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

ID:83569105

大小:541.9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3-10-30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5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6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7页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大厦建立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笛卡尔发现了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B.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伽利略依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实验和“理想实验”得出惯性定律D.伽利略通过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研究发现了落体运动规律2.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通过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来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起立过程中人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起立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3.两个大小相等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那么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B.10NC.20ND.10N4.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伽利略手稿中记录了一组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实验数据,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及逻辑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各式哪一个是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12345678时间/s 32130298526824119216002104距离/tA.B.CD.5.如图所示,在注满清水的竖直密封玻璃管中,红蜡块R正以较小的速度v0沿y轴匀速上浮,与此同时玻璃管沿水平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红蜡块通过坐标原点O开始计时,直至蜡块运动到玻璃管顶端为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蜡块做匀速直线运动B.红蜡块做变速曲线运动C.红蜡块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仅增大玻璃管运动的速度,红蜡块将更快运动到顶端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位于中间的物体乙,它们仍保存静止状态,三个物体的水平接触面均粗糙,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3个B.4个C.5个D.6个7.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物块,在某时刻给它一个初速度,使其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依次经过A、、三点,最终停在点。A、、三点到点的距离分别为、、,小物块由A、、三点运动到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8.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车和小孩重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9.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面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面,则有()A.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B.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D.拉力不变10.如图甲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初速度v0沿顺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左端A处轻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从A端到B端的速度—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6s时恰好到B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A.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B.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过程中一直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改变物块的质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不变D.AB间的距离为24m三、实验题11.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____。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2)图乙中的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_________,图中________是、合力的理论值。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主要应用的方法是____。A.类比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控制变量法(2)在保持小车受力相同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有砝码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为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而作出图像(3)在某次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打点时的速度=____,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4)图丙是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A.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补偿阻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小于小车总质量D.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不满足远远大于小车总质量四、解答题13.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图线①、②所示。(1)在时间内,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如何变化? (2)试比较时刻两辆车的速度大小,并说明理由。14.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0。①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处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1,求比值的表达式,并就h=1.0%R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若在赤道表面称量,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2,求比值的表达式。(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太阳半径为Rs和地球的半径R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1年将变为多长?15.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处以速度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如图实线所示),求点距O点的距离;(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点(如图虚线所示),求的大小;(3)若球在O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处,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