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ID:83313263

大小:47.8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3-10-26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内江六中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2024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因为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1(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B.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C.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摄影者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答案】1.C2.D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错,原文“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可见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B.“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错,原文“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可见应是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D.“真实地展现”不当。原文“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可知,京剧高于生活,艺术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2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错,倒数第二段写“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没有采用类比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错,原文“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可见京剧摄影家并不需要学习京剧演员刚柔相济的表演美,是要学习他们的信念。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2019年发生的新冠疫情,一直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人类遭遇挑战和危机的时刻,口述历史的价值越发突显。口述历史不仅能够探访尘埃落定的历史事实,也可以记录尘埃乍起的社会现象与思潮。可以说,如今口述历史的作用早已超出了记录历史这一传统范畴,而是承载着机构、团体、地域、民族甚至是国家的精神建构、文化塑造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俊杰表示,“把(口述历史)这件事情做好,不仅关乎自己,实际上也关乎我们这个社会,关乎我们这个民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尤其对民族发展有利的事情。”(《口述历史国际周2021:口述历史,连接过去与未来》)材料二:现今,在互联网引领的时代下,各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单一或相对简单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社会环境下时代的发展。口述历史就是通过收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式。就其基本的科学属性而言,口述历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科学性质来讲,口述历史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口述历史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不同以往的历史学论著更多的是关于权力精英的声音。口述历史不仅以现实的历史方式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而且为历史研究本身开辟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使得有关历史的“声音”

3日趋多元和逼真。口述历史的载体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日益多样化。20世纪40年代随着电子音像技术的进步,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此外,口述历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实际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对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也是各种研究最基本的需要,这说明了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斗争,这反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如何运用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主题。口述历史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历史上有许多事件,由于各方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留下书面记录,人们需要了解历史真相,必须对当事人或知情人进行口头调查并收集口头凭证。(摘编自赵彬彬、张慧峰《以口述历史形式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三:许多人对“口述历史是否值得相信”这一问题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这源于诸多影响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视或消除,因此研究者们应该尽力去完善和细化口述历史的研究过程。对于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尽管他们亲身参与到了事件的进程中,但也犹如盲人摸象一般,容易将他们看到或经历过的视为历史事实的全部,事实上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可以掌握历史完整的真相。很多口述访谈的被访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会影响他对一个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受限,且单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来看,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是单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闭塞、通信初步发展的时期,普通民众能够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只有报纸、广播或电报,更遑论那些只能够通过信件才可以勉强进行信息交换的古老年代。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经历过相同历史事件的人,如果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所记忆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这段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节之处,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史的过程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在前期的筹备、实际的访谈过程,还是后期的资料整理,访谈者的业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段口述史的成功与否。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但难免会出现记漏或记错的情况。如今的口述访谈则可以借助更多的记录工具,如录音笔、摄像机等设备,从而更加准确而完整地记录下口述内容。

4对于访谈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摘编自黄心怡《借用新闻访谈技巧提升口述历史可信度的实践探析》)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仍然存在很多环节需要加以完善。但电子音像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B.口述历史属于历史学范畴,但它主要是通过收集和使用普通人口述的史料来研究历史,与那些历史学论著有很大不同。C.口述历史既能够探访记录历史,又能够记录现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越发丰富,对个人、社会、国家、民族均有深远影响。D.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些历史事件的文字资料因形势特殊等原因而不能留下来,要了解真相就应该对相关人员做口头调查。5.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相关观点的一项是()A.雷蒙·阿隆《历史哲学》:“历史总是为生活服务,它提供范例,评价过去。”B.布罗代尔说:“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C.胡也频认为:“历史永远是陈旧的,新的生活不能把历史作为根据。”D.科林伍德《自传》:“历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但它们描写的事件却并不如此。”6.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口述历史真实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4.A5.B6.①历史事实的多元性: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②人物记忆的有限性:口述者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陈述事件时发生偏颇。③访谈记录的准确性: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难免会出冤记漏或记错的情况。④访谈者水平的高低:访谈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全新的形式”错误,根据材料二“在搁置了几千年之后,口述历史复兴于20世纪中期”可知,口述历史并非全新的形式。故选A。

5【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口述历史”的价值和重要意义。A.雷蒙·阿隆《历史哲学》重在说历史的作用。B.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应该是一首能够用多种声部唱出的、听得见的歌曲,强调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可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的观点。C.胡也频的观点了阐释历史与现在的关系。D.科林伍德《自传》重在说明历史著作的特点。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材料三“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而当人们无法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为参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断某个事物的时候,他的位置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和角度,若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并且降低历史真相的可信度”可知,历史事实的多元性:历史是多元且复杂的,只从其中一方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历史事实,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结合材料三“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陈述的回忆是有限且具有选择性的”“如果他们在脑海中所提取的记忆有限,忽略了某些细节之处,甚至是他们有意而为之,从而导致不同的口述者陈述相同事件时发生偏差,那么这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口述历史的可信度”可知,人物记忆的有限性:口述者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陈述事件时发生偏颇。结合材料三“访谈者在获得口述史的过程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但难免会出现记漏或记错的情况”可知,访谈记录的准确性:以前的口述史大多是由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进行笔录,难免会出冤记漏或记错的情况。结合材料三“对于访谈者来说,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量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可知,访谈者水平的高低:访谈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以免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自身背景知识的缺乏从而误读了口述者所表达的内容。(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往事悠悠聂鑫森

6三伏天。铁匠房热得像蒸笼,帆布工作服湿得没有一根干纱,到了下午三点钟,对不起,熄炉。我们把八仙桌抬到柳阴里,浇沸一大铜壶茶,喝茶、聊天、歇凉。谭师傅高喊一声:“晓石兄,回来了没?”晓石答应一声,捧着把京胡出来了。茶早给他泡好,琴师是怠慢不得的。他拉京胡,使长弓子,大开大合,也使短弓子,回转多姿,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晓石端坐好,把好琴,试试弦,调调音,然后问:“谭老板,哪一出?”我们笑了,只有名角才称“老板”。谭师傅矜持地站起来,说(用京腔——不伦不类的普通话):“西皮原板,《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晓石的头拗了拗,一甩弓,拉起来。“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晓石的琴果然不同寻常,傍得很严实,谭师傅唱到吃力的地方,琴声一托就上去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好地道的琴!”我们转过脸去——看见了他,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个子不高不矮,腰板很直,但脸色很黄,着件香云纱长袖衣。见我们愣地望着他,忙说:“得罪得罪。兄弟从外地来,在街上乱转,听见琴声就追来了。”晓石忙搁琴、拱手,说:“请坐请坐,我们在闹着玩。”晓石待来人坐下,自己也坐下。“老人家,冒昧问一句,您好像是梨园中人。”来人点点头,说:“我从北方来,在梨园中混了好些年。”“哪一行?”“老生。”“哦,幸会。我名叫霍晓石,拾破烂的;他们都是票友,谭师傅、杨师傅、小关师傅,做铁匠。”“晓石兄弟,您的弓法指法有力量有气派,每个音都拉得‘鼓’起来,功夫下得很深啊。”晓石笑了笑:“过奖了。老人家能否唱一段,弟不揣浅陋,愿为您操琴,好吗?”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他最终应允,说:“唱《捉放曹》中陈宫的‘一轮明月照窗下’,好吗?”“好,很有味的一段。”晓石的脸骤然一笑,往日的病容即刻逝去了。来人站起来,在晓石的琴声中,苍劲而愤怒地唱:“一轮明月照窗下,陈宫心中乱如麻……”

7此刻,除了细细的风拂来,除了河上偶尔响起的槽声,就只有这唱腔和琴声了。谭师傅一杯茶端在手,既不喝,也不搁下,痴醉。杨大锤嘴巴张得老大。我听人说过戏,知道这《捉放曹》是谭派的拿手好戏,没有扎实的功夫是唱不下来的。刚唱完,来人立即说:“晓石兄弟,我能唱下这一段,真亏了你的琴,慢下坠,快不慌,坐得住尺寸,好得很。”晓石忽然问:“敢问尊姓大名?”“贱姓余,名少菊。”“哦,久仰,久仰。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余少菊坐下,神色黯然,顿了一阵,才说:“有家无家,到处走走罢了。”“若不嫌弃,就住我家,谈谈戏,也是快活事。”“在我们这里吃饭,只是菜不好。”我说。谭师傅点点头。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谭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五块线给我:“去称两斤肉,买瓶葡萄酒,余老板是难得来的稀客。”余少菊在晓石家住下了。黄昏,乘凉、喝茶、闲聊,听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他俩每每在一段下来后,津津有味地谈戏,我们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河水轻柔地拍着堤岸,夜很静。余少菊一住就十天。睡在晓石家,吃在我们这里。每餐总得有点荤腥,才好看。谭师傅手头紧了起来,他乡下有老娘、老婆和三个孩子。我虽然没有家室,却是个一级工,每月才三十元,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我把睡梦中的杨大锤摇醒,想找他借钱。“做什么,吵死人了。”“细点声音,借我二十块钱,过两个月还你。”“我没有!”“没有?”“有也不借。霍晓石留人,倒要我们管饭,什么东西!”杨大锤暴怒起来,吼得惊天动地。第二天,余少菊突然要走。正是黄昏,夕阳如血,余少菊朝我们拱拱手,穿过河街,走到正街上,然后消失在人流里。这一夜,晓石没有来喝茶,谭师傅也没有叫他。晓石不好意思来,他把京胡卖了三十元钱,给余少菊买了火车票,其余的作为余少菊旅途的用费。晓石再没有哼过京戏。过了不久,晓石突然病了,病得起不了床。当我们把他送到医院时,医生问:“记账单?”“他没有单位。”“先交六十元住院费。”

8我摸出三十元,谭师傅抠出仅有的十元,杨大锤爽快地说:“其余的我来。”他甩出了二十元。晓石得了肝癌,已经到了晚期,拖延了一个多月,死了。又过了好些年。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中年人,找到我们,恭敬地说:“我是余少菊的儿子,父亲临死时说诸位帮助过他,要我一定来感谢诸位。这是还晓石先生的京胡,正宗货,两百多元一把的。这是还三位的钱,每人一百元。”谭师傅缓缓地说:“晓石先生死了,京胡你带回去。钱,我们不缺。我们只认识你爹,并不认识你。伙计,开炉打铁!”谭师傅从呼呼直蹿火苗的炉里夹出一坨红铁,小锤一指,我和杨大锤就抡起大锤疯狂地打起铁来。吭咚!吭咚!(有删改)链接材料:他始终独守一角,不舍自己的艺术初衷,实践自己的审美追求,以漫长的时间大量的篇幅,塑造了一大批具有古典崇高精神的人物形象,让他们以动人的品格情操展现人世间的真善美,表达出作者所理想的世风和人格。他善于在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对风物情境略事渲染,却以人物的命运作为至关重大的核心,赋予他们富有传奇的生平,起伏跌宕的故事,出乎意料的结局。(摘编自野莽《聂鑫森的古典情结》)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晓石琴艺过人,余少菊唱功高超,他们彼此欣赏互为知音,文中描述的“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场面和谐温暖。B.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由霍晓石余少菊的对话可见二人谦雅稳重,从杨大锤的吼叫可见他简单直率。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却耐人寻味,如“河水轻柔地拍着堤岸,夜很静”,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人物心理。D.野莽认为聂鑫森善于将“风物情境”的描写置于“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中,小说中唱戏情景的描写即体现了此特点。8.小说中多处运用伏笔,请结合文本任选三处简要分析。9.小说表达出聂鑫森哪些“理想的世风和人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示例:①开篇写霍晓石出场,介绍他琴艺过人,“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为后文余少菊被他的琴声吸引埋下伏笔;

9②霍晓石邀请余少菊唱一段时,“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为后文余少菊“神色黯然”地自诉遭际埋下伏笔;③霍晓石邀请余少菊住下,“我”和谭师傅做出管饭的承诺,“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为下文杨大锤暴怒,拒绝借钱埋下伏笔。9.示例:①相互尊重的氛围:“我们”和霍晓石之间,霍晓石和余少菊之间,都相互尊重,谦逊有礼。②扶危济困的道义:余少菊遭遇困厄,霍晓石和“我们”仗义相助;霍晓石生病住院,我们三人慷慨解囊。③不图回报的品格:余少菊临死前嘱托儿子感谢帮助,谭师傅拒绝余少菊儿子的感谢。【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推进了情节发展”分析错误。文中交代“黄昏,乘凉、喝茶、闲聊,听余少菊唱京戏,晓石操琴,他俩每每在一段下来后,津津有味地谈戏,我们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可知在这种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活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觉得“河水轻柔”“夜很静”,因此这里的环境描写只能是反映人物的心理,与情节的发展无关。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如开篇写霍晓石出场,介绍他琴艺过人,从文中“晓石答应一声,捧着把京胡出来了。茶早给他泡好,琴师是怠慢不得的。他拉京胡,使长弓子,大开大合,也使短弓子,回转多姿,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可知,其中“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证明霍晓石的琴艺得到别人的认可,琴艺高超,为后文余少菊被他的琴声吸引埋下伏笔。从文中“过奖了。老人家能否唱一段,弟不揣浅陋,愿为您操琴,好吗?”“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可知,余少菊心中有难言之隐。再联系后文“哦,久仰,久仰。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余少菊坐下,神色黯然,顿了一阵,才说:‘有家无家,到处走走罢了。’”可知,前面“来人脸上现出凄苦的神色”,为后文余少菊“神色黯然”地自诉遭际埋下伏笔。如在写霍晓石邀请余少菊住下后的情节时,从文中“‘在我们这里吃饭,只是菜不好。’我说”“谭师傅点点头。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我”和谭师傅做出管饭的承诺,“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终于想说什么而没有说”。后文“‘有也不借。霍晓石留人,倒要我们管饭,什么东西!’杨大锤暴怒起来,吼得惊天动地”可知,“杨大锤嘴角扯了几扯”表明他当时对“我”和谭师傅做出管饭的承诺是不满的,此时终于爆发。前文对杨大锤表情的描写,为后文杨大锤的爆发埋下了伏笔。【9题详解】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聂鑫森小说中“理想的世风和人格”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从文中“铁匠房热得像蒸笼,帆布工作服湿得没有一根干纱,到了下午三点钟,对不起,熄炉。我们把八仙桌抬到柳阴里,浇沸一大铜壶茶,喝茶、聊天、歇凉”“晓石答应一声,捧着把京胡出来了。茶早给他泡好,琴师是怠慢不得的。他拉京胡,使长弓子,大开大合,也使短弓子,回转多姿,内行说他弓法指法都不错。晓石端坐好,把好琴,试试弦,调调音,然后问:‘谭老板,哪一出?’”“我们笑了,只有名角才称‘老板’”等内容可以看出,“我们”和霍晓石之间,霍晓石和余少菊之间,都相互尊重,谦逊有礼。营造了相互尊重的氛围。从文中“若不嫌弃,就住我家,谈谈戏,也是快活事。”“‘在我们这里吃饭,只是菜不好。’我说”“谭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五块线给我:‘去称两斤肉,买瓶葡萄酒,余老板是难得来的稀客’”“晓石不好意思来,他把京胡卖了三十元钱,给余少菊买了火车票,其余的作为余少菊旅途的用费”“我摸出三十元,谭师傅抠出仅有的十元,杨大锤爽快地说:‘其余的我来。’他甩出了二十元”等内容可知,余少菊遭遇困厄,霍晓石和“我们”仗义相助;霍晓石生病住院,我们三人慷慨解囊。表现了扶危济困的道义。从文中“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中年人,找到我们,恭敬地说:‘我是余少菊的儿子,父亲临死时说诸位帮助过他,要我一定来感谢诸位。这是还晓石先生的京胡,正宗货,两百多元一把的。这是还三位的钱,每人一百元。’”“谭师傅缓缓地说:‘晓石先生死了,京胡你带回去。钱,我们不缺。我们只认识你爹,并不认识你。伙计,开炉打铁!’”等内容可知,余少菊临死前嘱托儿子感谢帮助,谭师傅拒绝余少菊儿子的感谢。表现了小说中人物不图回报的品格。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祐甫辅政,荐为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黜陟使。入为尚书右丞。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素闻其名,以宰相召,执其子搒笞之,搜索所在。浑赢服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贼平,奏言:“臣名向为贼污,且‘载’于文从戈,非偃武所宜。”乃更今名。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据淮、蔡,关播用李元平守汝州,浑曰:“是夫衔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既而果为贼缚。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门下省。帝尝亲择吏宰畿邑,而政有状,召宰相语,皆贺帝得人,浑独不贺,曰:“此特京兆尹职耳。陛下当择臣辈以辅圣德,臣当选京兆尹承大化,尹当求令长亲细事。代尹择令,非陛下所宜。”帝然之。

11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浑曰:“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于法,误伤乘舆器服,罪当杖,请论如律。”由是工不死。宰相张延赏怙权,嫉浑守正,遣亲厚谓曰:“明公旧德,第慎言于朝,则位可久。”浑曰:“为吾谢张公,浑头可断,而舌不可禁。”卒为所挤,以右散骑常侍罢政事。浑警辩好谈谑,与人交,豁如也。情俭不营产利。免后数日,置酒召故人出游,酣肆乃还,旷然无黜免意。时李勉、卢翰皆以旧相阖门奉朝请,叹曰:“吾等视柳宜城,真拘俗之人哉!”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节选自《新唐书·柳浑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B.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C.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D.玉工为帝作带/误毁一銙/工不敢闻私/市它玉足之/及献/帝识不类擿之/工人伏罪/帝怒其欺诏/京兆府论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名向为贼污”的“向”与“向之所兴”的“向”意思相同。B.“帝然之”的“然”与“有穴窈然”的“然”意思不相同。C.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辟、拜、察、荐、授、领都有授予官职之意。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带褒贬性质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浑淡泊名利,曾弃官归隐武宁山,担任监察御史时,面对同僚的约束,一向放旷豁达的他主动请求外放。B.柳浑坚守正义,当朝廷政事出现状况时,皇帝召宰相来商议,众人都祝贺皇帝得到人才,唯独柳浑不祝贺。C.柳浑忠于朝廷,朱泚反叛时,不为叛军的宰相之位所动,即使儿子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仍去奉天投奔皇帝。D.柳浑为人豁达,他勤俭节约,不置家产,被罢免后仍然买酒召故人出游,纵酒乃还,没有被罢黜的意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1)是夫衔玉而贾石者也。往必见禽,何贼之攘?(2)陛下遽杀之则已,若委有司,须详谳乃可。【答案】10.A11.C12.B13.(1)这就像那给人看的是玉却卖石头的人一样,前去必然被活捉,怎能铲除叛贼?(2)陛下立即杀了他也就罢了,如果交付给有关部门的官吏,必须详细地审判定罪才可以。【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玉工为皇帝做玉带,因失误摔坏了一个带扣,玉工不敢上报,私下购买其它玉补上。呈献时,皇帝发现玉不一样,指责玉工,玉工认罪。皇帝怒恨玉工欺骗自己,下诏京兆府论处死罪。“私”作状语,修饰“市”,所以在“私”前面断开,排除CD;“识”主语是“帝”,所以在“帝”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向”意思相同,都是“从前”。句意:臣的名字从前被贼人玷污。/过去所喜欢的东西。B.正确,“然”意思不相同。认为对、正确;……的样子。句意:皇帝听了,赞成他这意见。/有洞穴幽深的样子。C.“领都有授予官职之意”错误。领是兼任的意思,不是授予官职。D.正确。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当朝廷政事出现状况时,皇帝召宰相来商议”错误,原文“而政有状,召宰相语”的意思是“而且从政有成绩,召宰相来说起此事”。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贾”,卖;“见”,被;“禽”,通“擒”,捉住、捕捉。(2)“遽”,立即;“委”,交付、委托;“谳”,审判。参考译文:

13柳浑,字夷旷,又字惟深,本名叫“载”,南朝萧粱仆射柳惔的六世孙,后入了襄州籍。天宝初年,他考中进士,调为单父县尉,多次升迁后担任衢州司马。然后弃官隐居在武宁山中。下诏拜为监察御史,御史台同僚用仪法规矩来约束他,但是柳浑放旷豁达不乐意受此拘束,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宰相爱惜他的才能,留他在朝廷当左补阙。崔祐甫担任宰相的时候,推荐他担任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黜陟使。进入朝廷做尚书右丞。朱泚起兵叛乱,柳浑躲藏在终南山中。贼人早就知道柳浑的名声,用丞相的职位来招用他,逮捕了他的儿子严刑拷打,多方搜索他的住处。柳浑穿着破烂衣服步行到皇帝避难的奉天城,改授为右散骑常侍。平定朱泚叛乱后,柳浑上奏说:“臣的名字从前被贼人玷污,并且‘载’字从文字上讲从戈,与停息战事不相宜。”因此改名为现在的名字。贞元元年,升为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占据淮、蔡州,关播任用李元平守卫汝州,柳浑说:“这就像那给人看的是玉却卖石头的人一样,前去必然被活捉,怎能铲除叛贼?”随后李元平果然被叛贼捉拿。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然归属门下省。皇帝曾经亲自选择官吏治理京畿属邑,而且他们从政有成绩,召宰相来说起此事,大家都祝贺皇帝知人善任,只有柳浑不道贺,说:“这只是京兆尹的职责,陛下应当选择大臣来辅佐圣德,大臣应当选择京兆尹接受广泛深入的教化,京兆尹应当选拔县令亲自处理小事。代替京兆尹选择县令,这不是陛下所应当做的。”皇帝听了,赞成他这意见。玉工为皇帝做玉带,因失误摔坏了一个带扣,玉工不敢上报,私下购买其它玉补上。呈献时,皇帝发现玉不一样,指责玉工,玉工认罪。皇帝怒恨玉工欺骗自己,下诏京兆府论处死罪,柳浑说:“陛下立即杀了他也就罢了,如果委托有关部门的官吏,必须详细地审判定罪才可以。在法律上,失误损伤乘舆器服,论罪应当处以杖刑,请求按照法律论罪。”因此玉工没有被判处死刑。宰相张延赏仗恃权力,嫉恨柳浑坚守正义,派亲信对柳浑说:“您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要在朝中谨慎说话,那么高位就可以长久。”柳浑说:“为我向张丞相道歉,我的头可以砍掉,但舌头不能受限制。”最终他被排挤,以右散骑常侍的身份,免除了职务。柳浑头脑敏捷喜欢辩论,和人交往,开阔大度。生性节约俭朴,不置家产。罢免后几天,购买酒召故人出游,纵酒狂放极乐才回家,旷达得似乎没有被罢黜一样。当时,李勉、卢翰都以旧宰相的身份闭门享受朝请待遇,叹息道:“我们与柳宜城相比,真是拘泥于世俗的人啊!”(柳浑)贞元五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仙吕•混江龙白朴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从体制上讲,“仙吕”为宫调,“混江龙”为曲牌。B.“断人肠处”,意为“令人肝肠寸断的是”,起笔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让整曲笼罩在伤心悲痛的气氛中。C.“残照”“枯荷”“栖鸦”等意象,用细节描写写出夕阳西下,草木衰败的深秋景致,便于作者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D.尾句描绘天色将暝,暮色四合,捣衣声起,“砧杵”指捣衣石和棒槌,暗指女子思念远方的征人。15.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深具文采,精于度曲。在此曲中,“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为写景佳句,该句是如何体现白朴“深具文采”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焦黄干枯的“败叶”,冷清的“修竹”,含蓄委婉地表达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愁苦、孤寂。②“拥”和“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落叶争着去拥抱石阶,竹叶轻扫窗纱,写出深秋的凄清冷寂。③运用叠词“纷纷”“珊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富有音乐美,描绘出落叶纷纷,竹影婆娑的深秋之景。【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用细节描写……”错误,此曲写景应为白描。一般来说白描指的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细节描写指的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枯败的落叶堆满石阶,一丛丛深秋的瘦竹拂过窗纱,发出沙沙的声音。焦黄干枯的“败叶”,冷清的“修竹”,用“败叶”“修竹”等景物,营造凄清孤寂的气氛,烘托心情,含蓄委婉地表达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愁苦、孤寂。败叶“拥”砌石,修竹“扫”窗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景物写得形象可感,用落叶争着去拥抱石阶,竹叶轻扫窗纱,写出深秋的凄清冷寂。“纷纷”“珊珊”为叠词,运用叠词,增强语言韵律感,富有音乐美,“败叶纷纷”描绘出落叶纷纷,“修竹珊珊”描绘出竹影婆娑的深秋之景,将景物描写得更为生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5(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地崩山摧壮士死②.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余嘉其能行古道⑥.作《师说》以贻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崩”“摧”“栈”“钩”“跬”“至”“嘉”“贻”。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2020年起,传统戏曲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下①。直播却为戏曲人暂时困顿的现实生活找到了出口,也为艺术传承、表演实践寻得了新入口。根据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多万场,现如今只需要观众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唱段。戏曲传播未来会走向何方?对戏迷来说,缺少完整表演程式的线上直播只能算作一种没有演出可看时的②、无奈之举。戏曲不可能总是网络直播中的“流量担当”。也有人对此抱有更乐观的态度,戏迷宋女士在采访中提到,前段时间京剧女演员王佩瑜在直播中和大家一起观看自己过去的演出。这种形式让人③。她认为,我们不妨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新技术并不意味着背弃传统,京剧艺术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这朵奇葩才能愈发绚丽夺目。文化生长具有其内在逻辑,传播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直播之后,戏曲在守正创新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戏曲而言,网络直播只是打开了其走近年轻人的一扇门,而要让年轻人成为“铁粉”,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艺术魅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何种意见,从业者、平台、观众等多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戏曲更好地传承下来、传播开来。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下列关于画波浪线句子语病修改正确的选项是()A.根据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万场,现如今只需要观众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唱段。B.根据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

16万场,现如今观众只需要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唱段。C.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多万场,现如今观众只需要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唱段。D.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万场,现如今观众只需要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名家唱段。19.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D.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答案】17.①举步维艰②权宜之计③耳目一新18.D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文中强调在疫情的影响下,戏曲行业的发展存在困难,故应填“举步维艰”。“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第二空,文中是说戏曲的线上直播只是一种暂时的办法,且后文提到“无奈之举”,故应填“权宜之计”。“权宜之计”,为了应付某种情况暂时采取的变通的方法。第三空,文中是说京剧女演员王佩瑜在直播中和大家一起观看自己过去的演出,这种方式跟以往大不相同,并且认为戏剧传播不妨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故应填“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三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根据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应把“根据”去掉;二是成分赘余,“已超过80多万场”成分赘余,应把“多”字去掉;三是语序不当,“观众”作句子的主语,应放在“只需要”前面。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京剧艺术”比作“奇葩”。

17A.比喻,将“浪花”比作“雪”;B.借代,“吴丝蜀桐”指代“箜篌”;C.夸张,“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天姥山的高耸。D.互文,东西植松柏种梧桐,左右植松柏种梧桐。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体的免疫系统由数百种细胞和信号分子组成,由大约8000个基因控制,错综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是我们身上仅次于大脑的第二复杂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①。这正是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老人的死亡率更高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发生免疫衰老?这与一个事实有关:②,一些免疫细胞开始出现不良反应。问题最严重的是一类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白细胞。它们构成了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不知疲倦地在血流中巡逻,寻找有害的病原体。当它们发现入侵者,③:将病原体吞下;向病原体喷洒致命的化学物质;或者自杀性地把自己抛出,像网一样把敌人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直至死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的中性粒细胞虽然仍能发现入侵者,但在追捕时,却像喝醉酒的士兵一样横冲直撞,胡乱开火。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降低了防御的速度和效率,使入侵者有更多的时间站稳脚跟;另一方面,胡乱开火造成的误伤引发了蔓延全身的慢性炎症。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①免疫系统也逐渐衰老②随着年龄的增长③就用以下三种办法将其清除21.比喻,拟人,把中性粒细胞比作“网”,将中性粒细胞抵御病原体的过程拟作与敌人厮杀并同归于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守住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的。【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句“这正是感染新冠病毒之后,老人的死亡率更高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发生免疫衰老?”等信息,可知此处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下降,故补写内容为“免疫系统也逐渐衰老”。

18第二空,根据前句“为什么会发生免疫衰老”可知,此处是解释免疫衰老的原因;再根据后句“一些免疫细胞开始出现不良反应”,可知此处是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补写内容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三空,由后句中“将病原体吞下;向病原体喷洒致命的化学物质;或者自杀性地把自己抛出,像网一样把敌人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直至死去”可知补写内容与前句是总分关系,内容上是说免疫细胞清除有害的病原体的三种办法,可以补写内容为“就用以下三种办法将其清除”。【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或者自杀性地把自己抛出,像网一样把敌人缠住”中“网”是喻体,“中性粒细胞”是本体,把中性粒细胞比作“网”,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自己抛出”“把敌人缠住,使其动弹不得,直至死去”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中性粒细胞人格化,将中性粒细胞抵御病原体的过程拟作与敌人厮杀并同归于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免疫系统的中性粒细胞是如何守住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的。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练好“冲浪”真本领,实现民族大复兴冲浪者要翱翔海浪之上,不仅要有惊涛骇浪和合适冲浪板的协助,还须拥有高超冲浪技巧、强大的勇气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时代如浪潮翻涌,新时代“弄潮儿”应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练好“冲浪”真本领,实现民族大复兴。优秀的冲浪者想要完成精彩的冲浪,需要具备多方条件:过硬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技能的基础,高而大的海浪是冲浪平台,合适的冲浪板是有效工具,强大的勇气是冲浪者的意志体现。只有海、板、人三者合一,互相联动,才能做一名好的冲浪者。同理,当今国内外局势波橘云诡,青年“弄潮儿”如果想勇立潮头,必须练好“真本领”。

19修己身是前提,要外炼体魄,内炼意志。搏击大风大浪,没有强健身体不行;肩负复兴重任,没有过硬体魄难堪。指点江山的毛泽东一生先后17次在武汉畅游滚滚长江,把游泳当作与磨砺斗志、强身健体的最好方法。除了外炼,更需内修,培养勇气,增强意志,方可弄潮时代。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勇敢走出舒适圈,来到百色,扎根基层,成为“最美奋斗者”;福建农村80后大学生林炉生抵住各方压力,回老家创建公益书院,十八年如一日;90后大学生禹化普不走寻常路,勇于自主创业,卖台湾手抓饼,实现财富自由。青年们修己身,外炼体魄,内炼意志,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展现新时代青年最好的精神风貌。借外物是手段,要借助工具,为我所用。合适的冲浪板可让冲浪者更灵活操控;用对工具和方法,奔向目的会更轻松自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爱迪生借助一根针,改良电话机,诞生第一台留声机;诸葛亮巧借东风,赢得赤壁之战的全胜。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给自己增添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中国科学家借神舟,一探浩渺宇宙;屠呦呦借中医古籍,奇取治疟青蒿素;教育借助互联网+,迎来教改的春天。可见,善假于物,是实现复兴梦征途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抓机遇是目的,要找准平台,实现飞跃。冲浪要大风大浪,弄潮要抓住机遇。当今世界局势动荡,我国正处复兴关键时期。习近平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抓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契机”,85后小伙严磊将福州油纸伞发扬光大,自立品牌,创业成功;凭借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好风”,90后大学生代辉辉回村自主创业,成立“潢川县荣华家庭农场”,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展现新一代农村青年的风采。时代大有可为,青年一代善于抓住机遇,找准合适平台,人生便可实现飞跃。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三位一体,互相促进,是成为时代冲浪者必备素养。新时代青年英才,请练好“冲浪”真本领,勇做时代“弄潮儿”,实现民族大复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由冲浪这一体育运动现象,引出人生思考。考生读完材料第一时间应该思考的是“冲浪”这一现象的本身具有什么内涵,而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可知,要成功冲浪,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海浪高且大,且可控;二、冲浪板尺寸合适,能灵活操控;三、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良好的身体素质。这其中,海浪和冲浪板是外在客观条件,冲浪者是内在主观条件。正如材料中所言,“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海浪和冲浪板是成就这项精彩运动的外在条件,这些因素,天然可以成就,人工可以形成;而冲浪超凡的勇气、高超的技能和过硬的身体则不是每个有都具备的。而在试题写作任务中,第一句交待时代大背景,第二句给出写作任务,回答新时代我们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的问题。注意这里有一个比喻句,“时代的浪潮”,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是谁?从考生来看,当然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文章要有“我”“我们青年”的融入,要有时代、身份意识的明确体现。

20对此,写作时,同样可以借用“冲浪者”这一比喻来展开写作,说明我们新时代青少年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勇担使命,冲锋突破,奋勇向前。对此可由冲浪运动引申说明,新时代青少年同样在时代之浪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时代舞台广阔,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巨大。时代之浪够高够大,但是我们只要奋力拼搏,也是可以完全掌握的,“风浪越大,鱼越大”。我们要勇抓时代机遇。对此,我们还要找到人生的“冲浪板”,就是寻到到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技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时代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演绎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做好迎击时代浪潮的准备,要有迎接挑战,搏击时代风浪的勇气、担当、自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含专业技能、学识才华),积极修炼己身,锤炼勇毅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立意:1.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时代“冲浪者”。2.站在时代的浪尖起舞。3.练好“冲浪”本领,实现民族复兴。4.修己身,借外物,抓机遇,实现复兴梦。

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