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

ID:83238519

大小:2.00 MB

页数:5页

时间:2023-08-09

上传者:139****0482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_第1页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_第2页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_第3页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_第4页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_张伯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JOURNALOFMINNANNORMALUNIVERSITYNo.4.2022(总第127期)(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General.No.127《性自命出》的性情论——兼论其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张伯宇(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 要:《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在学界未成定论,仍有待从人性论、修养论进行更深刻细腻的较论。心、性、情的相关论述,是儒家哲理作为“生命学问”的意义基础,也是朱子建立孔、孟学统的依据。《性自命出》以丰富、细致的概念,撑起了早于孟子学说的儒家性情论架构;但孟子性善论明确的人文抉择与宣示,却是《性自命出》付之阙如的大义。就思想观念发展来说,孟子性善论可说是《性自命出》性情论的进一步发展。但二者在具体工夫修养论的差异,显示了在没有其他有力考证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肯定彼此的传承关系。  关键词:性自命出;性善论;思孟学派;儒学;乐教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114(2022)04-0075-05DOI:10.16007/j.cnki.issn2095-7114.2022.04.007《性自命出》问世以来,备受学者们重视,其中对天、道、性、命、心、情的说法,常被用来论述从孔子到孟子之间的思想发展。这些论述中有一项重要的具体题目,即:“《性自命出》能否代表子思、孟子学派思想”。这[1]94个题目主要是从几条线索来建立的,其一《,荀子·非十二子篇》中将子思、孟轲放在一起批评,说他们“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可见,“思孟学派”的说法即由此出,而“五行”就是思、孟学派的学说标志。在《郭店楚简》中与《性自命出》一齐出土的儒家文献,就有一篇讨论仁、义、礼、智、圣“五行”的《五行》,还有一篇《鲁穆公[2]问子思》,及一篇《缁衣》,据李学勤考证,这三篇应该属于失传的《子思子》之部分。其二,就《性自命出》中所[3]179[4]17谓“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等说辞,可以《中庸》“天命之谓性”一语概括,此等将性与天命直截联系的说法,除《中庸》外,在孟子及其之前的儒家文献中都未曾明白说出;又《中庸》历来多被推[5]断与子思有关。其三《,楚简》中除《性自命出》之外的其他儒家文献,无论从措辞还是内容上看,大概都属于较为原始的儒家思想材料,与子思学说的时期相符合。尽管《性自命出》极可能代表思孟学派的思想,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更深刻地、更细腻地从“人性论”与“修养论”的视角去观察,认为《性自命出》中的“性情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似有异趣《。性自命出》除了未曾明言”性善”之外,又以本能言性;更在工夫修养论上专谈师法学习的重要,并特别强调、申述《礼》《乐》教化的意义,对《诗》《书》只是一笔带过,与孟子特重《诗》《书》之举迥[6]然不同,反倒有几分类似荀子学说。由是,将《性自命出》归于思、孟学派的判断,也有不安犹疑之处。总之《,性自命出》的思想史归属,虽然有若干考证上的线索可循,但由于其中人性论问题尚需厘清,因此在学界中仍然未成定论。如上述,学界在讨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时,已进一步从人性论加以省察。但是,“性善论”是否就是“思、孟学派”的必要条件呢?如上所述,所谓“思、孟学派”的说法其原始于《荀子·非十二子篇》,从这段文献来看,荀子认为子思、孟轲一派在学说上的特色主要就是“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其具体学说则是“五行”。此处荀子所认定的“先王之统”,主要着眼在古圣先王的“文章”,即“礼乐”上。“五行”依楚简《五行》篇来看,就是“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荀子认为思、孟一派虽声称继承孔子学说,也略有师法先王的内容,如〔收稿日期〕2021-08-25〔作者简介〕张伯宇,男,台湾台北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75·

1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所作的“五行”说有“礼”等一格,但是却不能充分正视具体礼乐文章的重要,不够强调礼乐教化,而说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不能达到治平天下、体统万民的功效。在这段文献中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评,并没有明白说到“性善论”的问题。同时,荀子在《性恶》篇中批评性善论时,曾数次批评到孟子的“性善”之说,却没有一次提及子思,则“性善”此一题目似只是孟子所标榜。因此,从表面上看,思、孟学派的性论,未必得以“性善”作为名目。然而,从深层看,没有“性善”为名目的性论,是否就不能有性善论的内涵呢?“性善论的内涵”是什么?《性自命出》没有“性善”的名目,但其中性情论与“性善论的内涵”是否有正面的关系?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讨论“《性自命出》是否属于思、孟学派”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内容。因此,本文将比较《性自命出》的性情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论其异同,以作为讨论《性自命出》思想归属的基础。一、《性自命出》性情论的主要概念及其架构《性自命出》一开始就展示出以天、命、心、志、性、情、物、义、道等名义所撑起的理论架构:凡人虽有性,心无奠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知情者能出之,知义者能纳之。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凡性为主,物取之也。金石之有声也,[3]179弗扣不鸣也。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性”是直接由“天”之所“命”于人生的本始禀赋。此处的“天”是一切崇拜、景仰之所指,看不出人格上帝的意味,但也不是那种超绝在时间之上的理则,看不出来有任何抽离掉云天等现象的必要;换言之,这里的“天”就是一般所说的天空,没有神秘的意旨,也不是思辨分解出的所谓理型,或与之对立而生的所谓现象;对此“天”的崇敬、信仰与深情,与昭明在上、广大无垠、包覆万物的意象,完全结合在一起,作为人生托付之所指;这份托付就是“天”对人的不断创生化育,就是“命”。此“命”落在个人具体生命上来说,就是“性”。而“性”作为人生的本始禀赋,并非指人的个别形躯,但亦离不开个别形躯。没有形躯,也就没有具体人生可说。“性”就是具体人生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包括各种格调、感觉、本能与愿望的向度,所以说“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又说“好、恶,性也”,又说“善、不善,性也”。但这些格调、感觉、本能与愿望的向度,只是一个“可能性”,其“现实性”只在“活动”中实现。原文载:“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喜、怒、哀、悲之动,情也。”由此可知,“情”就是“性”的活动,而“情”等活动必然是一应对酬酢的动态结构或物交之际,此应对结构的一端是“物”或“势”,另一端是“心”。正所谓:“金石之有声也,弗扣不鸣也。虽有性,心弗取不出。”也就是说:“心”之于“性”,有如“扣”的行动使金石在“发声”中展示其“声之性”,即“心”就是使生命力展示生命的行动。可见“心”就代表了人的自主、自觉意识,即“主宰义”“知觉义”,为“使”性成情者。“心”的觉显则一起觉显了“物”,此时“物”就是与我心所对者。“即其见于外,物取之也”一句,正说明了“性”此等可能性,在“情”动“心”使下,与“物”酬酢落实的情状。其实此处“心”与“情”都指的是活动,只是特以“心”标明出主宰与知觉的意义。而此“心”的主宰义亦含一自由的弹性在里面,所谓“心无奠志”的“志”,是心之所向、所止,是更具体的“心意”;而“无奠志”,则需要“使奠志”的工夫。在此即是“教”。而“教”是以“性”为主,具有因“物”取之、顺之、成之的作用。换言之,“教”必须以天生的生命力,包括各种格调、感觉、本能与愿望等作为底蕴;复以此因顺各种形色分殊的情境与物事,习练各个应对进退的方式。又可说,此“教”是以先天本性,加以后天培养的作用,教化后展示的生命力,就是天生人成的成果。如刚硬的笾梪之器,是以刚硬的目的为涉求,配合木材的体质而完成的;又如柔软的绳约,是以柔软的目的为涉求,配合丝麻的体质而完成的。人的生命品格,也是人本性结合后天教养而完成的。由于每个人后天的教养各有不同,所以才会认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事实上,人生的活动总是在后天经验当中,人心的感知与判断也总是在后天经验当中,我心在物交应对的当下,所能够体会、把握、实践的种种本领及成果,也几乎无法分辨出哪些是天生的、哪些是人成的,因为一切的活动都业已在人成中,与后天人为的行动总是分不开的。这一段文献中还有一句格外重要,即:“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而“道”这个词是一个具有正面价值、理则的概念,指向人生当循的道路,所谓“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正表示了“某种”不尽同于孟子之说的性善论。但“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究竟该如何解释呢?《性自命出》下文论“乐”的部分,正是对“情”的深刻阐释。承上所说,人生本始之生命力“性”只是一可能性,其现实性总是在后天人为的工夫中完成。后续文献便·76·

2张伯宇:《性自命出》的性情论第4期叙述了各种实现“性”的方式:凡性,或动之,或逢之,或交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逢性者悦也,交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凡见者之谓物,快于己者之谓悦,[3]179物之势者之谓势,有为也者之谓故,义也者群善之蕝也,习也者有以习其性也,道者群物之道。凡与性相关的动之、逢之、交之、厉之、出之、养之、长之七种作用,均以物、悦、故、义、势、习、道七类情形相对。此处的“之”字指的就是“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七种方式或因性而成、或厉性而成,要之皆有长养变化的效果,可知“性”的内容是必须有增益、有调整的,绝不是自给自足、一成不变的道德法则。又可注意者,此处的“义”为“群善之蕝”,而“道”为“群物之道”,要之皆为通人我、和事物之义与道。此义正合于此心此情物交应对的结构。这七种养性方式的关系究竟是平列的,还是互有轻重、互有干涉、互有统属,就文献来看并不清楚。但可说其中“长性者,道也”的“道”是“教”的重要内容。“性”的长养完成,就此亦可说是对“道”的追求。《性自命出》以下便从论“道”开始:“凡道,心术为主。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此处说“道”是以“心术”为主,又说“道四术唯人道可道”,此“心术”是否就是“人道”呢?从文献看并不明确。《上博简·性情论》的释文者,认为“道四术”指的是以下的诗、书、礼、乐四科,但下文已明说此四科“始出皆生于人”,应属“人道”之列,则“道四术”非指此四科可知。道四术中唯人道为“可道”,其余三术只是“道之”。至于“可道”与“道之”到底有什么不同,单从字面上分不明确,但从上下语脉来看,“可道”应表示人生之自主自决义,而“道之”当作因应、顺从之义。此又是一天生而人成的结构。承上述,从义理推想,“心术”当等同于“人道”之义。文献在论“人道”之后,接着就说到圣人以诗、书、礼、乐等四科作为“教”的主要材料。“教”就是“生德于中”的作用,则是以“教”至于“化”的形容,此义正呼应上述长性、养性、取性之说。《性自命出》此下便是论“礼教”与论“乐教”。此下略过诗教、书教不论,有可能是阙文,但本文认为更可能是措置不论。此下论礼教的部分也很短,后面则有一大段专论乐教问题的说法《。性自命出》性情论的具体内涵就在于论乐教。二、《性自命出》性情论的具体内涵:论乐教《性自命出》论乐教问题:“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拔人心也[3]180厚。闻笑声,则馨如也斯喜。闻歌谣,则陶如也斯奋⋯⋯”解析如下:“笑”是礼之浅泽,而“乐”是礼之深泽。此处的“乐”非但是今日所谓“音乐”之义,更是指“内心深处悦乐”之义,可统说为“沉浸在音乐时的内心状态”。此一“泽”字就点出润泽入里的意思。严格说起来,“乐”是“礼”的一部分,但相对于“礼文”来说,则“乐”是“礼情”。就此义看亦可分说礼、乐《,荀子·乐论》说“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即是如此。此处的“笑”亦兼指“皮笑”与“心笑”。以“笑容”本身作为一种表情而言,其所表之情只需浅层的悦乐即可;相对于此,“乐”指的是深层的悦乐。“笑”与“乐”都是“情”,都是感情,却有浅、深不同可说。此处的“声”就是今日所谓的“声音”,在价值上属中性义。《性自命出》的作者,肯定了人所发出的“声音”与其“内心真情”的呼应关系。依上述,“性”的质地是各种“气”或“气”的各种可能,“心”或“情”是“性”之动。则可说“气之动”就是“情”。一个人当下的气质无法造假,“声”就是气质的表现,真情实感之所注,其发声随之而然。《乐记》说“唯乐不能为伪”,亦是此义。由是,“声”就直接表现了“心”“情”。“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发出什么样的声;反过来,被引导而接受了什么样的声,就会化为什么样的心情。故曰:“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拔人心也厚。”这种声、气、心情相感相应的模型,就是乐教得以成立的原因,也是要提倡雅乐教化,贬抑郑、卫等流靡俗乐的理由。谈到雅、俗的问题,在标榜“去一元化”的今日,很容易引起争议。其实雅、俗的分别,在《性自命出》来看,就如同“乐”与“笑”的分别,一为深泽,一为浅泽。《孟子·尽心上》曾说:“可欲之谓善。”人生之可欲者皆可善,但鱼与熊掌不得兼之时,则舍鱼而取熊掌;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则舍生而取义。“乐”与“笑”皆是快乐,但较之则可分出久大深厚之所在、形上扩充之归向,如水之胜火,莫之能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接着文献论及“古乐”“益乐”时说:“凡古乐隆心,益乐隆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凡[3]180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解析如下:此处的“古乐”与“益乐”都是正面的音乐,都属雅乐。“古乐”自然是指较远古的雅乐,其中含有深刻入里的感情,故能“隆心”。相对于“古乐”,“益乐”是后代转益增衍的乐曲或乐技,此乃由于文明时变,应运而生者,故说“隆指”,能表现各种与·77·

32022年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时增益的形色情状。然“古乐”与“益乐”要之皆有“深泽”灌注其中,故皆可以为教化之效。情为深泽,而文可时变《,性自命出》在此亦涵一通变观。然而,什么才算是“深泽”呢?《性自命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即在“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一句中。此处的“乐”,却是用与“哭”相属的“悲”字来形容。在上处“乐”与“笑”有关,此处却又与“哭”有关,乍看之下似有冲突,其实不然。此处的“悲”就是深刻地动心,充实、安定、沉稳、庄重、果决、坚定、凝肃、敏感、通达,而近乎哀伤,此当下是一极柔软、极宽容的心境。以意推之,即可说是“仁”。敏感便是仁,宽容便是爱,“仁”本来就是敏感通达的心境。《性自命出》中说“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出于性。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正可推申是“以乐、悲深泽为仁”的明证。此“仁”心,孟子以“怵惕恻隐”形容之,阳明以“真诚恻怛”标榜之,老子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诸如此类者,岂不皆如一“悲”心。今日所谓“慈悲”,亦是此义。由此可知,人之或哀或乐,其深处的基底都是一个“心”,故说“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则就《性自命出》论“乐”与“悲”来说,其实义已近同于孟子性善论之真义。此下如“恋恋如”“戚然”“浚深郁陶”等的形容,也都是对此心“深泽”之形容。因为肯定、信任了人心的深泽与真情,才能讲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的说法。人群聚居的生活秩序,就是用人心之深泽所支撑起来的。当注意者,由“情”至于“道”还是有一点距离在里面。因为“情”是个别具体生命的真情实感,有“深泽”为基底,更涵融“浅泽”在一起。个人与个人的真情交流,未必都尽合于通群我之义、道,所以仍然要从既成的美好社会经验中学习。《性自命出》中提出的就是学习诗、书、礼、乐等古圣先贤的经验智慧,其中尤其是重礼教与乐教,更进一层则最重在乐教,“求其所为”只是在外貌文样上去要求,纵然在形迹上可易得一比拟近似,但却很难能求其心亦如之。“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若不能达到其心的真诚情感,虽然能够在行事之迹表现,但却不可贵。就达到“求其心”的效果来说,与其从礼文上要求其行而入里,不如从礼情上感动其心,这就是“乐教”。乐教就是要动其深泽。最后《,性自命出》阐述一个理想的人格、一个君子,于各种应对进退时当有的态度。则又是从论乐教之后,涵融回礼教去了。《性自命出》文末说:“君子执志必有夫注注之心,出言必有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3]181齐齐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君子身以为主心。”君子经过各种“长性”“教”的方式之后,完成了一定的品格、培养了可善的“性情”或“气质”,就必在应对进退中有一分以仁爱深泽为本的真诚在里面,而更能不断地长养性情、修身行道。所谓“君子身以为主心”,则是以“身之”等实践行动来挺立、彰显此“心”。三、《性自命出》性情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关系由上述可知《,性自命出》性情论的具体内涵,其实就是以“心”“情”之“深泽”感动为主,也就是以“仁”为本。此主、此本不是一个静态的理则,也不是一个先验独立的主体性,而总是表现为一与“物”交接的感通体、作用体。“性”只是一可能性的存在,性之动而为“心”为“情”始有现实性的成立。此性由“天命”所生,更由“人文教化”不断增益其内涵,理想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开展、不断实践人格人性的历程。在实际人生中,“天”是一个对越在上的保证,是人生信仰之所指,但切实的“命”确只在人情感通中自我赋予。依此义看,“天命”亦即是“自命”,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亦自心出人成。依照这样的诠释结果《,性自命出》的性情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其异同是如何呢?孟子谓:“学问之道无[4]333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见,其性善论的工夫论原则就是“求放心”,进一步则有“知言”“养气”等细目(见[4]229《知言养气章》)。此等工夫修养与《性自命出》所强调的“教”(尤其是礼乐之教)确有异趣,此固不待言。况且,知言、养气,本是孟子自己秉持的工夫,至少在《孟子》里面并没有将知言、养气视作每一个“君子”甚至是每一个人都当循行的工夫。关于这个一般君子乃至于一般人的修养方法,孟子除了“求放心”的大原则外,并没有更具体、细目的说明;而《性自命出》所说的“教”,却指的是君子乃至于一般小民都可使用、都当使用的方法。《性自命出》所论“性”处,并没有加上“性善”的名目;孟子则明白指出“性善”之说。孟子答公都子问:“乃[4]328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接着便举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仁义礼智四端之心,并说明为人皆有之。则孟子所谓的性善,亦不是一个现成性,而仍然是一个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却有一种不容自已·78·

4张伯宇:《性自命出》的性情论第4期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从人心人情的萌动中自我发现,在“不思”“不虑”等不经意的情况下,自然出现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端之心,其实也就是一种情感,这份情感的动向就是善。孟子所说的性善,是从心的情感同愿望来说的。人有四端之心等体贴物我的感通,但也同时有自私自利、躯体需求的情感与欲望。这些心的欲求,要如何解释呢?从形躯上起念的欲求当然也是正正当当的愿望,也是不能说是不善,但孟子说:“生,[4]332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四端之心等“义”的愿望,在与形躯起念等“生”的欲求有不可得兼时,才舍“生”而取“义”。因此,在“生”与“义”在没有冲突的时候,都是“善”,不能说“义”是善,而“生”是中性义;更不能说“义”是善,而“生”是恶。总之,孟子所说的“性”从来也就不是决别于“生”来说的。所以仁义固是天性,形色亦不能不是天性。但孟子明白地强调出,仁义之欲在人心中自然甚于形躯之欲,如水之胜火,由仁义行才是人心深处最安定、最充实、最沉稳的归向。有鉴于此,孟子把人生的行事目标都专注从仁义礼智的愿望来设想,因为这份体仁、体义、体礼、体智的情感,不但是最深沉安稳的,更是人心能自我给予充实、给予满足的。孟子曾有“性”“命”之辨,即曰:“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4]369谓命也。”于是,从“性”由内发,“命”自外作的角度出发,孟子“选择”将仁义礼智的愿望视作“性”,而将个别形躯的欲求用“命”来安顿。依语义看,此“义之欲”与“生之欲”虽同样来自天命所赋予的性,但是孟子加上一人文选择的工夫在里面,便也是天生人成。仁义礼智的愿望是善性,体仁、体义、体礼、体智是尽心,个别形[4]349躯的欲求亦是善命。尤有甚者,孟子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故进一步认为“存心、养性、事天、立命”。可见,“命”在此处不是人生不可干预的律令,而是人以事天的人为行动来成就的“天命”同“自命”。统而观之,孟子的“性”仍然是“心弗取不出”的可能性,而“心”亦与“情”同质,是动态地、物交地实现性,故“心”亦总是带有知觉义与主宰义。“心”的方向,就选择以仁义之欲为本,发扬天命人性中最可贵的内涵,故称所以立命也。至此可知《,性自命出》的性情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其说在天、命、性、心、情等观念的名义上,有共同的基础,也由不同的论述来表达出对人心中充实、严肃情感的体会。《性自命出》将“性”用“气”来说,孟子性善论的“性”又何尝舍“气”而独在?但孟子的性善论,有明确的人文抉择与宣示,这份精彩与进益,却是《性自命出》付之阙如的大义。就思想观念史发展来说,孟子的性善论可说是《性自命出》那种性情论的决定性进展。但孟子性善论与《性自命出》性情论在具体工夫修养论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没有其他有力考证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肯定二者有学术史上的学承关系。参考文献:[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C]//《中国哲学》编辑部,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3]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C]//《中国哲学》编辑部,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6]陈丽桂.郭店儒简《性自命出》所显现的思想倾向[J].中国学术年刊,1999(20):137-150.〔责任编辑 汤儒韬〕TheTheoryofNatureinNatureOriginatesfromtheMandate——OnitsRelationshipwithMencius’sTheoryofGoodNatureZHANGBo-yuAbstract:TherelationshipbetweenNatureOriginatesfromtheMandateandthe"Si-mengSchool"hasnotbeenfinalizedintheacademicworld,soitstillneedstobediscussedinamoreprofoundanddetailedwayfromthetheoryofhumannatureandthetheoryofself-cultivation.Therelevantstatementsofmind,natureandemotionarethebasisofConfucianphilosophyas"lifeknowledge",andthebasisforZhuXitoestablishtheConfucianacademicsystem.Withrichanddetailedconcepts,thebooksup‐portstheframeworkoftheConfuciantheoryoftemperamentearlierthanMencius,butMencius'sclearhumanisticchoiceanddeclarationofhistheoryongoodnatureisthemainsignificanceabsentinthebook.Intermsofthedevelopmentofideology,Men‐cius'stheoryofgoodnaturecanbedeclaredtobe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theoryofnatureandemotioninthebook.How‐ever,thedifferencebetweentheminthetheoryofspecifictimeandcultivationshowsthatwithoutmorepowerfultextualre‐search,wecannotdirectlyconfirmtheinheritancerelationshipbetweenthem.Keywords:NatureOriginatesfromtheMandate;theoryofgoodnature;Si-mengSchool;Confucianism;musiceducation·7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