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2115
大小:39.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4-09-04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淮北一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1次月考历史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史墨在筮占实践中推究人事变化规律,提出“火胜金”“水胜火”之论;战国时期邹衍以五德(金木水火土)相胜之说解释王朝更替;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将“五行”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这些思想()A.传承了“敬德保民”的为政理念B.反映了思想分化的社会现实C.彰显了对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探索D.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2.中华文明与世界上诸多文明不同,“中土素无国教矣”。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辨析名理,察于人文”,由是“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这表明,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之一是()A.重视现实生活实际B.农工商政和谐共存C.崇尚天人合而为一D.思想文化兼容并包3.《孟子·滕文公上》描述井田制时指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所谓的“私事”应是指()A.耕作产品归耕作者所有土地B.耕作私有土地C.处理诸侯国或家族的内部事务D.从事娱乐活动4.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约十二万人,这些户皆是编户。这些人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据此可推知,汉武帝时期()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B.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传播C.海南移民以民间移民为主D.完善了海南的基层管理5.六朝时期,江南世家大族、高官和文人士大夫喜好到深山中探寻美景。而到了唐朝尤其是中唐以后,苏州的太湖、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则成为江南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的进步B.经济重心的南移C.坊市制度的变革D.国家统一的实现6.公元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学生为官员子弟,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D.采用儒家思想培养官吏7.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表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技击观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健身观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意境观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台、物我两忘抱拳礼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8.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巨大利润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9.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10.19世纪初,洋钱在中国普遍用于缴纳赋税、日常开支、书画金石交易、金融流通等领域。1822年,朝廷饬令广东督抚与海关监督严行查禁白银出洋。这一消息传到江南,被演变为官方禁用洋钱的谣言,洋钱价格随之大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外贸易仍有一定发展B.外来货币干扰中国商品市场C.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D.闭关自守政策已被朝廷放弃11.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在翻译“science”时,主要引用儒家经典中的“格致”,少数人借用日语中的“科学”。到了1915年,“格致”在这一翻译中基本消失,“科学”成为定译词。这一变化反映当时中国学术界A.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B.彻底抛弃儒家经典C.放弃中体西用的原则D.理性认识西方文化12.古代埃及赫拉康波利斯100号墓建造于涅伽达二期晚期(距今五六千年),动物陪葬逐渐终止,但狩猎、驯服动物等活动作为贵族生活标志逐渐成为墓葬习俗和仪式的一部分,其象征内涵也作为文化记忆渗透在各种与王权相关的仪式中。这一变化()A.丰富了国家的治理手段B.促进了王权和神权结合C.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发展D.深化了文化图腾的内涵13.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A.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B.鼓励人的多元发展C.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D.形成全民教育体系14.在拜占庭文化中,《荷马史诗》的诗篇和寓意被基督教神学家改造,其故事失去了多神教的色彩,着重传达了基督教的信念,基督徒的价值观也被植入其中。这反映了A.基督教文化根植于古希腊的文化之中B.古希腊文化是拜占庭文化的重要来源C.拜占庭帝国统治者重视本国文化发展D.基督教的发展不利于希腊文化的传承15.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人很难买得起钟表。19世纪初,因大规模生产,钟表从“奢侈型”转向“实用型”。工人生活稍有改善会优先买表,兰开斯特织工大都有表,曼彻斯特工人也须臾离不开表。工人生计不好时,还可以将表卖掉或典当。由此可知,工业革命时期()A.钟表制造业成为英国的新兴行业B.钟表规范了生产生活的时间秩序C.钟表是工人经济地位提高的标志D.钟表具有较高的保值和升值功能16.1803年,英国约克郡西区织出的呢绒只有1/16是产自资本家经营的大工厂,其余的约有43万匹则是由老板兼工匠在作坊里织出的。根据1831年英国议会的调查,该年英国工厂工人为404,317人,手工工人为1159,867人。这体现出该时期英国()A.急需大力推进蒸汽机的普及B.工业经济组织呈现出多样性C.手工生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D.工厂制难以适应经济的需求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17题18分,18题20分,19题14分,共计52分)17.【中华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它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打破。——摘自严文明《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战国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存在着差异。秦始皇有汇合地域文化的理想,但并没有成功。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确立了儒家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汉统治者主要实施政治、法律和思想文化的儒家化,代替了秦代的法家化。唐代除实行科举选拔人才外,还重视思想文化的内外交流,以及境内各民族交融所产生的文化创造力,促使儒、佛、道的融合,将中华古代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两宋时期,伴随着皇权强化与选官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上书院制的成熟,中华文化更加深化。——摘编自张岂之《试论中华文化何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文学作品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创作中,中国人物形象是正面的。1599年,理查德发表了《航海全书》,对中国的税收、政府机构、农业经济等进行了介绍,还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阐述研究。1657年,威廉·坦普尔创作《论英雄的美德》,重点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将孔子的哲人形象在西方进行宣传,使孔子在西方成为大众人物。17世纪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瓷器等传入英国,英国兴起了中国风,英国的普通建筑也采用中国园林建筑的样式进行构建。到了18世纪,依然有格尔斯密的《世界公民》表述了对中国文明的赞扬,称赞中国有非常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摘编自王爽《近代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变迁》材料二1795年,斯当东出版了《英使谒见乾隆记》。他以马嘎尔尼使团在华经历为“根据”,向欧洲展示了一个“几百年或上千年都没有进步”的“泥足巨人”的形象。中国“商人欺骗,农民偷盗,官吏敲诈勒索他人钱财”,“他们禁闭妇女、残杀婴儿、残酷、胆怯、肮脏,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1873年,沙俄政客巴枯宁首次提到“黄祸论”,他相信反基督势力必将从亚洲出现,宣称中国是“来自东方的巨大危险”。1895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开始在公开场合提出“黄祸”说法,认为“一旦千百万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在“黄祸”声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排华浪潮。——整理自马建标《冷观近代西方“黄祸论”》(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欧洲“中国热”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在西方的形象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所谓“利玛窦规矩”,一般是指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时实行的“文化适应”中国或“本土化”传教策略,具体则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在传教过程中实行的那些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教方式,如认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祭孔祭祖不是偶像崇拜、允许中国教徒祭祖、因地制宜的改革天主教圣事礼仪以适应中国民俗风情等。如果从更大范围来考察利玛窦所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教策略的话,我们也可以将耶穌会的“上层传教”策略,包括“附儒易佛”和“科学传教”等方面的内容概括进广义的“利玛窦规矩”之中。——摘编自任婷婷《天主教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衰》明末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利玛窦规矩”的形成进行阐释。第5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