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世纪外国文学选讲》课件第八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八讲约瑟夫·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1.“第二十二条军规”:无所不在的圈套○2.人的物质化:难以承受的生存恐怖○3.约塞连“反英雄”形象的深层内涵○4.在“黑色”的绝望中积极寻找希望的“幽默”
1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出身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勒参加了美国空军,担任飞机投弹手。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与士兵阵亡的惨烈景象,深深地印在海勒的脑海中。
2《第二十二条军规》创作的时间正值朝鲜战争结束、越南战争爆发和冷战发展的时期,其主题是抗议国家机器和社会制度对人类生命的控制与操纵。
3《第二十二条军规》立足于严酷可憎的社会环境中,将滑稽与严肃、悲伤与反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病态的、怪诞的”滑稽与折射着希望之光的幽默并存的“黑色幽默”双重美学特色。
41.“第二十二条军规”:无所不在的圈套《第二十二条军规》描绘了驻扎在意大利地中海区域的一个美国空军分队的战争生活,展现出战争和官僚权力机构对人类生命的无情摧残。
5○《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圈套:官僚权力机构为迫使人们屈从而使用的各种诡辩与伎俩《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描绘的圈套共有四个层面:1.制度层面的圈套2.观念层面的圈套3.管辖层面的圈套4.经济层面的圈套
61.制度层面的圈套○制度不仅以其无可辩驳的诡辩对人们施加强制性力量,而且迫使人们依附制度而生存斯卡特上校为了博取军功,不顾士兵的死活,屡屡提高人们的作战任务;对士兵来说,每一次例行飞行任务都意味着与死神擦肩而过;面对不断加码的任务,人们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7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疯子必须停止飞行,但是这得由士兵自己提出停飞的要求。这意味着,士兵只有证明自己是疯子,才能被允许停飞。如果士兵提出自己是疯子并要求停飞,则表明士兵在寻找借口来逃避作战和保护自身安全;士兵心系自身安危,那便是神志正常的理性行为;他不是疯子,就必须继续执行飞行任务。但如果他真的变成了疯子,失去了恐惧之情,那么他将不会提出任何要求,并无怨无尤地听任调遣。
8○人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其自身的生命特征,而是取决于官僚权力制度的认可马德刚到中队,还未来得及报到,就在执行任务中被打死。空军中队没有将他的名字登记在册,无法宣告他的死亡,也不能按照正常程序将他埋葬。从法律角度说,他仍然活着;马德的尸体躺在约塞连的帐篷里,他成为死了的活人。然而被军事管理制度列入死亡名单的人,即使有着鲜活的生命,也依然被认定为死亡。
9丹尼卡医生为获得飞行津贴,挂名在麦克沃特的飞行记录上。由于麦克沃特的飞机失事,丹尼卡医生被列入了死亡名单;他失去了军医职务和军饷,被人们视为幽灵而遭到驱逐排挤;丹尼卡医生恳求妻子帮助他证实身份,但是丹尼卡太太为得到一大笔抚恤金,毫不留情地将他抛弃。丹尼卡医生在生理学意义上安然无恙,但在法律意义上却成了一个死人,成了一个活着的死人。
102.观念层面的圈套○官僚权力制度以及它所宣扬的爱国精神渗透在人们的意识中,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士兵们将第二十二条军规当作至高无上的真理,对他们来说,胆怯怕死之辈都是疯子;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疯子,他们在战斗中都表现得勇敢无畏;在人们眼中,约塞连贪生怕死,执行任务时只想着保命,并把发布作战命令的长官视为敌人,这是不折不扣的疯子做法。
11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为人们看待和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故而人们无法认识到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人性和自身的可悲命运。
12○官僚权力机构宣扬爱国精神,鼓动人们白白送死空军中队的士兵都怀着坚定不渝的爱国信念,走上战场浴血奋战。但是他们没有觉察到,他们信奉的爱国精神,只不过让他们自愿地充当战争的炮灰而已。
13作品中的得克萨斯人大谈爱国心,表明人们所形成的观念受到官僚权力机构宣扬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得克萨斯人强调,根据爱国心,有产者理应比无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那么无产者就应当将生命交付于有产者,任其随意支配。约塞连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权者倡导的爱国精神,不过是有产者制造出来的谎言,用以驱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充当牺牲品。
14○当权者并不真正关心士兵的生命,而是把士兵的生命当作争权夺利的筹码布莱克上尉用不着上战场,没有性命之忧。为了扳倒梅杰少校,他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效忠宣誓运动,逼迫士兵们签字表明忠诚于祖国,甚至打算饿死那些不愿签字的人。
15沙伊斯科普夫少尉为了在阅兵比赛中获胜,竟然异想天开地要在士兵的体内嵌入金属旋转轴承。沙伊斯科普夫后来平步青云,一直升为将军,说明当权者正是踩着成千上万士兵的尸体爬向权力高峰的。
16○当权者以爱国精神为冠冕堂皇的幌子,盗用国家之名义对士兵实施生杀予夺的大权。卡斯卡特上校在收买约塞连时,对约塞连的不以为然感到气恼不已,斥责道:“难道就没有一点爱国精神吗?”“难道你不愿意为你的祖国而战吗?”对约塞连的犹疑不决,科恩中校直接挑明用意:“难道你不愿意为卡斯卡特上校和我而献出你的生命吗?”继而科恩中校厚颜无耻地将自己与国家相提并论:“你要么为我们而战,要么对抗你的祖国。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173.管辖层面的圈套当权者掌握着制定是非善恶之标准的权力,官僚权力机构和当权者运用手中的权力,颠倒黑白,为所欲为。作品极尽调侃戏谑之能事,先后描绘了当权者对克莱文杰、塔普曼牧师和约塞连的三场如荒唐诞妄的闹剧般的审判:
18(1)沙伊斯科普夫少尉采纳克莱文杰的建议,在阅兵比赛中赢得了胜利;他嫉恨克莱文杰的才能,借机指控克莱文杰扰乱军纪。裁定委员会对克莱文杰的审问,看似荒唐无稽却令人不寒而栗。在整个审判中,主持审判的上校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指控进行调查:上校不由分说的怒吼、训斥和谩骂充斥着整个审判:“那么说,你是个喜欢信口开河的狗杂种,是不是?”“你是存心想跟我吵架咯?”......
19(2)塔普曼牧师同情士兵们的遭遇,为民请命,请求卡斯卡特上校撤销增加飞行次数的命令。卡斯卡特上校假意邀请塔普曼牧师前来商谈,并送给他一个西红柿,设局陷害塔普曼牧师。塔普曼牧师被迫收下西红柿,却无端地背上了偷盗西红柿的罪名,被带到摆满刑具的地下室受审。
20对塔普曼牧师的整个审讯过程,贯穿着一套受审者的有罪理论:“如果你不想要它,为什么要从卡斯卡特上校那儿把它偷来呢?”“我不是从卡斯卡特上校那儿偷来的!”“如果你没有偷,那你为什么显示出这么一副有罪的模样?”“我没罪。”“如果你没有罪,那我们为什么要审问你?”“天哪,我不知道。”......
21(3)约塞连拒绝执行更多的飞行任务,卡斯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对胆敢挑战其权威的约塞连恨之入骨。他们企图利用约塞连不愿作战的心理收买他,用英雄的头衔和光环诱惑他,要求约塞连回国后为他们歌功颂德,以便为他们捞取加官晋爵的政治资本。
22这场审判是一次软硬兼施的威逼利诱:他们给约塞连两种选择,要么接受交易,要么接受军法审判。对约塞连来说,接受交易意味着背叛海岛上的战友,让他们在执行没完没了的飞行任务中最终送死;接受军法审判意味着,卡斯卡特上校和科恩上校将歪曲事实,捏造出各种罪名,并让他无影无踪地消失。
234.经济层面的圈套○战争投机家与官僚权力机构相互勾结,形成所谓“人人都有份”的经济圈套,将世界拖入了无穷无尽的战火之中,无数的士兵则在这种左手打右手般的战争游戏中丧生。
24米洛起初担任食堂管理员,凭借为皮亚诺萨岛空军基地提供食品的机会,将与世隔绝的皮亚诺萨岛与外界联系起来。后来米洛利用战争和金钱的力量,勾结各国的官僚权力机构,打造出一体化世界市场,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他用虚拟的股份摆布所有人的命运,把高级将领和普通士兵都纳入这张权力和金钱共同编织的庞大网络中。
25米洛进而采取国家入股的形式,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所有交战国都变成辛迪加联合体的成员:“他们都属于咱们的联合体……他们都明白凡是对咱们联合体有利的事,对国家也是有利的。”米洛与美国当局签约轰炸德国人的桥梁,又与德国签约守护这座桥梁。或者,他也可以反过来,与德国当局签约轰炸美国人的营地,而后与美国当局签约守护该营地......
26在米洛的辛迪加联合体的控制下,战争再无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也无势不两立的敌对双方,交战双方随时可以成为盟友,盟友也可以随时变成敌人。每一次战争都是辛迪加联合体牟利的手段,也是辛迪加联合体成员国获利的方式。
27○战争投机家与官僚权力机构为了攫取权力与金钱,不断推动战争升级,甚而将整个世界变成战场,世界则沦为一片废墟。《第二十二条军规》电影改编的文章中,对电影中所呈现的罗马城被炸后的一幕场景非常赞赏。这幕场景中,约塞连来到妓院寻找内特利的女友,妓院里一片狼藉,人去楼空,约塞连只见到一个老妇人:“那里空落落的,只有那个老妇人坐在那里,一个劲地抽着雪茄;除了问一句答一句外,她就再也没有其他反应,透着一种疲惫倦怠、旷日持久的无奈。在妓院之外,整个罗马城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到处都是令人窒息的死寂。
28○官僚权力机构与当权者制造出来的统治工具——第二十二条军规“根本不存在这么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不存在……可那又有什么用呢?问题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而更糟糕的是,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或条文可以让人们嘲笑、驳斥、指责、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谩骂、啐唾沫、撕成碎片、踩在脚下或者烧成灰烬。”“第二十二条军规说,他们有权利做任何事情。”官僚权力机构和当权者正是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各种圈套,将人们死死地套牢在他们的权力运作和利益争夺中。
292.人的物质化:难以承受的生存恐怖人们在不可理解、残酷冷漠的世界中,感受着难以名状的创痛和恐惧,体会到人被物质化的生存恐怖。○战争机器的杀戮与官僚权力机构的专制消灭人们的生命,摧残人们的精神“正义就是半夜里在地板上用膝盖顶着别人的肚皮用手按着别人的下巴手里拿着一把刀偷偷摸摸地摸到一艘战列舰的弹药舱里事先不给任何警告在黑暗中秘密地用沙袋把别人打昏。正义就是勒杀抢劫。……要凶残。”
30克莱文杰和丹比少校在战前都在大学里深受西方人文主义文化精神的熏陶,但是当权者的毒辣击碎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让他们看到现实的残酷丑恶:(1)克莱文杰克莱文杰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怀抱着以人为本的信念,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参加战争结合起来:克莱文杰认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和充满痛苦的,但是人们参加战争,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便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31克莱文杰不能容忍约塞连对战争的厌恶,多次与约塞连展开辩论;但是同伴们阵亡的惨烈景象,似乎在表明约塞连对战争的痛恨不无道理。克莱文杰虽然看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却仍然坚信战争的正义性,为此他反感约塞连不分敌我的态度;克莱文杰认为,约塞连缺乏对国家的忠诚和明确的是非观念,是有反社会敌对心理的疯子。
32克莱文杰理想的破灭:克莱文杰最初满腔热情地参与军旅生活,热心地在短训班授课;他为沙伊斯科普夫少尉献计献策,却遭其嫉恨和报复——“一种毫无来由的“赤裸裸的残酷无情的仇恨”。
33裁定委员会的长官对爱国精神和正义的歪曲,更使克莱文杰万念俱灰:主持裁定的上校却肆无忌惮地讥笑道:“正义就是半夜里在地板上用膝盖顶着别人的肚皮,用手按着别人的下巴手里拿着一把刀......”“正义就是勒杀抢劫……要凶残。”最后,克莱文杰驾驶飞机冲向“天堂”,以决绝的方式告别荒谬的世界。
34(2)丹比少校残酷的现实,强权的压迫:与克莱文杰同样怀抱理想来到战场的丹比少校,差点无缘无故地被枪毙;生命毫无保障的悲惨境地和任人宰割的命运,使丹比少校失去了意志的独立性;当权者滥用权力,以死亡的恐惧对人们加以驯服。
35放弃理想,成为强权的附庸:丹比少校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认定“卡斯卡特上校和科恩中校是我的上级,执行他们的命令是我能对我们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做出的唯一贡献。“我和他们共事,是因为这是我的职责”。丹比少校决定依附当权者卑微地活着,他虽然良知未泯,却变得胆怯懦弱;他不敢违抗卡斯卡特上校的命令,奉命劝说约塞连与卡斯卡特上校合作,为这场卑鄙肮脏的交易充当说客。
36○人们处在死亡的边缘,对死亡的恐惧折磨着他们亨格利·乔的精神在忧惧中日益萎靡,每晚都在噩梦中痛苦地尖叫,最后在噩梦中死去。麦克沃特热衷飞行,却不过是在抵御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在一次超低空飞行中把岸边的基德·桑普森劈成两半,在自知闯祸后驾机撞山自杀......人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知所措,乖张怪戾,麻木不仁,癫狂之态百出。
37○世界变成生灵涂炭的屠宰场,人们变成可被随意征用和弃置的无生命的物质医院里满身裹着石膏的士兵、帐篷里的尸体与在痛苦和寒冷中死去的斯诺登,这些仿佛在告诉人们,所有的士兵都是正在死去的斯诺登,都将是医院里躺着的满身雪白的士兵或者是帐篷里的死人。
38“双腿双臂全都被垂直地吊了起来,并且用铅陀悬空固定,只见黑沉沉的铅陀稳稳地挂在他的上方。他的左右胳膊肘内侧绷带上各缝入了一条装有拉链的口子,纯净的液体从一只明净的瓶里由此流进他的体内......等到地板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内侧往体内输液体的瓶子空了,这两只瓶子就会立刻被调换,液体便重新流入他的体内。这个让白石膏白纱布缠满身的士兵,浑身上下唯有一处是他们看得到的,那就是嘴巴上那个皮开肉绽的黑洞。”
39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指出,人们被卷入战争机器和官僚权力机构的运转机制中,他们的生存面临着灭顶之灾。人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生存恐怖,即人不过是可以随时被装卸、被任意更换的物件,人的肉体随时会被碾碎并不留痕迹地消失。
40“约塞连一把扯开斯诺登防弹衣的扣子,不由得尖声叫了起来。斯诺登的内脏涌了出来,湿漉漉地堆在地板上,而且伤口里面的血仍然滴滴答答地往外流淌着......把他肚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都带了出来。约塞连又尖叫了一声,伸出双手使劲捂住眼睛。他吓得浑身战栗,牙齿格格打战。他强迫自己再次抬眼看过去。他一边看一边痛苦地想,上帝造出的一切都在这儿了——肝、肺、肾、肋骨、胃,还有斯诺登那天午饭吃的煨番茄。”
413.约塞连“反英雄”形象的深层内涵○从贪生怕死到反抗强权、从自私自利到心系弱者——约塞连的“反英雄”形象约塞连作为“反英雄”形象的深层内涵:(1)约塞连立足于对自身生命的关注,敢于质疑战争的正义性,而不盲从官僚权力机构灌输给人们的观念形态“敌人……就是让你去送死的人,不管他站的是哪一边,自然也包括卡斯卡特上校。”
42○最初的约塞连,并不是勇敢无畏的士兵:为了逃避作战,约塞连把医院当成避难所;他宁愿在医院里担任信件审查官,在百无聊赖中胡乱地涂改信封上的姓名和地址,也不愿在战场上丢掉性命;他每次作战时,都不在乎是否完成了任务,只想活着返回地面......
43从传统价值观念来看,约塞连对爱国主义精神和人们信奉的神圣崇高的理想信念嗤之以鼻,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他缺乏大义凛然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一心只顾逃命的懦夫。
44○在海勒的笔下,约塞连是疯狂世界里为数不多的有着清醒意识的人:当人们热情高涨地修建战争设施、准备为祖国和正义而奋战时,约塞连就发现,战争无关正义,战争就是让人送死。“约塞连知道自己没错,因为正如他曾给克莱文杰解释的那样,他很清楚自己从来就没错过。他目光所及,处处是疯子,而在这疯子充塞的世界里,唯有像他自己这样明智而有教养的年轻人,方能明察事理。他必须如此,因为他明白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45○约塞连并不遵行人们广泛接受的、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这些道德准则变成了官僚权力机构和当权者粗鲁虚伪的托词。他对战争进行消极破坏,开始绞尽脑汁地扰乱作战计划:在博洛尼亚战役前夕,他移动轰炸路线,导致飞行任务被取消;当作战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时,约塞连让人把捣碎的肥皂掺到食物中,造成人们拉肚子,致使作战任务被延期......“敌人……就是让你去送死的人,不管他站的是哪一边,自然也包括卡斯卡特上校。”
46(2)约塞连在逃避和消极破坏作战任务失败后,开始对战争的本质和人类命运展开深入的思考:○利益原则已经成为通行世界的至高无上的原则,利益集团用人们的生命换取他们的利益。
47米洛在世界各地都受到追捧和崇拜:米洛在战争中如鱼得水,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主导着物资的流通和战争的形势,决定着人们的升迁和各种军用物资的调遣。米洛不仅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而且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和无所不能的神灵......
48○更让约塞连感到更为毛骨悚然的是,即便是没有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如果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也会被毫不留情地清除掉......邓巴发疯后,官方权力机构为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秘密地处决邓巴。
49梅杰少校是平庸无能之人,对上司恭顺服从、卑躬屈膝。他在空军中队中担任要职,但他难以应付公务,便对公务采取推诿拖拉的态度。后来梅杰少校干脆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任何人接触。梅杰少校成为了整个官僚权力体制中的无用之人;然后梅杰少校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连卡斯卡特上校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可见,梅杰少校很可能像邓巴一样,被悄悄地“消失”了。
50○利益原则渗透到整个人类社会中,决定着人与人的关系马德的尸体停放在约塞连的帐篷里,给约塞连带来诸多不便,但是约塞连却不忍心随意处置它。新来的士兵却把马德的尸体当作垃圾,干脆利落地扔出帐篷,以便他们能酣畅痛快地玩乐......
51(3)约塞连成长为不为强权所屈勇于为自己和他人生命担负道义的勇敢者:○最初,约塞连虽然害怕死亡,把他人的死亡看作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对他人的死亡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他在浑身打满石膏的士兵前,可以若无其事地拿其说笑;对帐篷里的死人,他感到憎恶厌烦;在与克莱文杰的争辩中,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他把斯诺登的死亡挂在嘴边,让克莱文杰哑口无言。
52○但是约塞连逐渐感到,他人的生命同样是宝贵的,他们的命运是共通的:在医院里又一次见到满身打满石膏的士兵时,约塞连一反调笑的口吻而变得沉默严肃;约塞连过去在作战时只想着自己逃命,而不顾及战友的死活,这导致了弗拉拉战役中克拉夫特与飞机一起在空中被炸毁;他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造成的同伴的死亡。
53约塞连为自己作战时的过失感到歉疚,决心对他人的生命承担责任。在朋友内特利死后,他到处寻找内特利的妓女女友和她未成年的妹妹,打算救助她们。约塞连不同意多布斯暗杀卡斯卡特上校的计划,担心暗杀计划会使更多无辜的人牵连其中......
54○内特利的女友的行刺,使他认识到自己既是惨绝人寰战争的受害者,也是屠戮人类战争的参与者“每个受害者都是犯罪者,每个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战争毁灭了人们的生命、尊严、爱情等一切宝贵的东西,人们心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55约塞连感到,如果与卡斯卡特上校同流合污,为自己苟活而牺牲战友,那么他与卡斯卡特上校就没有什么两样,他的身体与内心都将沾满战友们的鲜血。约塞连冒着会被送上军事法庭或被秘密“消失”的危险,拒绝向卡斯卡特上校妥协。
56(4)人类只有重视自己的生命,才能对抗异己、反常、疯狂、滑稽之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海勒把约塞连视为“希望的化身”。
574.在“黑色”的绝望中积极寻找希望的“幽默”作品围绕着主人公约塞连的内在转变,分别以“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满身雪白的士兵”为线索进行安排和组织,最后以约塞连的成功脱逃作结,显现出作家对人类寄寓的希望:人类最终能冲破黑暗的专制统治,捍卫人类自身的生存权利与生命尊严,并重建人类自身的未来。
58(1)《第二十二条军规》结构混乱无序,没有一以贯之的叙事脉络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各章之间缺乏时间和事件的连续性,它们的顺序可以随意颠倒;作品常常插入无关紧要的因素,并将之放大变形,对原本正在进行的叙述构成了干扰。
59作品对人物的处理也别具一格,某个人物在前一章中已经死去,在后面的章节中却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仿佛死去的人复活过来:虽然人们活着,但是他们很可能下一秒就命丧黄泉。
60(2)作品巧妙地安排了两条平行线索,它们之间的冲突与主人公约塞连的思想发展和伦理成长形成内在的呼应:——满身“雪白的士兵”的线索《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出现了三次“满身雪白的士兵”:分别是在第1章“得克萨斯人”、第17章“满身雪白的士兵”和第34章“感恩节”;
61作品据此线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调从幽默转变为严肃,继而转变为悲伤,且对应着约塞连认识深化和伦理成长的过程:○第一部分中,作品的节奏拖沓迟缓,调侃逗趣,废话连篇,反映了约塞连逃避战争的心理。
62○第二部分中,作品节奏骤然加快,士兵面临的情势日益险恶危急,约塞连幻想着通过消极破坏的手段,达到远离战争的目的。卡斯卡特上校、德里德尔将军、米洛市长纷纷登场,他们利用权势与金钱组成了巨大的网络;士兵面临的情势日益险恶危急;人们在战场上拼命搏杀,回到驻扎的营地,却遭到辛迪加联合体发动的突袭;卡斯卡特上校继续增加飞行次数……作品的笔调转为凄怆悲凉,表明人们都处在命悬一线的紧急状态。
63○第三部分中约塞连看着同伴们一个个死去,这时作品的节奏变得如疾风骤雨般,让人喘不过气来。随后作品以阴沉冷峻的笔调,描绘卡斯卡特上校对约塞连的步步紧逼。这时斯诺登死亡时的细节清晰地浮现在约塞连脑海里。这表明,约塞连抛开了畏缩和消极的情绪,敢于面对自身荒诞的生存处境,并毅然抵制官僚权力机构的收买。
64——“第二十二条军规”为线索透露出作家的某种担忧——人类社会将在官僚权力机构与当权者的腐化堕落中走向终结。○《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主旨:“人们奋力要在无意义中发现意义,最终失败;困扰他们的冲突公然蔑视理性与道德——显得既可憎又无逻辑。”
65○作品一方面展现官僚权力机构暴虐无道地残害生命,另一方面却通过塑造约塞连形象,凸显人类守护生命的顽强和执着。
66○约塞连的伦理成长,反向消解了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代表的强权,也是作品在整个黯淡阴沉的氛围之外升腾起来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