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世纪外国文学选讲》课件第二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二讲艾略特与《荒原》○1.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研究○2.《荒原》的叙事线索、表意结构及主题○3.《荒原》中的艾略特生平档案○4.《荒原》中的“非个人化”手法
11.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研究o与强调作家的情感、才华、个性等作家的自身性因素的浪漫主义不同的是,艾略特更加强调的是作家的外部性因素:艾略特实际上就把诗人的个人经历、情感等因素与诗歌作品切割了开来。
2在艾略特看来:“艺术家必须忠实、听命于身外的某种东西,为之放弃自己,牺牲自己,以便为自己获得独一无二的地位。”
3“诗人的头脑实际上就是一个捕捉、储藏无数感觉、词句、意象的容器,这些感觉、词句、意象等储藏在大脑中直到能够形成新化合物的所有元素到齐为止。”“诗人没有个性需要表现,诗人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种种印象、经验以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
4○在此基础上,艾略特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诗歌批评理论:○诗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它所包含的感情和见解不同于作者的感情和见解。○评论家评论诗歌作品,只能就文本谈文本,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到诗人的生平当中寻找答案。
5艾略特声言:“一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有它自己的生命;它的各部分所形成的事物,完全不同于秩序井然的传记资料的主体;从诗里所产生的感觉、情感或想象,是不同于诗人头脑里的感觉、情感或想象的某种东西的。”
6○对于《荒原》的研究○学术界对于《荒原》的研究最初普遍受制于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大都集中在对作品文本的“细读”上,而一般很少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过程、心态来进行。如《T.S.艾略特的诗歌和戏剧:来源和意义的研究》《T.S.艾略特:诗歌的设计》。
7○直到60年代,艾略特的批评理论开始受到理论界的质疑,批评界对于《荒原》等艾略特作品的研究也随之开始逐渐摆脱艾略特批评理论的束缚;随着《荒原》原稿的发表,艾略特的生平遭遇连同他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才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如《艾略特的早年生涯》,《T.S.艾略特》《艾略特的新生》等
8○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与文学作品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不可能不发生关系;文学作品源自作者的心灵,它也只能是作者心灵的反映。作家进行创作,意识与无意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化”决定了诗歌的选材取向、基本思想及情感走向,而“非个人化”则决定了诗歌的材料处理方式以及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创造。
92.细读《荒原》——叙事线索、表意结构及主题○《荒原》的题意及表意结构:《从祭仪到传奇》中寻找圣杯的传说;《金枝》中有关丰年神祭习俗的描述;《圣经》中有关上帝对悖逆之人惩罚的誓言。三者套用,为《荒原》编织出了一个整体性的表意结构
10○这片土地的命运与渔王的身体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渔王因伤残失去了生殖能力的时候,这片土地便遭到了诅咒,大地龟裂,草木枯萎,牲畜也不繁衍,这里成了一片荒原。唯一的解救之法便是由一位年轻的骑士佩带利剑到凶险的教堂去寻找圣杯;只有找到了圣杯,获得了关于圣杯仪式问题的答案,渔王的身体才能康复,荒原才能重获生机。《从祭仪到传奇》
11○古代埃及及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存有丰年神祭祀的习俗。人们每年夏季将丰年神像埋入地下或吊在树上,又或者浸入水中,为其复活做准备,希望它能在来年为世间带来无限生机。《金枝》
12○“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人子啊,你要面向以色列的众山说预言。......‘我必伸手攻击他们,使他们的地从旷野到第伯拉他一切住处极其荒凉。”《以西结书》第六章
13○《荒原》的主题题词写的是女先知西比尔与孩子们的对话: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曾答应西比尔,可以给她一件她想要的东西,西比尔要了一把尘土数量岁月的生命。但是西比尔犯了一个错误,她忘了附带着索要另一样东西——青春。结果时间过去了几百年,西比尔衰老萎缩成了一个小绒球,随风飘动,痛苦异常,但她求死不得,只得躲在一只瓶子里。所以,当孩子们问她“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是“我想死”。而“我想死”这句话也正概括了整个荒原人荒芜恐惧的精神状态。
14○《荒原》采用梦幻文学形式:《荒原》描述了叙事者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而忽略了对游历过程这一线索的叙述、交代,所以这首诗才那么令人难以理解,甚至长期让人误解。有的学者就认为《荒原》一诗缺乏中心人物,而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荒原》缺乏连贯性、整体性,仅仅是用蒙太奇手法剪辑拼贴出来的碎片式图画。
15○《荒原》选读○第1章“死者的葬仪”——恐惧荒芜的精神世界《荒原》一诗描写的是4月的春天景色,第1章可以分为4个小的部分;第1小部分,首先描写了荒原景色及女贵族玛丽对自己孩提时代生活尤其是对自己往昔浪漫史的追忆。
16第2小部分,首先是引用《旧约》中的典故描写荒原景象,并借用西比尔的典故向叙事者坦言:“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诗歌紧接着就描述了一个失败的两性生活场景:男女之间不仅不能心心相印,甚至连最起码的语言沟通也已断绝——“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睛也看不清了,我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17第3小部分,描述的是女相士索梭斯特里斯运用塔罗纸牌占卜的场景。《荒原》中的人物、事件,在索梭斯特里斯的纸牌占卜中基本上都一一出现。如被淹死的腓尼基水手,以及独眼商人、簇拥的人群等,而三根权杖的男人代表的是渔王,被吊死的人代表的则是丰年神。
18在这一部分,艾略特还写了索梭斯特里斯的困惑———她参不破那张空纸牌的内涵,“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实际上,这也是在写艾略特自己的困惑,因为艾略特自己也难以预见人类的未来,也难以确定荒原拯救的路径。
19第4小部分,写的是“虚幻的”可怖的伦敦城。“虚幻的城市,在冬天早晨的棕色浓雾下,人群流过伦敦桥,那么多人,我没想到死神竟报销了那么多人。偶尔发出短促的叹息,每个人眼睛都盯着自己的脚尖。”他把熙来攘往的芸芸众生写成了地狱中的鬼魂,展示了当今西方世界的荒芜全貌:人们鼠目寸光,虽生犹死,他们的生存并无实际意义。
20○第2章“对弈”——夫妻间的隔阂主要描述了两个生活场景:一套豪华住宅中一对上流社会夫妇间的“对话”,一个下等酒吧里一对下层社会闺蜜间的对话。第1个生活场景的时候,首先详细地描述了那一对上流社会夫妇住宅装修、陈设的豪华,并引出了克莉奥佩特拉、狄多、夏娃、翡绿眉拉四位传说或神话中的人物。克莉奥佩特拉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她施展美色诱惑安东尼,虽短时间内保住了国家,但最终还是落了个国破人死的下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毁灭的命运。
21○狄多爱上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并与之结婚,但是她并不真正了解埃涅阿斯;当埃涅阿斯听从神的召唤准备离开迦太基去往外地建国,狄多恳留无效,愤而自焚身亡。○夏娃在亚当不在的情况下经不住魔鬼的诱惑,吃了禁果,造成了人类的原罪。
22○诗歌重点描绘了关于翡绿眉拉的画:貌美的翡绿眉拉在归途中被铁卢欧斯强奸,并惨遭割舌囚禁。多年后,翡绿眉拉将自己的遭遇织在锦上托人带给姐姐;姐姐知道内情后,十分愤怒。她找回妹妹,并杀死儿子煮熟了送给丈夫吃。铁卢欧斯发觉后,持刀将姐妹二人杀死。姐姐变成了燕子,妹妹变成了夜莺,日夜啼鸣不已,叙说着自己的不幸。
23○现实中,妻子絮絮叨叨、歇斯底里、大吼大叫,而丈夫在整个过程中唯以内心话语予以回应。实际上,这对夫妻语言上的交流已经断绝,已经无法沟通。“楼梯上步履蹀躞。火光下,发刷下,她的长发散成点点火星化为语言,接着又将是一片死寂。”写尽了女主人公难以与丈夫沟通的焦急与痛苦。
24诗歌所描述的第2个生活场景,写的是伦敦的一个下等酒吧里一对女子的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丽儿如何去应付即将退伍回来的丈夫,谈话不断地被侍者的催促话语打断,最后以侍者的催促话语及《哈姆雷特》中奥菲莉亚发疯落水死亡前的一段台词结尾。隐隐暗示出对话的人物精神也已临近死亡状态,已经到了死亡前的最后时刻。
25○第3章“火诫”——炙烤人性的情欲之火全章分为四个小的部分;第1小部分,叙事者分别以斯宾塞、巴比伦的囚徒、斐迪南王子等人的口吻,描绘了泰晤士河边一派令人作呕的景象——仙女们与富人的子弟们结伴在泰晤士河边游玩留下了一地的空瓶子、面包纸、香烟头……
26夜莺叫着,斯威尼坐着汽车来到博尔特太太家里,博尔特太太与她的女儿则洗漱干净盛情接待;暗示了铁卢欧斯对翡绿眉拉的强暴,也暗示了斯威尼对博尔特太太与她女儿的行为。
27第2小部分,写的是在虚幻的城市里,士麦那商人尤金尼特先生邀请叙事者“我”到凯能街饭店吃午餐,到大都会过周末。两处都是同性恋者聚会、活动的场所,此处的邀请暗含有同性猥亵行为的意思。第3小部分,写的是希腊神话人物帖瑞西斯的言说;描写的应该是一种机械式的彻头彻尾的淫乱,男女之间毫无情感交流,有的只是欲望与木然的承受。
28第4小部分叙述、记录的是泰晤士河三女儿之歌:第一节歌词是对泰晤士河景色的描绘;第二节歌词是对泰晤士河历史故事的讲述;
29从292行开始,是女儿们的轮流讲话:面对失身沉沦的经历,她们麻木不仁;最后,叙事者借用《忏悔录》与《火诫》中的语句,请求把世人从欲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人类只有克制情欲、摆脱情欲的奴役,才可望获得心灵的自由,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生活。
30○第4章“水里的死亡”——对世人情欲泛滥结果的揭示在第1章中,女相士预言腓尼基人淹死在水里。这里的水应该是情欲之水、物欲之海;死指的并不是肉体的死,而是精神的死;死因是他深陷情欲的大海、物欲的旋涡无力自拔。这章的结尾处,叙述者以悲哀的语调告诫深陷于情欲之水、物欲之海的世人:“想一想弗莱巴斯,他当年曾和你一样漂亮高大”,含蓄地对世人进行了规劝。
31○第5章“雷霆的话”全章分为3个小的部分;第1小部分运用了三个题材:○1.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重点描述的是叙事者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所看到的荒原景色以及我们快要死了的痛苦感受。“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岩石而没有水而有一条沙路/那路在上面山里绕行/是岩石堆成的山没有水/若还有水我们就会停下来喝了/在岩石中间人不能停止或思想/汗是干的脚埋在沙土里/......”
32○目前东欧的衰落:叙事者借用了《混乱中一瞥》中描述混乱东欧的口吻,描述了想象中的俄国革命的景象——“这些戴头罩的人群是谁/在无边的平原上蜂拥而前,在裂开的土地上蹒跚而行”。
33○向“凶险教堂”的行进:主要描述的是教堂内外的种种恐怖景象,而没有交代年轻骑士是否找到圣杯。
34○第2小部分——雷霆的训诲:克制、给予与同情○“给予”——奉献,爱○“同情”——心灵的相通○“克制”——世人对自我欲望及各种性情的克制
35“每个人都守着一座监狱”,人与人之间心扉关闭、心锁锁紧,存在着“坚不可摧的障碍”;人类之所以感到精神空虚,之所以感到人生没有意义,其原因可能也就在于缺乏“给予”“同情”的精神;世人之所以心灵蒙尘,之所以精神枯竭,原因之一可能也在于不知克制,一味放纵。
36○第3小部分——拯救荒原在艾略特的笔下的《荒原》,人们彼此疏远、不知奉献、不知克制、耽于情欲物欲,生命毫无意义,犹如行尸走肉。○如何拯救荒原?诗歌通过借用《奥义书》中的语句,给出了答案:“克制、给予、同情”“平安平安平安”。叙事者指出“这些就是我用来支撑自己以免毁灭的零星断片”
37○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景象既是对现代社会的写照,也是对人类整个历史的概括。“艾略特并不把‘荒原’视作历史上某一个特定的时刻,或看成仅仅是二十世纪西方的境遇。整首诗是想表现一种带有普遍性、永恒性的景象,也是一种对历史的透视”。
383.《荒原》中的艾略特生平档案○“《荒原》是基于个人生活的不幸而引起的对整个社会两性关系的关注而产生的诗作。”艾略特的第一次婚姻属于一次彻底失败的婚姻:他们的结合仓促、草率;他们婚前并没能真正了解对方的性格及身体情况,给对方留下的都是虚假的印象,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他们不仅性格相左,而且性生活也不和谐。
39对于这种婚姻生活状况,艾略特给了一个“对弈”的雅称。艾略特对于婚姻的厌恶、对于生活的惧怕,使他长期处于深深的性恐惧、性压抑的情绪中
40○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时期,正是其一生中的荒原时期:○艾略特与维芬结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艾略特的文学创作不如意,生活与事业出现了严重的冲突,长期劳累以及疾病等原因,艾略特常常感到自己创作“彻底枯竭”○敬爱的父亲突然病故○红灯闪亮危机四伏的婚姻
41○社会背景:“一战”之后,西方社会衰败、传统价值观念解体、人们精神颓唐理想幻灭的社会背景
42○“寻找圣杯”的神话结构、《圣经》荒原的类比等等无疑也成了作者对青春、对生命意义、对创作春天呼唤的客观对应的象征表达,成了其内心“荒原”的一种间接的展示。“他虽然不用自己的话把一切事情简单自然地表达出来,但那些警句和典故却和他自身的心境与感觉相关。”
434.《荒原》中的“非个人化”手法○《荒原》中“非个人化”理论的运用○1.大量借用“他语”《荒原》一诗原拟题名是《他用不同的声音去执勤》。这一题名从诗歌文本的构成上来看,应该是较为恰切的。在《荒原》的434行诗句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都与典故或摘引有关,用典多达百处。引用的文献贯于古今、超越民族。前人的名章佳语、今人的俚语小调,诗人都信手拈来,混杂运用。
44○2.运用多种语言、多种语体在《荒原》一诗中,艾略特先后运用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梵文7种语言,流行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4种语体,营造了一种众语喧哗的文本图景。
457种语言、4种语体,意在表明该诗中所写到的、所表达的,并是一种世界各个民族、各个阶层、各个人类个体所共同存在的问题,所共同持有的观念,从而使诗歌所反映的问题、所表达的认识具有一种超越个人、阶层、种族的全人类性。当然,作者如此写作,还有其他的意图,即意在强调、意在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缺乏、关系的远这种状况,意在揭示“荒原”的形成原因。
46○3.隐去叙事线索,设定特殊的叙事视角在《荒原》一诗中,“我”作为全诗的叙述者和各个章节之间的重要媒介,声音是非常微弱的,有时甚至被荒原上的其他人物的声音淹没。
47为了回避诗歌中的个人因素,艾略特还为叙事者“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伴游者,进而为诗歌设定了一个特殊的叙事视角——希腊神话人物帖瑞西斯;帖瑞西斯是一个有着超常能力的人物,他不仅能够回忆过去,而且能够预知未来,并且帖瑞西斯是一个有过两种性别经历的人物,他所看到、体察到的是一个超凌于男人与女人之上的完整世界。帖瑞西斯这个具有“本源性”的视角就成了古今人类的一个缩影,他站在一种全人类的视角之上通古察今。
48○4.扩大诗歌的叙事、描写范围《荒原》一诗共5章,前3章谈论的基本都是两性问题,而第4章、第5章则进入了广阔的社会领域。第4章描述了现代人物欲横流的危害,告诫人们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克制物欲的必要性、紧迫性。在第5章,作者进一步将笔墨、目光荡开,诗人的焦虑触及了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东欧乃至整个“一战”后的欧洲,笔锋所至尽显文化衰败的征候。“它压抑了个人的声音,弘扬了社会的声音。”
49○艾略特对于诗歌的非个人化处理,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一种无意识中刻意将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悲观看法加以扩大、加以普世化。诗人运用了7种语言、4种语体,以强调诗中所写的景象是一种跨越历史、跨越时空、跨越阶层的人们所共同看到、所共同认识到的人类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普世化的认识,而并非自己的一种个人之见;但事实上仍反映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主观的心境。
50○艾略特的困惑、艾略特内心的“精神荒漠”在“一战”之后的西方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荒原》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一代人的失望,但这毕竟都是历史性、区域性的,而并不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