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语》两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论语》两章《论语》两章(通用14篇)《论语》两章篇1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见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熟悉孔子虽遭挫折,仍不躲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行而为之”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谈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劝说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见的动身点的理解;(2)对两篇对话体谈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同学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1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校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同学背诵后转入新课)今日,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 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同学看〔预习提示〕和解释①。老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训练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见实行礼治,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的观点。为宣扬其主见,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晚年致力于训练工作,整理、讨论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果,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能的同学。 二、指导预习 1.同学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 颛臾(zhuān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 “无乃……与”“何以……为”
2 2.思索:(1)文章中,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全文) 2.讲读第1段 (1)指名同学口译第1自然段 (2)讲解重点字句:①“无乃尔是过与”这不是你的过错吗?反问句。“无乃……与”是固定句式,表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唯恐(是)……吧”。“无”、“乃”,即“不”、“是”,“与”是疑问语气助词。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过,动词,归罪之意。与,通“欤”。是,宾语提前的标志。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疑问句式。 (3)老师提问,引导同学作答。 ①第1段写什么内容? 第1段写孔子反对他的弟子讨伐颛臾。 分析:第一句,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伐颛臾。其次句,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把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的谈话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
3 ②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求的过错?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什么? 第一问: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 其次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以为东蒙主”),不行伐;一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一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非季氏所当伐。 3.讲读第2段 (1)指名同学试译第2段,老师订正。 (2)讲解字词难点:“夫子欲之”的“之”,代词,指讨伐颛臾。“持”,扶持;“颠”,倒下。 (3)老师提问,同学作答 孔子其次次谈话中引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喻表明什么观点? 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 分析:孔子对冉有的自我辩解赐予反对,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文中用虎兕比方季康子要对颛臾动干戈,龟玉是比方颛臾将要遭灾。 4.讲读第3段
4 (1)讲解重点字词句: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提示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倾,倾覆。②“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已经来归附了,就应当加以安抚,使其能安定居住下来。来、安,都是使动词。③“萧墙”见注。现有成语“祸起萧墙”。 (2)指名同学翻译第3段。 (3)老师提问,引导同学作答。 ①本段写什么内容? 写孔子进一步驳斥冉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见。 ②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见,从课文中找出原文作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③请找出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小结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谈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亮,显得慷慨激扬。孔子认为财宝不均、.担心是国家之患,主见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见的根本动身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秩序。
5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对,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加了劝说力。 四、练习 1.解释下列加黑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虎兕出于柙 ③龟玉毁于椟中④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 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参考答案:1.①对;②从;③在;④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略) 五、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三、孔子驳斥冉有,提出观点 政治主见: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其次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荷蓧丈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6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今日我们来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的文章。 板书课题:《荷蓧丈人》 二、指导预习 1.默读课文,细看注解,基本读懂课文。 2.在课本上补写出第一段省略的成分。 3.课文共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本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同学试译第1段 (1)解难:①“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孔子后面。从,跟随,“从”后面省略了“孔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之意。②“以杖荷蓧”以,介词,用;荷(hè),肩负;蓧(diào),除草的农具。③“四体”,四肢。④“食(sì)之”,请他吃饭。食,“请……吃”。 (2)老师提问,引导同学作答 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见清静无为,主见避世,主见“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处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行而为之”。 ②子路对荷蓧丈人的态度如何?
7 子路见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尊敬敬地站在那里。(“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头对子路很生气,很傲慢,见子路对他恭尊敬敬,又热忱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现田园生活的安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见,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④孔子为什么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见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者们的主见。命令子路“反见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义。 2.讲读第2段 (1)指名同学翻译第2段 (2)讲解重点字词:①“洁”,形容词用作使动词。②“大伦”,指君臣之义。 (3)引导同学进一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在第2段中找出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见的语句。 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见的语句是: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歧义辨释:
8 第2段就课文看,是写子路回来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谈论。另一说法:“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即“子路反,子曰”,这一段谈论好像应当是孔子的话。此说是有道理的。 3.归结全文 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状况。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行废”的一番谈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当出来做官,关心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行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雪白之身,却遗忘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由于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接受,也应当出仕,连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躲避现实,乐观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行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乐观的。 四、练习 1.指导同学完成“思索和练习”一。 2.在下列括号中补上省略的成分: (1)明日,子路行,以(之)告(孔子)。 (2)(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
9矣。 3.笔译第2段。 五、板书 荷蓧丈人 一、子路遇荷蓧丈人(叙述) 荷蓧丈人:隐者清静无为隐居避世 子路:恭尊敬敬(态度) 孔子:欲告之君臣之义 二、子路的一番谈论(君臣大义) 孔子的主见:不仕无义反对消极遁世知其不行为而为之《论语》两章篇2 二十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见及其“知其不行而为之”的乐观的政治态度;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复习一些文言虚词; 3.了解本文的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见”“列”“先”“后等文言实词。 2.难点:本文中孔子的政治主见和态度。
10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字词正音: 颛臾zhuānyú(古国名)兕sì(独角的犀牛)柙xiá(关闭猛兽的笼子)椟dú(匣子)条diào(古代除草的农具) 《论语》和孔子: 《论语》20篇,内容主要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依据师授编集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先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2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41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由于宋国的一次政治变乱逃到鲁国,定居在鲁。孔子的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过了一段贫困的生活,中年在鲁国做过三个月的司寇。中年以后,他用全部精力从事训练工作,整理、讨论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能的同学。 季氏将伐颛臾 时代背景:
11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遍状况。鲁庄公有弟三人: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由于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者: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昭公之时。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后氏斗鸡生隙,而起冲突,昭公也许有一点恨季孙氏的跋扈,故站在后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氏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战胜,并杀后照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11年(公元前562年),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5年(公元前531年),三家调整了相互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昭公企图剪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 季氏⑵将伐颛臾⑶。冉有⑷、季路⑸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 (兴兵)攻击用兵 臾⑹。”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⑺?”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之)为 莫非这不是你的过错吗从前让做祭 尔是过:是尔过,这是你的过错
12 东蒙主⑻,且在邦城之中矣⑼。是社稷之臣⑽也,何以伐 祀蒙山的主祭人况且(颛臾)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 以……为……:表疑问语气 为⑾?” 呢 第一句话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筹伐颛臾。其次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提出两点看法:其一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其二,收氏攻打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曰:“夫子⑿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 要攻打它我们两人主见(这样做)从前 周任⒀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止者⒁。’危而不持, 说过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临危抱持 陈:施展力:才能就:充任列:职位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⑴?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13 颠跌搀扶还要用那帮助者干什么呢况且话错了老虎野牛从槛中逃出 焉:何相:帮助者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⑵?” 和在匣子里这是什么人的过错呢 本段讲了其次个问题,即孔子从三个方面分析季氏的错误。 冉有针对孔子的批判而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当即赐予反对。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假如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接着孔子运用比方论证,恰切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莫非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明显不是,应是看管人员的过错,是一种失职。在孔子看来,季氏原来就是不通仁义的人,他的胡作非为是他的本性打算的。而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盼望各国诸侯能重用他,从而推行他的政治主见。各国诸侯并不接受他的主见,于是他从事训练,盼望他的同学到各国诸侯去参政,连续推行他的政治主见。而现在,冉有和季路恰恰违反了他的原则,于是他慷慨激扬地批判他们。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⑶,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 现在那城郭结实离费很近夺取代肯定成为的
14 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⑷。 忧虑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情愿去作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丘⑸也闻有国有家者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⑺。 我听说过国君和大夫怕(东西)少(安排)匀称贫困安定 国:诸侯的封地为国家:大夫的封地为家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 (财物)平均就没有所谓的贫困(上下)和谐就没有所谓的寡(上下)相安就没有 倾⑻。夫如是,故远人⑼不服,则修文德⑽以来之⑾;既 所谓的倾覆之患象这样本国外的人就培育文教和德化来招他们来既然 文:文教(指礼乐)德:德化(指仁义之政)来:使……来 来之,则安之⑿。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 招来他们就使他们安定下来关心季氏一国 分崩离析⒀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⒁,吾恐季氏之忧,不 民心弄到把守却谋求在国内公干戈唯恐忧虑的
15 在颛臾,而在萧墙⒂之内也。 鲁国的内部 本段谈论第三个问题。 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结实,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害。从这句话看,冉有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而前边却说:“吾二臣皆不欲也。”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两面派态度激怒了孔子。于是,孔子首先批判他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同时指出冉有提出讨伐颛臾的理由是强辞夺理。这个道理在谈话开头,孔子已经从三方面作了分析。这里,孔子提出他的根本的政治主见,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心。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古本有误,应当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担心”,由于“贫”与“均”是指财宝,“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的“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假如季氏抢占它,就会引起.动荡,就会“担心”。接着,孔子批判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
16 结尾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减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摸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阅历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论点,从驳论角度看是很雄辩的。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谈论文。文中记载孔子与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颇为鲜亮,心情也显得慷慨激扬。孔子虽然历来主见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其次课时 荷条丈人 子路从而后⑵,遇丈人⑶,以杖荷条⑷。子 跟着(孔子)走路,落在后边(一位)老年人用肩杖挑着耘田的竹器 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我的先生勤劳辨别不清谁是你的先生 植其杖而芸⑸。子路拱而立⑹。止子路宿⑺,杀鸡为 把他的杖插在地上就去除草拱手立在一旁留(在家中)住宿做
17 植:插芸通耘,除草由:使……由,留 黍⑻而食之,见其二子焉⑼。明日,子路行,以(之)告⑽。 黍饭给他吃叫他两个儿子来和子路见面其次天走了把这事告知(孔子) 见通现,出现 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⑾。 这是一个隐者呀叫回去子路到他家丈人已外出了 子路曰⑿:“不仕无义⒀。长幼之节⒁,不行 回来后,孔子说(一个人)不出来做事,那是不相宜的的礼节 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⒂?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⒃。君 废止之间的正常关系为什么可以废止呢使自身清洁却了君臣关系 如之何:如何,为什么其:表反问语气洁:使……洁 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⒄。道之不行,已知之矣⒅。” 出来做事做他应当做的事道没有被当政者采纳已经知道 之:取独道:政治主见之:取独
18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谈论文。文中记载了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天下时见到荷条丈人一段对话。其中,有记叙,有谈论,有评论。文章归根结底是表达观点,所以,可以认定本文是谈论文。 文章可分四个部分: 1.(开头至“子路拱而立”) 子路与孔子同行,落在后面,遇到荷条丈人,向他打听老师的去向。荷条丈人借题发挥,不谈孔子的去向,却谈的另一个问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感到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尊敬敬地站在那里。荷条丈人是隐者。隐者是主见避世的,一般属于道家学派,主见清静无为,主见避世,主见“小国寡民”。他们认为.的混乱是无法整治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不如袖手旁观,落个悠闲自在。孔子处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在他们看来也是“知其不行而为之”。 2.(“止子路宿”至“见于二子焉”) 荷条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了鸡,做了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 荷条丈人开头对子路很倨傲,见到子路对他恭尊敬敬,又热忱接待他。这是有他用意的。虽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但他的意思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安静、团聚来给子路看。 3.(“明日”至第一段末)
19 其次天,子路回去,把这件事告知孔子。孔子叹息说:“这是一个隐者呀!”命令子路再回去见他。子路到他的家,他已经出门了。 孔子一听便知道这是一个隐者,可见孔子对道家学者的主见也是深深了解的。孔子为什么命子路回去见他呢?叹其为隐,而又欲其不最终隐,故使子路反见以挽回之。 4.子路回来后,孔子发了一通君臣之义的谈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忠于君)。所以,荷条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当出来做官,关心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行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条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雪白之身,却遗忘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由于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接受,也应当出仕,连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业: [思索和练习]第一题、其次题、第三题。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温钧编写整理)《论语》两章篇3 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 10《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把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0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比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预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起爱好,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殊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日,其精华部分依旧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1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宏大的思想家、训练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讨论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训练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当时.的政治生活状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①范读:老师朗读示范。同学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读:同学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同学沟通后,老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老师应当在分析中给同学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22 1、同学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老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留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详细语言环境,读准字音。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沟通: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相互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老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同学自主阅读) 同学思索: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同学沟通后,老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虚心,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索和复习。 同学再思索:哪些语句强调虚心,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索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虚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索、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训练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3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准备? 五、课外延长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爱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沟通展览。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老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沟通:班上沟通,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4 ②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沟通写松柏的诗句,同学小组内沟通。 同学争论沟通: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