,它至少对儿童的语文能力很有助益,我们要肯定它的效益,不能以一己的成见剥夺了儿童应有的学习权力。 41财贵兄以他多年推广读经的心得,编印了这本《儿童读经教育指导手册》,由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与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学中心共同发行出版,经费则由全国电子专卖店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提供。由社会
5、各界的支持与赞助,使我们觉得读经风气的推广吾道不狐,希望由儿童而成人,从点到面,使它蔚为巨大的风气,让经典的永恒性与规范性,启迪当今的社会,提供人生的指引,这不但是财贵兄的大愿,也是社会之福。 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 兼语文教学研究中心 主任黄盛雄 敬告读者王财贵 儿童读经——参酌古典教育 再造文化人才 财贵案:本手册是由关怀社会文化教育者所捐助印赠的,预备在三年内,发行十万册,可免费供应各界需求者,其旨在广为宣导‘儿童读经教育’理念。希望您看过后,如有所感,认为可以介绍
6、给他人看,请您计算需要数童,来函或来电索取,以分赠之。我很感谢捐印者,也很感谢您的散播推广。 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什么是‘经典’?又怎么‘诵读’呢?而且又何必强调‘教儿童’去读呢?在现代的社会中,这是颇为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其实,这是吾人祖先所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既一举而对个人与社会有多种利益,又合乎人类学习心理的自然发展。适当地恢复读经教育,是中国现今教育的新尝试与新希望。 41吾人所推广的‘儿童读经’理念,包含三个重点:从教材方面说,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7、’;从教法方面说,就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从教学对象说,则以儿童为主。这样的教材是重要而现成的,这样的教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又正好配合儿童的心灵发展而施教。所以从一开始,吾人即相信这种教育是其有深远意义,而且又很容易推广开的。 我个人思考此问题已二十五年,家庭小规模实验也已十年以上,长期地从理论与实际两面证实其可行,才正式在社会上‘推广’,期望激起风气,普遍施行。目前的‘推广’工作,最主要的办法是用讲演的方式宣说观念,并鼓励有心人士开班教学。这两年来,据我记忆所及,大大小小约有四、五十场演讲,听讲者约
8、三四千人,而整个台澎地区,现在大约有两百班,合计五千余位小朋友正接受‘读经’的教育。而且此风气有日益扩大之效,依我预期,在两三年内,全国至少应有十万个小朋友接受读经教育。若持续其效应,则将是五四以来最大的文化运动,而这却是重新回归文化本位的运动。回归文化本位,不是顽固,也不是墨守,而是希望保住自我传统的活力,以求更有能力深入了解他人的文化,吸收消融,两相综合会通,为人类创造更充实的文化。 由于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渐次复苏,认同并希望进一步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