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65419

大小:465.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B.汽油—混合物胆矾—纯净物—单质C.苏打—碱硫化氢—酸小苏打—酸式盐D.液氯—非电解质硫酸钡—强电解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是一种混合物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C.、、、D.、、、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⑤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5.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CaO能与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6.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均能使口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Fe与稀、稀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7.在20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个硫酸根离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B.2.5mol/LC.5mol/LD.7.5mol/L8.使用晶体配制0.1mol/L的溶液,其正确的方法是()A.称取该晶体28.6g溶于1L于水B.称取10.6g该晶体,溶于水制成1L溶液C.将该晶体加热除去结晶水,称取10.6g溶于水中制成1L溶液D.称取该晶体28.6g溶于水中制成1L溶液9.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g,原子的质量是bg,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②m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④a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为17mol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10.下图所示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反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11.根据下列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金属NaCuAlFe熔点/℃97.510836601535沸点/℃883259522003000A.Cu与AlB.Fe与CuC.Fe与NaD.Al与Na 12.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13.下列化学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石灰水和盐酸反应B.难溶的碳酸盐和难电离的酸反应生成和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和D.可溶性碳酸盐与任何酸反应生成和14.将106g的和84g都经充分加强热后,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消耗盐酸一样多B.放出的总量一样多C.后者生成的NaCl是前者的一半D.后者消耗盐酸是前者的一半15.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可消毒杀菌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可消毒杀菌16.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是氧化产物C.在反应中被还原D.1mol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石英与烧碱溶液反应:B.硅与烧碱溶液反应: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D.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18.检验气体中是否混有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盐酸,再通过溶液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19.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B.C.D.KCl20.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A.氯气B.液氯C.新制氯水D.氯气的酒精溶液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21.(12分)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1)如果装置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难检出的物质是。(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了①③②,则可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三、推断题(每空2分,共16分)22.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为、D为黄绿色气体、有为Fe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F,H。(2)指出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剂,反应②中是剂。(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4)写出B与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四、填空题(共12分)23.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求NO和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浓度为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2)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至少需要30%的过氧化氢g。化学答案一、单选题1~5BACDC6~10DBDCA11~15CBCAA16~20ACDBC二、实验题21.(1)和(2)和(3)和【解析】(1)①中装有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一水合硫酸铜,②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通过②,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再通过品红溶液,品红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通过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但不能说明是生成的水,可能是溶液中的水,通过③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答案为和;。(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①③②,通过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能说明生成物中有水,通过③澄清石灰水,石灰变浑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可以检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和。(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通过②,品红溶液褪色,说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再通过品红溶液,品红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通过③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通过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但不能说明是生成的水,可能是溶液中的水,故答案为和;。22.(1)HCl(2)催化氧化(3)(4)【解析】D为黄绿色气体,则D为,B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则B为浓盐酸,反应中二氧化锰起氧化剂作用,C为,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为,E为Fe,F为,G为,H为。(1)由以上分析可知B为HCl,F为,H为,答案为:HCl;;。(2)反应①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②二氧化锰为氧化剂,故答案为催化;氧化。(3)反应①是二氧化锰条件下制备氧气,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为,故答案为:,。(4)B与共热获得D的化学方程式为。23.(1)37.38g/mol(2)(3)57.8【解析】 (1),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设NO的物质的量是xmol,的物质的量是ymol,则有,解得,则混合气体的质量,,答:NO和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7.68g/mol。(2)根据钠原子守恒得,根据硝酸根离子守恒得起酸作用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故答案为。(3)设需要30%的双氧水mg,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解得,故答案为5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