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032127
大小:19.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9-20
《浅谈礼崩乐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浅谈礼崩乐坏内容提要:人们在谈到春秋的时候,最常用的两个词就是王室衰微和礼崩乐坏。说王室衰微这是史实,毋庸置疑。但是如果说当时的礼乐制度“崩”和“坏”则有过当之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文化发展的优胜劣汰和自我完善,它遵循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关键词:春秋礼崩乐坏文化发展王室衰微和礼崩乐坏似乎已经成为春秋时代的最显著特点了,而且历代文人对这一时代的态度似乎总是充满了遗憾,认为既然有那么发达的文化,再加上个太平盛世似乎就更完美了。这种理解显然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先秦文化,其发展高峰恰恰就是在人们多有微词的春秋时代。进入王权统一的“大一统”时代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类似先秦时代的文化高峰,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从辨证的角度看,事物发展的强弱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在王权衰落的时期,人们的思想才能得以充分展现,因为他们拥有无所顾忌的言论自由。而所谓的“礼崩乐坏”是后世那些受封建礼教影响至深的学者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的道德标准得出的结论,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哪有“蜂出并作”的百家之学啊!
1许慎《说文》释“崩”为“山坏也”;《中华大字典》释“崩”义项有九,其五:“毁败也。”例:《论语·阳货》“三年不为乐,乐必崩。”由此可见对某种事物或制度的整体性来说,用“崩”来形容就意味着这是毁灭性的,无可挽回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曲折的,到高峰就开始衰弱,到低谷就开始上升,这是自然规律。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春秋时期的战事频繁和僭礼现象就认定“礼崩乐坏”。在春秋之前肯定也有战事和僭礼,只不过我们的文字系统未能将它们保存下来而已,我们不能对上古的几千年历史因为记录的缺乏而心存美丽的幻想,那也未必全部都是其乐融融的社会。人们之所以把春秋说成“礼崩乐坏”可能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在《春秋》之前没有更详细的史料,我们中国人又都是向善的,几近空白的历史记录给了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在大脑中的印象往往都是美好的,而《春秋》一出,其中记载的一些征伐和僭越行为马上就与人们对以往社会既已形成的美好形象形成对照,两者反差越大,对春秋时代的遗憾感就越强。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正是这种遗憾的夸张表现,是一声看似无奈的叹息。“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①孔夫子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才有如此的叹息。二是随着《三礼》的出现和发展,乃至被逐步奉为儒家的经典,这在客观上也为人们对春秋时期的种种行为树立了评判的标准。人们会象拿着教科书一样用周礼来评价春秋故事,这也难免有吹毛求疵之嫌,往往只看违礼,不看遵礼,而忽略了时代的变迁。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
2基本都在一直自觉地遵守着本时期的礼仪规范,但是他们却往往很少被史料所记载。当今社会也存在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和占领被公认是不道德的,但是即便这样也不能因此否定我们当前的社会是文明社会。我同意潘斌在《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中的观点:“在中国古代,礼学一直延续,礼制一直存在并且一直在发展。”春秋时期的“礼”之精髓尚存,不但未“崩”,而且还被诸子所丰富和发展。从宏观上看,这是时代与思想文化相交融的时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事物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厄运,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在新旧事物的激烈碰撞中,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中华文明逐步形成了。从礼的形成与功用来看,其形成过程是逐步的,累积的,而且是在不断发展的。礼分多个方面,“就冠礼,婚礼,丧礼,乡饮酒礼,射礼,燕礼,聘礼,朝觐礼等礼仪形式来看,礼所体现的道德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家族伦理,二是社会伦理,三是政治伦理。”②在某一方面的违礼不能说成是礼的崩溃,这样有以点带面之嫌,《春秋》中记载的杀父弑君现象也不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在整个社会中各种礼仪仍在运行。《左传·桓公五年》记载了周郑长葛之战: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3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战役插曲,双方在分出胜负后,郑伯尚派人去慰问周王黑肩。这样的事在古今战争中并不多见,那么促使郑伯派人慰问周王的动机是什么呢?无非还是根深蒂固的礼仪观念。尤其是家族伦理和社会伦理,不但没有削弱,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被历朝历代的学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每个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整套礼仪……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里,礼制是一种颇为特殊的上层建筑。”③统治者也乐于用这样的一种礼仪制度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礼是一种道德范畴的自觉约束力。礼的作用就是使人加强自我修养,成为有道德、关心爱敬他人的人。”④“《礼记》认为,礼取于天道,基于人性,因而它具有永久的生命力。”⑤它与法有区别,法是外展的,有强制力的;礼是内敛的,自觉的。礼的产生先于法,在法没有产生之前,它一直在起着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导作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⑤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兴利除弊是自然法则,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势必会被逐渐淘汰,这一点被诸子所认识,因而产生了各成体系的治世与处世之道,儒家崇尚仁义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崇尚自然为本,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室的衰微和礼制功能的减弱在客观上促进了百家在意识流派上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4从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形势来看,当时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期,原本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开始逐渐松动。对于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芋尹无宇对楚王说的话中有所体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⑦这种严格的等级关系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是根深蒂固的,当人们看到僭礼现象的时候,它作为一个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对其进行评判,进而感慨“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⑧之类的感慨。连孔子都是如此的无奈,我们普通人对这种现象的心理落差更是可想而知,说“礼崩乐坏”自然也是在所难免了。当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产生的过当评价显然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成分暗含其中,历史发展的车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孔子虽是圣贤也无能为力。说春秋是乱世主要还是指政治上的混乱,随着诸侯国间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君主们对利益渴求欲的膨胀,战事在所难免,而礼仪的约束力也会在纷乱的战争中逐渐衰弱,这很正常,因为它不具有法律层面上的强制力,在利欲面前靠“礼”来自觉维护社会的安定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旧的宗法政治秩序的解体,必然带来一系列政治与文化的变化,这些变化强化了西周以来的实践理性的发展,促进礼乐文化向新的精神世界(政治的、道德的、宇宙的)转变。”⑨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各国都需要大批足智多谋的贤士来增强或维持本国的生存实力,“是以九家之
5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⑩于是各种处世、治国之道并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鼎盛局面,人们在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辨的同时,普遍主张强化礼乐制度,“百家争鸣的形成从学术思想史角度看,可以说是西周礼乐文化这个庞大的体系在春秋战国时代逐渐分化,被思想家、学者们逐渐解析的结果。”⑾从这个意义上说,礼制功能的减弱在客观上促进了先秦文化的发展,也使礼乐文化得以进一步完善。春秋时期是对上古以来逐步形成的礼乐文化的一次洗礼和考验阶段,也是礼乐缺陷的自我暴露和完善过程。在频繁的征讨杀伐中礼乐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相反,却为礼乐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礼乐文化不断被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成为中华文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在春秋时期尽管在对社会管理的职能上有所减弱,但是这很正常,因为时代在改变,不同的社会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礼乐文明,用西周时的礼仪来关照春秋,这本身就是不合道理。朝代的更迭也是对以往制度和文化的扬弃过程,因此,在春秋时期礼乐文化并没有崩盘,其精神内核依然存在,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礼崩乐坏”,也不可能出现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注释
6①⑧《论语译注》金良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第19页②《礼学思想体系探源》王启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③《经书浅谈》王文锦北京中华书1984年版,第51页④《儒学通说》钱世明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⑤《礼乐渊薮》黄宛峰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⑥⑦《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杨伯峻北京中华书1990年版,第76页、第1284页⑨《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陈来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⑩《汉书》班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6页⑾《先秦儒法源流述论》韩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贠占军(1972——)男黑龙江宾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方向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