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

ID:83547314

大小:61.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151****8026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_第1页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_第2页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_第3页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谈浙台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路径新媒体时代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浙江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省份,在打造数字变革高地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本文以浙江与台湾的交流为例,通过挖掘浙台两岸间的互动联系与合作共享,推动两岸新媒体资源的融合,探讨如何发挥新媒体行业的独特优势和特色,提升两岸交流中新媒体传播质量,从而建立两岸新媒体之间长期且深入的交流合作机制。一、新媒体交流发展现状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在日常交流传播中的重要手段。浙江与台湾地缘近、人缘亲、文缘通,是与台湾地区交往最密切的省份之一,新媒体的发展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对台工作交流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多样,通过“浙里办”、微信公众号、抖音、头条及官网等平台,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二、新媒体交流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两岸新媒体传播效果有限,具体表现为传播理念不新、数字化传播手段不凸显、两岸新媒体融合局限、对台新媒体研究不专业等诸多问题。(一)浙台交流新媒体影响力不足浙江的数字化改革是其一大特色和智慧,但对台新媒体交流中,与数字化新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数字化新媒体的应用及创新成果较为局限。在抖音新媒体平台,“浙台头条”(浙江日报浙台头条官方账号)粉丝数仅为1652,相比“海峡新干线”(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官方账号)粉丝数2975.1万、“今日海峡”(海峡卫视《今日海峡》官方账号)粉丝数2116.1万,浙江媒体在抖音上的对台交流影响力十分有限。在微信平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官方微信公众号“浙台微讯”,共推出20篇原创内容,其他内容大多是转载媒体机构的新闻信息,每条推文的阅读量大部分集中在200以内,受众影响面不大。(二)两岸新媒体融合发展滞后浙江与台湾各界渊源深厚、交往频繁,跟两岸间其他各领域的交流发展情况相比,两岸新媒体交流却有点滞后。浙台两岸新媒体在各自发展进程中的合作交流还较为局限,比如:在新闻报道、媒介融合、产业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未深度挖掘;通过内容、渠道、产业三者共同推进的媒体融合实践创新不足;传播理念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未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意识。这些造成两岸新媒体融合层次不广、深度不够,融合发展和交流交往缺乏新的动力和活力。(三)对台新媒体研究不专业 目前浙江省内高校设有台湾研究院(所)的屈指可数,浙江大学2000年成立的台湾研究中心,已于2019年5月撤销。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温州市台办支持下于2022年7月成立温州市台湾研究中心,该中心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其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浙工贸台湾研究所,主要在两岸社会经济贸易、人文教育和台湾青年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但鲜少有专门针对两岸媒体传播发展的研究。三、展望与对策以创新发展引领共享融合。要突破传播障碍,统筹规划,形成合力,以新媒体交流为纽带架起沟通桥梁,制定行之有效的浙台新媒体交流发展对策,从而推进浙台两岸发展的共享融合。(一)数字化创新改革1.完善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浙江省台办依托“浙里办”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于2022年5月打造一站式惠台数字服务平台“浙里台融”,平台上线时间不长,后期需要根据实际不断优化创新,通过系统建设、页面设计、内容拓展,完善“浙里台融”平台,为在浙台胞台企真正打开一扇“数字服务之窗”。应广泛吸收来自地方各级台办、台胞联谊会、协会等的建议意见,集思广益,聚焦用户体验,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使台胞台企真切感受到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成效与魅力。2.打造“浙台两岸数字博物馆”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联合省台办、省大数据局、省博物馆、省文化馆等机构,共建“浙台两岸数字博物馆”,深度挖掘浙台共同文化基因,以多样化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内容上,通过共同文化元素挖掘题材内容,让浙台两岸民众在文化上互联互通。例如,从浙台民俗文化的联系切入,生活习俗两岸因同根而相承,民风民俗两岸因同文而相习,祭祀风俗两岸因同祖而相袭,服饰上表现为“刺绣之巧,几近苏杭”“绸缎之属,来自江浙”。形式上,通过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视频资料、动画故事、学者论著、新闻报道等,以实证史料、直观动画和在线互动等方式展示这些浙台文化渊源,让更多受众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虚拟参观,体验感知浙台两岸文化交融。(二)融合两岸新媒体创作两岸的新媒体发展各具特色,在内容制作方面,具有共同文化根源可追溯挖掘;在营销推广方面,具有共同发展趋势可互补借鉴。可整合浙台两岸多方资源,联手创作两岸交流的融媒体作品,打造拳头文化,树立文化品牌,实现两岸新媒体产业创新融合发展。1.创新节目制作 由浙台两岸各媒体机构联合举办“浙台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活动”,组建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采访团,成员除来自两岸的新媒体专业记者外,还可邀请台湾民间新媒体意见领袖(比如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大V等)、在浙就读和创业的台胞、两岸青年演员、岛内知名拍客、资深旅游家等,从不同行业领域人们的视角出发讲述分享浙江故事。新媒体采访团通过走访浙江各市、县,多角度采写编辑、拍摄录制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融媒体作品,为台湾同胞立体呈现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实践和成效,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和挑战。发挥浙江独特优势,策划“浙里寻台”“魅力浙江”“数字浙江”“智慧浙江”等系列主题节目,展现浙台合作发展新机遇。2.丰富节目内容新媒体平台要以内容为本,为两岸交流传递正能量,两岸的文化交流在于台湾与大陆互相看到更加真实的一面,而要做到这一点,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新媒体应该共创专业内容的建设,注意正能量报道的传播。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现代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台两岸新媒体体验采访活动”可通过走访不同地方,感受浙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体验浙江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变革,了解浙台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丰富节目内容,融入浙江本土特色,从多个视角和层面统筹策划系列主题,如上表所示。(三)成立浙台两岸新媒体研究所1.打造专业智库高校在两岸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作用发挥上有着广阔空间。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可借助其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优势;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可依托其传媒领域的特色资源。浙江应结合本土优势,融合各类高校的特色优势,跨高校成立一个致力于两岸新媒体交流发展的研究机构——浙台两岸新媒体研究所,建立创新领先的人才库、智慧库和成果库,并打造两岸新媒体交流实践基地。2.加强队伍建设 以教师团队为基础,以研究学者为核心,以业界专家为导向,构建多层次、融合化、创新性的人才队伍结构。致力于推动新媒体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建设培育优质的高端智库,汇聚海峡两岸媒体传播研究高端人才,除了两岸新媒体学术研究者外,还应吸收两岸新媒体权威机构、新媒体工作者、民间新媒体“意见领袖”等业界专家,通过交流培训、组织研讨等多种途径,探索多学科综合研究,人才队伍的学科背景可横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能够通过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多视角碰撞,在教学科研和产学研互动方面进行创新变革。四、结语新媒体是媒体行业发展的趨势,对两岸融合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各地应结合地方实际,挖掘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主动开展两岸各方面交流合作、互联互通。两岸新媒体交流合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将成为两岸交流信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成为连接两岸民众的沟通桥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