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

ID:83455206

大小:26.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3-05-07

上传者:135****2180
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_第1页
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_第2页
资源描述:

《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平均数》观课报告《平均数》观课报告孙克霞在今年的网络研修中,我认真观摩了3位小学数杰老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杰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下面我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一、本节课层次清晰,学习素材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杰老师对新课程下新课堂的追求。课堂中,杰老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方法的引导,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浸润。二、作为统计学意义的平均数教学,在杰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正是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价值。是以建立“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样的算法模型为教学主线,作为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渐了解、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平均数时,让学生去读图: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些什么?进而提出:“哪个队的托球水平高?”从统计学的意义来引出平均数。又将一个生活问题转化为根据“平均数”来评判的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

1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明确了方向。这一问题的抛出既是学生感兴趣的,又在学生中产生了争议,是一种认知冲突情境:人数相等时可以比总数,场次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这就迫使学生主动寻求新的平衡,激发探究的欲望,促进认知的发展。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比总数不公平时需要比平均数,平均数的产生水到渠成。三、抓住平均数的特征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平均数有三个角度:算法理解、概念理解、统计理解。对于统计教学,概念理解和统计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教材调整的意图所在。杰老师这节课上也非常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四、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互动性较强的希沃白板5软件,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环节采用男女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充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个人认为,教学过程中个别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流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小组交流与讨论少了一些,大多都杰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是否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