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1628
大小:35.8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10-23
《河南省郑州市等三地(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12月高一联考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材料二:“无讼社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成都市中院提出的诉源治理。成都市法院2016年8月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辖区内21个基层法院结合当地实际就诉源治理工作进行创新探索。成都市大邑法院依据诉源治理和本县司法实践,倒逼出“无讼社区”建设,取得很好的示范效应。大邑县地处成都远郊地区。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行政区划被打破,熟人社会环境瓦解,各种纠纷日渐增多。近几年大邑县法院受理案件总量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18年县法院受理案件6502件,而员额法官只有31名。相应的大邑县基层调解组织弱化,传统的矛盾纠纷大多依赖行政化解,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用发挥削弱。2016年8月,大邑法院开始探索将“无讼社区”的理念融入城乡社区的治理实践中,并逐步在全县城乡社区建立和推广“1+N”数字综合调解平台体系。平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调解社会矛盾为突破点,高标准打造“无讼空间”,建立了人民调解、法院调解、公安调解和司法调解等社区调解的常设机构。针对不能调解和不愿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通过“1+N”综合调解平台进入“诉调对接”的法律程序,并在大邑县法院、各分支法庭和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诉调对接”的三级网络平台。大邑县首先在广泛民意基础上制定了《无讼公约》,其次按照民主决策议事程序,商议讨论形成村规民约。《无讼公约》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村民办事标准和行为规范,使大量纠纷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得以化解。并通过依法选举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使社区自治组织得以修复、完善和壮大,并发挥应有功能,助推社区居民将自我管理和服务、自我约束和发展的自治精神落到实处。大邑县建立了以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金牌调解员等为主体的72人调解专家库,根据入库专家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分为婚姻家庭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11个专家组,面对面参与调解所辖区域内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把与日常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常态化地融入法治宣传活动中,引导城乡社区居民知法守法用法。 大邑县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各地德高望重、善于调解的居民成立品牌化调解室。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凝聚带动作用,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将德治的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中,明显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自2016年8月“无讼社区”建设以来的3年间,诉前分流16358件,同期法院民事受案数6974件,7011%的矛盾纠纷在镇、村(社区)得以化解,法院司法确认案件806件。据大邑县法院提供的数据,仅2018年通过“1+N”综合性调解平台调解案件6271件,调解成功5749件,涉及人数17743人,城乡社区居民对“无讼社区”的认可接受度稳步提升。(摘编自包路芳《费孝通的“无讼”思想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费孝通看来,传统的乡土社会注重礼治,要求人们服膺传统规则;同时,地方官在维持礼治秩序时,应优先考虑教化。B.从材料一第四段列举实例来看,乡绅进行调解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的过程,可见在乡土社会中,外在的监督不必存在。C.大邑县建设“无讼社区”的举措能够很好地节省当地的司法资源,也能够促进当地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D.“1+N”数字综合调解平台注重党建引领,包含不同社区调解常设机构,在大邑县“无讼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以足球比赛来论述乡土社会对讼事的看法,如乡土社会中有人破坏传统规则的情况如同足球场上有球员犯规。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费孝通在论述中能够引用孔子的话,还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理深入浅出,观点鲜明。C.大邑法院在诉源治理工作中进行创新探索,能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各种纠纷增多、基层调解组织弱化等。D.在“无讼社区”构建中,大邑县不仅考虑“德治”,还考虑“法治”的作用,如将各种法律法规融入法治宣传活动中。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传统社会“无讼”思想的一项是()A.南宋诗人陆游在家训中说:“纷然争讼,实为门户之羞、门户之耻。”B.明代王阳明在其管辖区内推行“十家牌法”,令“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同甲即时劝解和释”。C.宋代,江西等地的蒙馆开设讼学,用《邓思贤》公理杂字》等讼师秘本来教授生徒。D.明朝颁布的《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4. 下面一句话是命题老师编辑阅读文本时漏掉的,请根据本文论证思路,说说这句应放在材料一哪一段后面。为什么?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应放在第_______段后面,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学者认为大邑法院在开展“无讼社区”建设时,能够“吸收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无讼’的积极因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困境陈永和老单上了60路公交车。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了起来。老单朝他笑了一下,大声说谢谢,就坐了下去,尽管他不觉得自己老。他认为善意需要激发,越激发就越喷发,哪怕再小的善意,也不能去堵。所以年轻人让了,他必须坐,要给他们一个表达善意的机会。坐下后他在考虑买水果的事。前几天打电话给老范的妹妹,问老范需要什么?说什么也不需要。老单当然知道,住在ICU病房的老范,除了钱,什么也不需要。但老单只有一个月两千三百七十元的退休金,于是他只能买点水果。这辈子,他不喜欢空着手去探访病人。下了公交车,进了水果店,看到柑在台子上堆得高高的,长得很是漂亮,但价格比小区店一斤足足贵了一块半。老单狠了狠心挑了八个。八是好数字,住院病人需要吉利,老单信这个。其实老单跟老范也未见得有多好,但这次老范躺倒在家,老单最早发现。要不是他,老范一定归天了,周围人都这么说。老单很自豪。佛经里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有比这更大的善意吗?积德呀,老单对自己很满意。老单跟老范是小学同学,但从来就觉得比老范低几等。老范从小学习好,个高长得帅,还会拉小提琴,爱慕的人不少,大学毕业后,进了中科院,后来还出国,退休后因为母亲生病回国,就再没出去。老单个子小,成绩普通,初中毕业后到漆筷厂当了工人,找了个同厂脾气好的女人结婚,后来两个人一起下岗,他到家具城当保安,老婆开了个小杂货店,勉强混一口饭吃,一个儿子除了孝顺啥也没有,日子过得普普通通。老单没啥爱好,就喜欢花,专拍花,然后发在朋友圈,博几个点赞自得其乐。老范因为朋友圈发现了和老单共同的兴趣,于是相约一起出去拍照。老单格局小,就拍花,把花拍得大大的;老范格局大,山水楼房天空什么都拍,但挤在一起,都显得小。 那天,两个人约好了去拍照。老单等了半天没见老范来,打了几个电话都没人接,第二天就觉得不对了,跑到老范家去敲门,没人开。会不会出事啦?老单想。老范离了婚的妻子女儿都住英国,福州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老范平日跟他们来往不多。老单没他弟、妹电话号码,就向老辛(老范最要好的同学)要,到第三天跟老范妹妹赶到老范家,开门进去,发现老范躺在血泊中,一摸还有气,老单赶紧打电话叫急救车,跟老范妹妹一起把老范送到最近的市一医院。医生诊断中风,马上开颅。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当然起不来,话是不会说啦,但右手脚还能动。找到ICU病房,门口没看到老范名字,老单到护理室问,说已经转到普通病房去了。怎么也不说一声,老单有点生老范妹妹的气,按照护士指引才找到老范的病房。老范躺在靠窗的床铺上。十几天没见,老范已经不是老范,成了一个陌生物,脸上肉不见了,都是骨头,裹着一层苍白的皮肤,双目紧闭,半张着嘴,露出两个半狰狞的门牙。老单觉得他已经死了,虽然知道不是,但还是这么想。这样子怎么从ICU病房搬出来了呢?老单想。老范在ICU里住了十天,一天两千多块钱,光床位费就要花近三万块钱。老范有多少钱老单不清楚,但据老辛说,离婚时老范净身出户,存款房子都留给妻女,母亲生病时又花了一笔钱,现在靠退休金生活。又默默坐了一会儿,没看到老范弟、妹来,老单想走,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老辛来了。你怎么知道老范在这里?老单问。老范妹妹说的。老辛说。这次多亏了你,要不老范就完了。老辛说。老单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不知怎么,对着老范的脸,这几天一直有的兴奋消失了。他救的真是老范吗?好得了吗?老单问。好不了啦,发现得太迟,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老辛说。这么说……老单不敢往下想,他亲家舅中风后躺了十年床死不了,家里人人都盼他死,但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还好他有个房子,老单说。房子属兄妹,老范只能拿四分之一。老辛说。老单语塞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天,老范妹妹来了,手里提着一个饭盒。医院不管饭,一日三餐,家里人得提饭来。 老范妹妹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但眼睛只看老辛。一会儿进来一个女护工,拿着一个大针筒,老单看着她把老范妹妹煮的糊,从老范鼻子里打进去。他们静静地看老范“吃饭”。老范饭“吃”得很快,一分钟不到就“吃”完了。他们又开始说话。多是老辛跟老范妹妹说,老单几乎没说。老范妹妹一直没看他,就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她怎么好像不愿意看到我。老单想。他想不通为什么。也不管,就起身告辞,临走时看了一眼放在床头柜上的柑,想对老范妹妹说一句,但没说。老单想不通,就打电话问老辛他什么地方得罪了老范妹妹。老辛也不明说,光说他妹妹辛苦,一天接送孙子,还得管送老范的三餐。虽说弟、妹轮流,但每家有每家的难处……总之,老范成了个难题。老单心沉了下去。这一活,就不知道老范能活多久了……老范把自己的活摊到近亲身上了,他们得扛着他活着。这跟老单没关系,他只是老范的朋友。要不是他多事,发现的时候,老范可能就已经死了。那么,所有的人都太平无事,可以心安理得过自己的日子了。老单开始怀疑自己这种不用负责任的善意,归根结底能不能算是善意。老单没想到能看到老范活得比他不如的一天。但他一点高兴不起来,心重重的,他没法接受老范活成那样。老范已经死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是另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单认为,年轻人让座他必须得接受,不然善意就会被拒绝,一旦善意被拒绝,就有可能会消减,表现他想维护好社会风气的积极心理。B.老单狠心挑了八个柑,“狠了狠心”,既展现出水果的昂贵,也体现出老单的拮据,更体现出他虽有小小的吝啬,但还是善意占据了内心。C.老单没等到老范一起去拍照,打了几个电话没人接,还跑到老范家里去敲门,没人开门后又想办法找寻老范弟、妹的号码,体现他的执着和担忧。D.在ICU病房的门口没看到老范名字,后经过询问才得知事情的原委,此时的老单“有点生老范妹妹的气”,因为老范妹妹没有将情况及时告知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老单虽然和老范是小学同学,但从来就觉得自己比老范低几等,在相貌、学习、事业等方面比不过老范,底层人的卑微感充分凸显。 B.在拍照的格局上,老单和老范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就拍花”;后者“山水楼房天空什么都拍”,高下之分立判。C.在与老辛的交谈中,老单得知了老范的住房情况,为下文老单临走时“想对老范妹妹说一句,但没说”这一细节做铺垫。D.小说在叙事上采用第三人称,并且打破时间的先后顺序;语言偏重于陈述式,平白如话,不追求堆叠华丽的辞藻。8.孙绍振认为:“情节的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规……把人物藏在深层的心态甚至潜意识心态揭示出来。”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哪些情节体现了“把人物打出常规”。9.海明威说:“一个故事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结尾。”也有人说:“悲剧就像死亡的阴影一样,把人的生存最苦痛、最残酷的一面凸现出来。这就是悲剧的美学意义。”结合以上论断,探究这篇小说结尾安排的妙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魏不与。管浅谓秦王曰:“王何不谓楚王曰,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攻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上洛于秦。齐、楚之交善。秦与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遇,魏之绝齐于楚信明矣。齐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客谓秦王曰:“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秦王乃留景鲤。景鲤使人说秦王曰:“臣见王之权轻天下,而地不可得也。臣来使也,闻齐、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节选自《战国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B.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C.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D.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者/是便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责赂于魏的“责”,理解为索要,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责”含义相同。B.楚王扬言与秦遇的“扬言”理解为对外宣扬某种言论。C.因不罪而益其列的“益”与《师说》中“是故圣益圣,”中的“益”含义不同。D.社稷“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古代指五谷之神,后用“社稷”来指国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陉山之战中,魏国承诺割让上洛之地给秦国,以此来断绝秦、楚联合,最终获胜。但在获胜后,魏国并没有履行诺言。B.管浅建议秦王拉拢楚王,这样可以威慑魏国以达到目的;若魏国不把上洛之地送给秦,秦、楚可对魏国采取军事行动。C.楚王认为景鲤的行为会让齐国误以为楚国暗中同秦、魏有来往,破坏楚国与齐国的邦交关系,为此恼怒并要降罪于景鲤。D.有人在楚王面前游说,认为景鲤的行为可以让秦国、魏国和齐国互相怀疑,这对楚国是有好处的。楚王认可了这种观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寡人也(2)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14.景鲤所派之人如何游说秦王,从而让秦王释放了景鲤?请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汴河亭①许浑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②。【注】①隋炀帝所开凿的运河的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②迷楼:隋炀帝所筑;景阳楼:陈后主所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去广陵赏花,隋炀帝将从昆仑山流下来的黄河水分引凿渠,修了一条运河。B.运河修成之后,“百二禁兵”与“三千宫女”就跟随隋炀帝辞别了宫廷,下到龙舟。C.颈联描写隋炀帝出行的壮观场景:鼓声直入云霄,巨浪遮挡旌旗,极富画面感。D.整首诗笔力雄健,气势雄壮,诗人于阔大之意境中寄寓深沉的感慨,发人深思。16.请结合《乡土中国》对横暴权力的阐述,分析诗人对隋炀帝东游这段历史的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土”,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则用此典故表达自己善待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意。(2)文人学者为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来命名书屋或居室,比如清代学者钱大昕的“十驾斋”就取意于《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阑干”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圣”王羲之,是世家子弟,又贵为右军将军,荣华富贵与生俱来。但他厌烦了官场,整天争权夺利、①,绝非他的心志所在。他要为自己和后人,寻找一块足以怡悦心灵的风水宝地。自山阴道上的镜湖转道溪山画廊的剡溪,他一路②,揽奇觅胜。到了金庭,他居然不肯走了,“卜居金庭,乐而室之”。衣冠南渡,金庭观是书圣灵魂安息的道场。王羲之决然想不到,他的率性而为,牵出了一大串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逸闻轶事,惹得循迹远来的墨客骚人如过江之鲫,③。他的卜居让琅琊王氏成功地在江南这方水土里落地生根,并④,瓜瓞绵绵。当然,除了金庭观,华堂古村则是又一处书圣故里。 华堂古村是王氏子孙的聚居地,也都是书圣的直系后胄,他们都能头头是道,意兴阑珊地对每一位游客讲述先祖的诸多故事。话语里流露出一股掩饰不住的自豪。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衣冠”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C.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据《新唐书·韩愈传》,潮州境内的恶溪中,鳄鱼祸害百姓,韩愈于是写下了《鳄鱼文》,劝诫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韩愈所驱之鳄是何物种,一直存在争议。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它们是湾鳄。但就在3月9日,由中国、日本、美国专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对广东地区出土的鳄鱼骨骼研究,认为①。这一结果推翻了之前的主流观点。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在广东顺德等地出土的近七米长的鳄鱼骨骼属于马来鳄,显然马来鳄没那么大。研究人员重新对这些骨骼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基因及历史研究,中日美三国科学家确定韩愈当年驱赶的鳄鱼便是这种。它们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未知的鳄鱼。所以,科学家②。③:长吻鳄科、短吻鳄科以及鳄科。中国现存的扬子鳄属于短吻鳄,湾鳄属于鳄科。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长吻鳄科有两种:马来鳄、恒河鳄,“中华韩愈鳄”是长吻鳄的一种。21.下列句子中的括号用法与文中画横线处括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魏晋时期,“大笔”开始普及,如甘肃武威出土前凉(相当于东晋)文物里的松木杆笔。B.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C.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强调诗文创作要关注时代、有针对性。D.郑詹尹(将爵放在神案上)慢慢喝也好。其实酒倒也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只要喝得少一点,有个节制,倒也是很好的东西啦。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哲学家叶秀山说:“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