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市亦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2021级高一学部第4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光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观D.参观希腊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2.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B.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3.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B.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D.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4.“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这反映了A.帝国境内不同区域斗争激烈B.帝国境内农村非常落后C.文化认同在统一中的重要性D.拉丁语因晦涩难以普及5.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6.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1史实结论A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埃塞俄比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B1112年,法国琅城居民起义,1128年,法王路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易的主要方式C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以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此时欧洲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统治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时期A.AB.BC.CD.D7.如表为新航路的开辟时期欧洲人的部分海上探险活动,对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时间事件1492年哥伦布率船达到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绕过非洲好望角驶达印度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17世纪初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642—1643年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①建立了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接联系②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③开辟了重要的新航线④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印度产地亚历山大里亚威尼斯欧洲消费国
21—210—1414—1820—30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B.价格革命的影响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D.世界市场的形成9.关于马铃薯的传播,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信息,据此判断他的结论可能是马铃薯16世纪中期欧洲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1770年法国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1795年英国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1650—1850年中国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①用途广泛,是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商品②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③营养价值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主食④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下列各项对上述“责任”和“力量"表述正确的是A.复兴古罗马的法律资本主义发达B.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法国人民支持C.构建未来美好社会人的理性精神D.抢夺海外的殖民地法国军力强大11.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了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因此,人应当是世界的主宰。对他的主张理解正确的是A.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B.褒扬了人的地位和价值C.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传播了人人平等的观念12.巴黎第一大学教授J.O.布登认为:“拿破仑实际上非常忠于革命原则,他也主张公民人人平等,结束封建特权。”能为此结论提供论据的是拿破仑政府A.通过《王位继承法》B.颁布《人权宣言》C.制定《法国民法典》D.入侵一些欧洲国家13.
32016年第一个工作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近日内会签署新的枪支管制行政命令,支持公开持枪的得克萨斯州立即反呛,州长艾伯特说:“奥巴马要限枪。想听我的回答?有种来拿呀!”这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制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法律至上原则14.时空观念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B.②议会产生首相实际最高行政首脑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5.1868—1885年,明治政府除了直接投资近2亿日元创办交通、采矿等基础产业之外,还设立基金资助民间兴办新式企业,资助金额总计达10793万多日元;政府还将相当数量的官办企业廉价转让给民间,从而促进了民营资本的发展。这体现了日本A.大力推行“殖产兴业”B.以民用工业为主导C.积极倡导“文化开化”D.基本实现富国强兵16.下列对表中信息分析正确是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年份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A.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多中心新格局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C.德国和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4D.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后所占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17.马克思指出,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人“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马克思①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②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③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④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8.1838年,英国伦敦工人协会发布了一份请愿书——《人民宪章》,要求年满21岁的男子都应该享有选举权;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等限制。这表明工人阶级A.关注改善工作和经济条件B.要求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C.找到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方式D.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斗争19.下图为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欧资本输出示意图(注:图中箭头的宽度与资本输出的数量相对应,时间截止到1914年前)。对图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资本输出缩小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B.欧洲资本绝大部分流入经济发达地区C.资本输出便利欧洲列强控制世界市场D.资本输出缓和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20.1803年海地人民庄严宣告:“圣多明各(法属)宣布独立了。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宣誓,永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海地的独立影响了法国大革命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揭开了序幕C.海地人民驱逐了西班牙侵略者D.拉丁美洲各国赢得了独立主权21.一战结束后,美国认为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完全胜利彻底破坏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均势。英国在战后遏制日本方面与美国日趋一致,并希望在愈演愈烈的海军竞赛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妥协。由此可知,英美推动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意图是A.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B.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C.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定D.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22.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胜利论”,列宁在一战爆发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的观点
5A.阐述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B.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基本条件C.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理论D.具有强烈的革命理想化的色彩23.据《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载,雅尔塔体系包括:欧洲雅尔塔体系,即通过分区占领划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东亚雅尔塔体系,即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即把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体现出雅尔塔体系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顺应多极化的趋势C.承认民族解放运动D.倡导和平民主原则24.下图为1947年7月西方人绘制的漫画。画中苏联外长莫托诺夫化身为一名女教师,当看到学生们(比喻东欧国家)抵挡不住美国诱惑向右转时,大声呵斥:“鼻子向左转”。该漫画A.抨击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讽刺了社会主义阵营解体C.体现了意识形态争斗的世界局势D.揭示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矛盾25.二战后,西方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26.基于对经济大危机和二战历史的反思,以及在社会主义的冲击和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是A.放弃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B.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C.减少“中间阶层”的人数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27.
6苏共领导人李可夫在一份报告中,针对当时部分农民富裕后被称为“富农”“农村资本主义分子”的现象,指出这些富裕的农民“是优秀的苏维埃农民”“是我们苏维埃的优秀助手,无论如何不能把他们列为富农”。由此可见,苏联当时正在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国家工业化政策28.1962年9月,《真理报》刊登了经济学家利别尔曼《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建议减少国家规定的计划指标,按盈利率高低来评价和奖励企业,引发了苏联国内围绕着企业如何取得更大经济成果进行讨论,并且深入到企业如何运用物质利益激励工作人员的讨论中,这被称为“利别尔曼大讨论”。这场讨论A.倡导废除计划经济体制B.利于市场成分在体制内的运用C.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助长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29.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苏加诺——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B.真纳——领导了印度独立并担任印度第一任总理C.纳赛尔——领导人民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D.卡斯特罗——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30.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西班牙、韩国、巴西的电影院上映影片都有“当地含量”的规定。这在客观上反映出()A.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的挑战B.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全球盛行C.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遭到冲击D.全球化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大题,共55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1.填空题(1)______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2)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3)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仅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改革。(5)______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32.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材料一
7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数字能够“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的原因。(2)材料二对比图1和图2,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材料三
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以马尼拉为中转的中国与拉美的贸易联系。从1575至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1636年出发的船,其中一艘载运的丝货就多达1200箱。有人估计,在1565至1820年间,盗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中拉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沿海商业城市:广东澄海也迅速兴盛起来,成为“海隅一大都会”。19世纪中期,美国新式汽轮取代了陈旧的马尼拉帆船,直接抵达中国东雨沿海口岸,成为美洲与亚洲之间贸易的主要转运者。由于拉美种植园和矿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西方殖民者乘中国被西方的炮火打开大门之机大肆掠卖华工。从1849到1875年,运至秘鲁的华工约10万人,仅次于古巴。有两万名华工为修筑巴拿马铁路和运河两大工程而牺牲。(3)结合所学,围绕“16至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与交流”这一主题,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33.史料价值材料一一战前,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教材中充斥着民族英雄和战胜敌人的史诗故事,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地自己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两次大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年春,《法德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的观点。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选编自王加丰《百年间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变迁》(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试分析法德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认识的变化。材料二昨天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员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进攻。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香港。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关岛。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菲律宾群岛。昨夜,日本军队进攻了威克岛。今晨,日本军队进攻了中途岛。因此,日本在整个太平洋区域采取了突然的攻势。昨天和今天的事实不言自明。......但是,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对于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罗斯福要求对日宣战在国会的演说(1941年12月8日)材料三部队既无弹药,也无食物。保持接触的只剩六个师的单位。南方、北方和西方前线出现解体迹象。有效指挥已不可能。东北战线变化不大:一万八千名伤员未作任何包扎,又无任何药品;第四十四、七十六、一百、三百零五及三百八十四步兵师已被歼灭。由于三面都被强行突破,战线已被粉碎。防守据点和掩体只在城内还有:再守已无意义。崩溃是不可避免的。军队要求许可立即投降,以便保全全部的生命。——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向德国最高统帅部请求投降的电报(1943年1月24日)
9(2)简要说明两则史料类型、特点与价值.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雅尔塔体制下,始终存在着美苏激烈的军事对抗。这种军事对抗和国际危机相联系,和局部战争相联系,和核战争相联系。该体制是一个对世界和平造成持久的、严重的威胁的国际体制。——摘编自《“雅尔塔体系与战后世界格局”学术讨论会综述》材料二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斗争中,综合国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决定一国或国家集团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既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也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腾飞。——摘编自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你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3)《时代》周刊(TIME)是关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请你结合杂志封面图片和文字信息,任选一张撰写解说词。序号封面详情时间与主题11987,日美贸易战,画中左边是日本人,右边是山姆大叔12006,你,显示的是一个白色的键盘和一个电脑显示器的镜面,镜面中的"You"指的是所有网民。32009,中国时刻,鲜红的五角星作封面设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